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1)一、填空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他主张,强调语言要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
3.“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4.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史上可以称作时期,它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开创、引导的作用。
5.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着。
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6.唐代刘知几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着作,史学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
7.宋代陈騤的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着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8.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9.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
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潮。
10.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11.研究这种提高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就是。
12.语言包括三个要素。
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3.语言表达应该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也突破的制约,构成超越常规的用法,因而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14.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15.语言环境包括、、、、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16.修辞并不只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手段中择优选取其中的一种,而是一种的活动。
17.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作为修辞主体——作者的分不开的。
18.作者的修养包括:、、。
二、选择题1.“辞达而已矣。
”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2.“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B.修饰文辞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D.说话3.西晋陆机《文赋》把文章的文体分为。
种种种种4.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B.《文则》C.《文选》D.《文赋》5.《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
种种种种6.“推敲”这一典故出自于唐代诗人的诗中。
A.贾岛B.韩愈C.李白D.杜甫7.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富有艺术性。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B.请勿践踏草坪C.请爱护草坪D.足下留青三、问答1.什么是语境请举例说明。
2.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3.为什么说修辞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举例说明。
四、修辞评析1.下面的标题是揭露生产厂家在“生产日期”上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以下两种说法加以评析。
(1)喝“明天”的牛奶吃“明天”的面包生产日期,你和谁逗着玩(2)厂家弄虚作假今天出厂的牛奶、面包上竟然标上明天的日期2.试评析下面两条宣传安全生产的口号。
(1)窗关好门关好安全防范不可少(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时要关窗锁门3.屈原《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有三种不同的翻译,试加分析。
(1)难道是怕我个人会要遭殃吗只恐君王会有翻车的危险啊!(2)我岂是顾忌一己遭受什么意外的灾我怕的是祖国的车乘要被支解。
(3)我并不怕自己的身体要遭殃,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毁坏。
(第二章)一、填空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2.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3.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4.成语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5.常见的成语活用方式有:、、、、、。
6.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是:、、、。
7.填成语:问题的奇妙之处还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个个口诛笔伐。
哪怕就是在公款吃喝的筵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
甲会边吃边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地纠正道:“我的老甲哟,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个亿呀!”说罢,又心情沉重地把一团蘸满芥茉的生龙虾肉放进嘴里。
老话说,治病要。
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的饕餮之徒,还不如。
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
8.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的地方,忽然似地涌出一个的村子。
二、分析下列各句应选择哪一个词语(在选择的词语下面加着重号)1.现在我正(着手、动笔、开始)写一部军事小说,力争明年脱稿。
2.有生命力的枝丫,你在这边(折断、压断、掰断)它,它也会在另一边(长、冒、爆)出一片新绿。
3.他浑身被这帮匪徒打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体无完肤、皮开肉绽)。
4.有些人为了出国,不惜拜倒在"洋大人"脚下,这种行径,为每一个稍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不堪、不齿、不满)。
5.青年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无可争议、无可非议、无可辩驳、无可指责)的。
6.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至头。
至近处看,有的(笔直、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躲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充满活力、生意盎然),别有(一番、一般)神彩。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1.一毛不拔(牙刷广告)2.有的司机,心存侥幸,开车前肆意往肚里灌酒,简直把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置之肚外”。
他们的事,水到自然渠成。
3潘月亭--一块庞然大物裹着一身绸缎。
(曹禺《日出》)4.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奖变成了平奖。
(蒋子龙《人事厂长》)5.她是“博士”,我什么也不是。
“不是”见了博士,自然很惭愧。
(苏叔阳《安娜小姐和杨同志》)6.一位导演讲得好,在艺术上宁可“讲究”,不能“将就”。
(河北日报)7.搬砖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片砖约有二十六公斤重,抱起来是相当吃力的。
农家的人看见我们把砖头当成宝贝,怎么也不肯替我们搬运,我们只得一片一片的把三片砖抱到了培善桥头,抱了总有四分之一里路远,抱得一头一身都是汗。
我当时对卫说过这样的笑话,我说:这些砖头虽然还不敢说就是汉砖,但至少总可以说是“汗砖”了。
(郭沫若《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8.“你没看门上挂了牌子:‘非公莫入’”“看了,不是公的不能进来。
我是男孩,是公的,可以进来。
”(沙叶新《告状》)四、评析题1.评析下列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秦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秦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
(秦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2.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解放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人民文学》1961年10月号)【改文一】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动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解放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同名散文集)【改文二】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气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解放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方纪散文集》)五、改正下列句中用得不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2.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3.我国红十字会决定向日本地震区送一批救灾物资。
4.为了向残疾儿童奉献一片爱心,参加义卖的人蜂拥而至。
5.这位体格健壮的人长年坚持冬泳,特别耐寒,他说感冒与他无缘。
6.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7.不同的药物用的时间不同,有的宜于吃饭之前,有的宜于吃饭之后,而镇静剂之类药物最好在睡觉时服用。
8.队长一枪就把坏蛋毙死在湖边,顿时湖面上飘起一缕缕的鲜血。
9.在那抗日烽火遍地燃起的战斗年代里,我虽然在江南屯上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但那些英雄的人们,却在我的脑海里铭刻着永远难忘的印象。
10.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
11.过去他非常忽视知识分子,现在是改变了,开始重视起来。
12.行车安全第一,不可超过规定的人数,这是老生常谈了,可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
眼看春节邻近,返乡探亲的人很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客运车辆的监督检查,屡教不改的,要给以重罚。
13.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14.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各地都办了英语学习班,很多人趋之若鹜。
15.这伙人对人民犯下了不可磨灭的罪行。
(第二章)一、填空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2.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3.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4.成语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5.常见的成语活用方式有:、、、、、。
6.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是:、、、。
7.填成语:问题的奇妙之处还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个个口诛笔伐。
哪怕就是在公款吃喝的筵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
甲会边吃边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地纠正道:“我的老甲哟,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个亿呀!”说罢,又心情沉重地把一团蘸满芥茉的生龙虾肉放进嘴里。
老话说,治病要。
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的饕餮之徒,还不如。
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
8.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的地方,忽然似地涌出一个的村子。
二、分析下列各句应选择哪一个词语(在选择的词语下面加着重号)1.现在我正(着手、动笔、开始)写一部军事小说,力争明年脱稿。
2.有生命力的枝丫,你在这边(折断、压断、掰断)它,它也会在另一边(长、冒、爆)出一片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