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语文《《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张晨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264

八年级上语文《《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张晨人教PPT课件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264

1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
小组成果展示课教学设计
西安铁一中分校
张晨
【教学目标】
1.交流分享这一阶段的读书成果,熟悉这本书的内容,了解重要人物的特点。

2.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归纳阅读纪实文学的要点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过讲演人物故事,举行颁奖典礼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理解小人物的可敬,大英雄的可亲,继而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新闻作品,纪实性强,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缺乏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学生阅读时容易因为混乱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需要在阅读课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学生理清读书的思路和重点,设计新颖有趣且深入浅出的阅读任务和活动。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纪实文学的阅读要点和阅读方法的归纳。

本课难点在于课下纷繁复杂的准备工作,教师要随时跟进,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小组任务。

【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与讲解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闻封锁之下的“迷雾”
展示当时国际媒体对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不实报道:“毛是病弱的革命家,贫民出身,健康状况不佳。


——【俄】爱伦堡,1934年11月《毛泽东略传》
“胖得溜圆,简直好像公司经理,令人深为惊讶。


——【日】波多野乾一《“赤豹”毛泽东传》1936年6月
(二)冲破新闻封锁的“红星”
对比书中斯诺实地采访后对毛泽东的介绍: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

一个红军医生——曾在欧洲学习、精通医道的人——给他做全面体格检查,宣布他身体非常健康。

——埃德加·斯诺
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
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白修德
接下来,让我们带上斯诺的眼睛,一起走进神秘的“红色中国”。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师生交流,总结方法)
2
二、图说历史,厚书读薄
(一)斯诺行程小组
根据书中内容,以地点和人物为线索,绘制斯诺的行程图,并加以解说。

小组发言人:支煜童、关紫聪
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爱国人士宋庆龄先生的暗中帮助下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了西安府。

在西安,他拜访了杨虎城和邵力子,并且与红军方面的联络人取得联系。

在联络人以及邓发的帮助下通过张学良获得前往延安的机会。

斯诺乘坐张学良部队的军用卡车来到延安。

到达延安后,斯诺步行四小时见到了红军刘龙火。

在他的帮助下,斯诺来到了安塞百家坪,在这里见到了周恩来、李克农等红军的高级领导人。

第二天,斯诺跟随红军的通讯部队骑马到了红色中国临时首都——保安。

在保安,斯诺采访了红军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

毛泽东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红军的长征历程、共
产党的政策以及对当时世界的一些看法。

此外,在保安,斯诺还参观了红军大学、红军剧社,采访了当时的红军大学校长林彪以及徐特立等人。

离开保安后,斯诺准备前往甘肃边境的前线。

途中,经过吴起镇。

在这里,斯诺见证了苏区的工业发展,采访了工厂的工人,体验工人们的生活。

之后,斯诺到达了宁夏南部预旺堡,这里是红军一方面军和司令员彭德怀的司令部所在地。

在这里,斯诺近距离地感受到正规红军部队的作风和战斗力,真实地了解了彭德怀、徐海东以及一些红小鬼的革命经历。

之后斯诺从前线返回到保安,在外交部安顿下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搜集整理他采访得来的资料。

随后,斯诺带着他十几本日记和笔记,三十卷胶卷——是第一次拍到的中国红军的照片和影片——还有好几磅重的共产党杂志、报纸和文件,离开了红色中国,回到了西安府。

图1学生绘制的斯诺行程图
(二)长征历程小组
根据书中内容绘制地图,讲解长征路线以及书中介绍的重大事件,并为大事件配上插图。

小组发言人:常雨涵、岳亮
破四道防线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防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力由8.6万减到3万。

巧夺金沙江
3
为顺利渡过金沙江,红军声东击西。

在一天晚上,有一营红军突然改变方向,强行一天一夜到达唯一可以摆渡的地方―皎平渡。

他们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悄悄解除了驻军武装。

天黑后,他们又押着一个村长到河边,扮成国民党向对岸哨兵要来了渡船,红军不久就在北岸登陆。

与此同时,红军主力部队大举进行了反方向进军,六条大船昼夜不停地运了九天,全军到达四川境内。

强渡大渡河
刘伯承与彝族的总首领歃血为盟而赢得了彝族人的友谊,于是红军很顺利的进入了四川。

他们在大渡河边奇袭安顺场时,获得了国民党刘文辉回家探亲所遗留的一艘船,选了18名战士冒着敌人的子弹把另外两艘船带回来。

船带回后,三天把一师人员送到了北岸。

飞夺泸定桥
由于还有许多红军未被送到北岸,蒋介石的飞机已开始轰炸。

于是第二天,南岸的战士不断前进,甩走蒋军。

红军到达泸定桥时,桥已撬走了一半,30红军冒着火焰抓住铁锁向前进,向敌人扔手榴弹,敌人的意志受到了影响,有些还帮着红军打白军,最终红军歼灭了敌人。

过雪山
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许多南方战士不习惯高原气候,冻死不少。

并且,在有很多地方没有路,他们只能自己铺出来。

红军战士经过梦笔山、打鼓山等,最后在1935年7月20日进入毛尔盖地区。

过草地
红军进入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都不见人烟,只有沿着一条本地山民才能穿过这个沼泽地带的中心,许多人在这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而无法自拔。

沿途中,红军战士吃青稞和野菜;到了夜里,就蜷缩在灌木枝下,条件异常艰苦,损失了许多人和牲口。

大会师
长征历时368天,100多天遇战。

任何一次战斗失败都有可能是决定性的失败。

在漫长艰苦的征途中,由于战斗环境,自然灾害,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

历尽艰险终于到达陕北。

长征得以胜利结束。

4
图2学生绘制的长征路线图
图3学生绘制的长征插图
(三)时间长轴小组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全书大事件,了解本书的历史背景。

小组发言人:孙泽阳、王浩宇
在1930年12月-1933年10月,国民党对红色根据地实行了四次围剿,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红军顺利地粉碎了前四次围剿。

但由于国民党在第五次围剿时实行了新的以堡垒战为主的围剿策略,加之中央的错误指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为了摆脱国
5
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本书作者斯诺与1936年10月乘坐火车来到西安。

开始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探访。

他于1936年6月到达延安。

之后到达安塞,见到了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为斯诺设计的92天的行程。

之后他来到当时的红色首都保安(今陕北志丹县),与毛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红区的资料。

在1936年6月期间斯诺上前线参观并于1936年9月回到保安。

在获悉红军胜利会师后,斯诺怀着不舍的心情与1936年10月离开了红区。

结束了对红区的探访。

在斯诺回到北平后,凭借着他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图4书中大事件时间轴
图5斯诺访问红区时间轴
小组展示,师生讨论,总结方法。

方法小结:厚书读薄——抓人物、连地点、大事件、理时间。

三、讲演故事,人物读活
(一)评说故事小组
从书中选择一个“大人物”,把他的故事连缀起来,以评书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小组发言人:吴汉超
彭德怀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以前最值钱的东西是红军那些领头人物脖子上那颗脑袋。

像彭德怀同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