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2-3 水源选择与防护

第二章 §2-3 水源选择与防护


地方主管部门同意,并应以不影响健康为原则,根据超标幅度与有关部 门共同研究处理方法,在限定的期间使处理的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四、水源的卫生防护
▪ ㈠地面水的防护 ▪ ㈡地下水源的防护
㈠地面水的防护
▪ 1.要求: ▪ ⑴选好取水点,清除方圆100m内水域的各种污染源; ▪ ⑵取水点上游1000m、下游100m水域没有污水排放口。 ▪ ⑶在取水处可设置汲水踏板或建汲水码头,伸入河、湖中,以便能汲取远离岸边的清洁水。 ▪ 2.方式: ▪ ⑴自然渗滤井: ▪ 浅层土壤或砂质土壤对水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即可在离岸边5~30m处打井,利用其土质
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总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04个 /l。
▪ 3.分散式给水水源的水质,应尽量符合水质标准。 ▪ 4.毒理学和放射性指标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 5.选用含碘、含氟量适宜的水源,防止一些地方病(大脖子 Nhomakorabea、斑釉齿)
的发生。
▪ 若不得不选用超过上述某项指标的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时,应取得
▪ ②井壁:用砖、石块或其它材料砌筑。井壁下段设高1m的进水井壁,
用砖石垒砌,不必用灰砂抹缝,周围充填厚约30~60mm的砂砾,有 利于地下水渗入井中;井壁上段距井口3m内用砖石密砌,用灰砂抹 缝,外围充填0.5m厚的粘土夯实,做成紧实无缝的防水层,以防地面 水漏入井内。
▪ ③井台:用不透水材料砌成,高出地面约20cm,半径1~3m,有向
2、地面水
▪ ①由降水或地下水汇集而成。(江河湖塘水库) ▪ ②由于露天,受自然条件影响,污染多。 ▪ ③水量大,自净能力强,取用方便。 ▪ ④需要人工净化,消毒处理。
3、降水
▪ ①天然的蒸馏水。 ▪ ②凝结和降落的过程吸收杂质,可溶性气体。 ▪ ③降水量不定,收集困难,保存不易。
二、水源选择
外倾斜的坡度,以便水向外流;在井台周围要有排水沟,及时排除积 水。
▪ ④井栏:应高出井台10~30cm,并与井壁密接无缝,防止污水流入
井内。
▪ ⑤井盖:井口上应加盖,可固定在井栏上。为了便于防护,各地可就
地取材,修建各种密封井,避免或减少井水污染。
⑶井水的卫生管理:
▪ ①井水周围3~5m范围内划为卫生防护带,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 ②对水井结构定期作完整性检查。 ▪ ③对水井及周围环境作定期卫生检查。 ▪ ④禁止在井水周围稀释农药和冲洗农药器具。 ▪ ⑤禁止将毒死动物或毒药投入水井中。
▪ 牧场的用水量很不均衡,随季节、饲养方式和
每天的不同时间而发生变化。
▪ 因此,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在计算
畜牧场用水量和设计给水设施时,必须按单位 时间内最大消耗量来计算需水量。
各种家畜每日需水量(L/头)
2.水质良好
▪ 水源水应无色、无臭、无异味,化学指标、细菌
学指标,毒力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都应符合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
3.水源周围环境条件较好
▪ 应便于进行卫生防护,取水点应设在城镇
和工矿企业排污口的上游。
4.取用方便
▪ 选择水源还要考虑取水方便,节省投资。地下水
丰富的地区,应优先选择地下水源。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 1.经净化处理后的水源,其感官性状和主要化学指标应符合饮用水水质
标准。
▪ 2.经过氯化消毒的生活饮用水,总大肠菌群值不超过103个/l;经过净化
育成猪 仔猪、肥猪
▪ 包括饮水、饲料调制、清洁畜体、刷洗饲槽及
成年母羊 羔羊
用具、冲洗畜床等所消耗的水。
成年鸡
▪ ⑶计算:按单位时间内最大消耗量来计算需水
雏鸡 鸭
量。

舍饲期 用水量
70~200 50~60 30~50
45 30 15~20 10 5 1 0.5 1.25 1.25
放牧期 用水量
60~70 50 30 40 25 15 5 3
§2—3 水源选择与防护
§2—3 水源选择与防护
▪ 一、水源的种类及卫生特点 ▪ 二、水源选择 ▪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 四、水源的卫生防护
一、水源的种类及卫生特点
▪ 1、地下水 ▪ 2、地面水 ▪ 3、降水
1、地下水
▪ ①降水和地面水经过地层的渗滤贮积而成。 ▪ ②大部分杂质被滤除,污染少,较洁净。 ▪ ③水量稳定,是最理想的水源。 ▪ ④受地质化学成分影响(矿物成分)。
▪ 1.水量充足 ▪ 2.水质良好 ▪ 3.水源周围环境条件较好 ▪ 4.取用方便
1.水量充足
▪ 能满足畜牧场内人、畜生活及生产用水的需要,
并应满足消防和牧草灌溉用水,考虑今后发展
家种
需增加的用水量。
乳牛
▪ ⑴人的生活用水量:每人每日平均20~40L左
右计算。
育成牛 犊牛 妊娠母猪、公猪
▪ ⑵家畜用水:指每头家畜每日平均用水量。
的自然过滤作用,除掉水中悬浮的杂质及微生物后,可使水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细菌总 数大大降低。
▪ ⑵砂滤井(池): ▪ 砂滤井的形式很多,但都是利用砂的过滤作用改良水质。水流经特制的砂沟或矿层时,可
以把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下来;另一方面,在砂层表面隔下来的杂质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生 长繁殖,形成一层薄膜—生物膜。这种生物膜的孔隙更小,除过滤作用外还有吸附作用, 可以滤除并吸附水中细小的杂质和微生物。砂滤沟(层)用细砂、粗砂及碎石铺成,水引 入砂滤沟后经过砂层过滤,再流入清水井中,水的浑浊度,细菌总数等均可降低。
⑴水井位置
▪ ①便于取用,离住宅不应太远,服务半径不超过
50m。
▪ ②不宜建在靠山或沼泽地带,防止暴雨或山洪冲
入井内或将井淹没;
▪ ③水井方圆30m内不得设置厕所、污水坑、粪坑、
垃圾堆和废渣堆等。
⑵水井结构合理
▪ ①井底:下面先铺30cm河沙,上面铺30cm厚卵石块,也可以在砂上
铺带孔的水泥或木板,以防打水时搅动泥砂。
㈡地下水源的防护
▪ 常用水井取用浅层地下水源。 ▪ 深度10~20m,此种水井大部分构造比较简陋,如
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点或排水沟、厕所、垃圾、猪圈 等污染源,经雨水冲刷或由地面渗透,很容易受到污 染,给人畜带来危害。因此,对水井加强卫生管理, 是预防农村人、畜介水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 ⑴水井位置: ▪ ⑵水井结构合理: ▪ ⑶井水的卫生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