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变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变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变频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器以其具有节电、节能、可靠、高效的特性应用到了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如变频调速在供水、空调设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变频技术;发展应用趋势;电梯
变频技术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用于传动调速;另一种,是用于各种静止电源。

而变频器最为典型的应用是以各种机械的节能为目的。

1 变频技术在电梯设备上的应用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它在运行中不但具有动能,而且具有势能。

它经常处在正反转、反复启制动过程中。

对于载重大、速度高的电梯来说,提高运行效率、节约电能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均匀地改变定子供电电源的频率,则可平滑地改变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

在调速时,为了保持电动机的最大转矩不变,需要维持气隙磁通恒定,这就要求定子电压也随之作相应调节,通常是保持U/f=常数。

因此,要求向电动机供电的同时要兼有调压与调频两种功能,通常简称VVVF型变频器;用于电梯时常称为VVVF型电梯,简称变频电梯。

电梯动力来自电动机,一般选11kW或15kW的异步电动机。

曳引机的作用有三点:一是调速,二是驱动曳引钢丝绳,三是在电梯停车时实施制动。

为了加大载重能力,钢丝绳的一端是轿厢,另一端加装了配重装置,配重的重量随电梯载重量的大小而变化。

计算公式如下:配重的重量=(载重量/2十轿厢自重)×45%。

公式中的45%是平衡系数,一般要求平衡系数在45%~50%之间。

为满足乘客的舒适感和平层精度,要求电动机在各种负载下都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难确停车性能。

图1 电压源变频电梯电力传动系统框图
1.1 系统构成
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1.1 整流与再生部分。

这部分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将电网三相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直流,向逆变部分提供直流电源;二是,在减速制动时,有效地控制传动系统能量回馈给电网。

1.1.2 逆变器部分。

逆变器部分同样是由IGBT或IPM模块组成,其作为无源逆变器,向交流电动机供电。

1.1.3 平波部分。

在电压源系统中,由电解电容器构成平波器。

(如果是电流源,将由电感器组成。


1.1.4 检测部分。

PG作为交流电机速度与位置传感器,CT作为主回路交流电流检测器,TP作为与三相交流电网同步的信号检测,R为直流母线电压检测器。

1.2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电压反馈信号UF与交流电源同步信号US送入PWM1回路产生出符合电动机作为电动状态运行的PWM1信号,控制正弦与再生部分中的开关器件,使之只作为二极管整流桥工作。

当电动机减速或制动时便产生再生作用,功率开关器件在PWM1信号作用下进入再生状态,电能回馈给交流电网。

交流电抗器ACL主要是限制回馈到电网的再生电流,减少对电网的干扰,又能起到保护功率开关元件的作用。

1.3 系统特点
1.3.1 使用交流感应电动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少,适于高速运行。

1.3.2 电力传动效率高,节省电能。

电梯属于一种位势负载,在运行时具有动能;因此在制动时,将其回馈电网具有很大意义。

1.3.3 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大为减少。

图2 高速超高速电梯变频器控制方式构成图
2 变频技术在自动扶梯应用
2.1 自动扶梯变频化的要点
一般由商用电源供电的自动扶梯是恒速运行的,从早到晚不管有无乘客均连续运行,因此,能量消耗大,皮带磨损严重。

而节电的变频自动扶梯则在乘客的上和落口处设置专用的传感器,当检测出无乘客时,让驱动电机从商用电源上断开,使自动扶梯停止运动,达到节电的目的。

由于自动扶梯是公共场所运送乘客的主要设备,不能简单的像货物传送带一样,任意地从商用电源接入、切出,若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设备和人身的事故。

所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自动扶梯停止时,乘客可能会误解自动扶梯发生故障,造成误判断;
2)电动机接入电源时,会产生大的起动冲击电流;
3)对于升降兼用的自动扶梯,不断的进行可逆切换,会损坏机械部件。

具体的做法是:自动扶梯进入变频调速运行后,当无乘客时并非完全切除交流电源,而是先降频低速节能运行。

此外,应用变频调速可以进行电机软起动,起动效率高,小的起动电流能产生高转矩。

结果,使电动机发热减低,且可进行频繁的运转、停止。

对于可逆自动扶梯也可利用变频器正反转功能进行柔性切换,不会损伤电机。

2.2 对变频器的要求
对变频器的要求主要从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来考虑。

1)安全性:有完善的硬件及其保护功能,使可靠性提高。

2)舒适性:低速时产生了转矩;低噪音;转矩波动小。

3)经济性:程序控制功能完善(不需再附加外部设备)。

变频器系统应含商用电源切换的部件。

3 变频技术在机床设备上的应用
数控机床是由数字控制技术操纵的一切工作母机的总称,是集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微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光电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兼有高精度、高效率、高柔性的高度自动化生产制造设备。

3.1 数控机床的电力驱动
这里从节电的角度来考虑数控机床的电气拖动问题。

数控机床的电力驱动主要分为3种类型:
1)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2)主轴驱动系统;3)电机内装式高速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3.2 主轴变频交流调速
使用通用型变频器可以对标准电机直接变速传动,所以除去离合器很容易实现主轴的无级调速。

对于通常采用主轴直流调速的高级机种,引入主轴专用变频器进行交流调速后,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由于有更高的主轴速度,可以实现对铝等软工件的高效率切削以及更高
精度的最终切削;
2)由于不需要维护电刷,主轴电机的安装位置可更自由地选择;
3)由于采用全封闭式电机,适应环境性更好;
4)由于不需要励磁线圈,更节省电能。

另外,对于通常采用离合器变速的车床,引入通用变频器后,也可取得如下的效果:
1)简化了动力传递机构;
2)能实现精细的恒线速控制;
3)不用对离合器进行维护;
4)容易实现高速恒功率运转。

图3 立式车床变频调速框图
对于自动车床,采用具有下列功能的变频器可以缩短加工周期:
(1)可不经过停止状态直接由正转变反转;
(2)变频器输出频率为120Hz以上,可加快速度;
(3)备有相应于急剧减速的再生制动装置,而且有制动功能,减速结束时不用机械闸就能完全停止;
(4)低速时速度变化率小,运行平滑。

3.3 磨床变频调速
旋转平面磨床变频调速工作示意图4。

图4
使用效果有:
1)与以往方式(油压电机方式)相比,对机械部件的热影响降低,因而提高了工件的研磨精度;
2)与以往方式相比,速度跟踪性能提高使线速度变化减小,降低了工件的
表面粗糙度;
3)速度设定较以往方式更容易,操作简便;
4)不需要油压保养,机器运转率提高。

变频技术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V/F、矢量控制(VC)、直接转矩控制(DTC)等。

V/F控制主要应用在低成本、性能要求较低的场合;而矢量控制的引入,则开始了变频调速系统在高性能场合的应用。

随着变频技术的应用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掌握市场经济的主导,必须注重研发技术,加大力度,在人力资源和资金要给予大力支持。

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特点鲜明的产品,不久后,我国在变频技术方面,将会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周明宝.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制工业出版社,1985.
[2]王维平.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