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散文诗二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 ),却一声儿不响。
(2)当你mùyù()后,湿发披在两肩。
(3)走到你做dǎo gào( )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4)我们园里最初开三dì()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zǐmèi()。
(5)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àn dàn( )的,今晨却开满了,tíng tíng()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6)pái huái( )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xié()。
(7)在无zhēbì()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8)我不宁的xīn xù()散尽了!
(9)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liúzhuǎn()无力的水珠。
(10)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两个新来的青年在那里匿笑
..,他们大概认为这样的隐喻太明显了。
B.有些动物善于通过改变身上的颜色来荫蔽
..自己。
C.院中的牡丹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
D.几年的光景,那个小女孩已出落成一位亭亭玉立
....的大姑娘了。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将“不再”改为“的”)
B.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的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
(将“呵护”改为“保护”)
C.漫长的人生中,谁能说自己不是一帆风顺的?(删除“不”)
D.难道你能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吗?(删除“不”)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画波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 , ;
, ;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半个奇遇
池莉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
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
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
②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
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
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愤而想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的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
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
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位,结果又是失败。
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脸麻木。
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
讽刺的是,我正是其中一员。
想到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
③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的人群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啊,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
我备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
我在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
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
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
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前,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
而整个车厢里,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横架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上,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
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
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
验票的来了,邻座结束假寐。
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
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毫无顾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对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
④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
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已彻底消散。
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仅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异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焕然一新。
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
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
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倒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光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
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
5.默读选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填写下表。
情节关键词语“我”的心情
(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失败、一
郁闷,厌倦,绝望①
落千丈
上车并入座后破灭、备受打击、时来运转②
与邻座闲聊投契、毫无顾忌、坦率、福气、知音③
继续行程④愉悦
6.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答题。
(1)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揣摩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
(2)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
7.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乘车)环境”“尊重”“投契”“修养”等词语,请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参考答案
1.(1)匿笑(2)沐浴(3)祷告(4)蒂姊妹
(5)菡萏亭亭(6)徘徊攲斜(7)遮蔽
(8)心绪(9)流转(10)荫蔽
2.[解析] B “荫蔽”指遮蔽,用在此处不恰当。
3.[解析] B “无时无刻”应与“不”搭配,表示“时时刻刻都”。
4.示例:我原想收藏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我原想品尝一个金橘你却给了我整个果园
5.[解析] 此题考查梳理人物情感变化。
文章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串联全文。
“状态极差”对应第②段,这时“我”塞在候车室里;“上车并入座后”对应第③段前面部分,发现邻座的他衣着干净,举止得体,谈吐文雅,坦率,堪称完美,这时“我”的心情是“惊异”的;“与邻座闲聊”对应第③段后面部分。
二人谈话毫无顾忌、坦率,作者的心情是“放松”的;“继续行程”对应文章第④段,内心阴霾“彻底消散”发现车窗外的“奇异美景”“有声有色”“令我身心焕然一新”,感觉“妙不可言”。
[答案] ①塞在候车室②惊异③放松④(坏心情)彻底消散、奇异美景、有声有色、焕然一新、妙不可言
6.(1)[解析] 此题考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回答时先要解释该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这个词语的作用。
“我”怕塞车,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去车站,却没想到需要在候车室拥挤的人流中等两个小时,体现了“我”内心的烦闷。
[答案] “塞”字描述了候车室环境的拥堵,表达了“我”对这种环境失望、郁闷的心情。
(2)[解析] 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首先要判断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这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最后分析有没有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
“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显然是比喻,写出“我”在喧嚷的环境中,内心烦闷,想尽快找到座位休息一番,没想到邻座“正在闭目养神”,好像“偷了我的构思”,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邻座“正在闭目养神”比作“偷了我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邻座的乘车状态与“我”理想中的乘车状态相吻合,表达了“我”对邻座这种状态背后良好修养的欣赏。
为下文“我们”的投契、坦率进而成为知音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7.[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本文通过“我”乘车的一次奇遇,让“我”从开始心情的“一落千丈”到后来的愉悦,突出了邻座的尊重与投契给“我”带来的一次心灵的“奇遇”。
回答时可以围绕“尊重”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帮助;还可以写交往中彼此心灵上的投契,个人的修养,“乘车”的环境等。
[答案] 示例:尊重。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是最好的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给他人帮助,哪怕是一个微笑,都能温暖别人的心田,让他(她)的心情变得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