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3)年级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分析报告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担任多个教学班的,要逐班分析)
1.班级:七(3班)应考人数:65 实考人数:65 最高分:86 最低分:9
平均分:65.26 良好率:6.2% 合格率(60%):80%
2.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情况如下:①80分以上学生有4人,学生自觉性好,成绩相对稳定,属于重点培养对象;②60-70分学生有48人,此类学生进步空间较大,针对措施:表扬+鼓励+肯定。
③不合格学生有13人,此阶段学生人数较多,可塑性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励该部分学生努力向上。
3.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①本班学生开课晚,后期学习赶课没能复习好;②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欠佳。
③部分学生学习支差了事,得过且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单项选择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2.非选择题,难易适中,重点突出,能较好的测试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基础应用上的拓展延伸。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从单项选择来看,学生基础知识选项得分率较高,而一些拓展应用如8.11.14小题失分率较高,还需加强基础应用的教与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从非选择题来看,第一,简答题部分学生失分率仍较多,原因是学生平时记忆少;第二,师生之间材料分析题得高分的极少,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待加强。
第三,审题能力不强,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三、对教学工作的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不要局限于记住几个零散知识点,如果意义不明,完全机器记忆,很快就会遗忘,形成记忆残缺,知识学习不深入,容易造成学生急功近利,学习不踏实,心态浮躁。
2、注重能力培养,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掌握学习政治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躇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设置平等的互动交流平台,通过精心设置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加强技巧性训练,一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训练,教会学生审清时间空间,审准关键词的意思,审准答题方向,选择题怎么做,材料题怎么做,问答题怎么做,从哪里入
手,如何解剖,如何分解,如何表述,有计划地用相关试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明确回答相关问题的要领,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
二是加强养成教育,平时教学中不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认真答题、认真写字的好习惯。
教师: XXX
2016年 12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