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早已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
如根据客户的体征数据,可以量身定制最合身的衣服;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客户端精准推送最鲜辣的新闻……由此可见()
A.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
B.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C.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D.大数据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2. 2019年4月中旬,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是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超过60%的中国消费者在网上购物。
报告预计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报告还说,网购已经成为主要的网络活动之一,其他热门网络活动包括打游戏、听音乐、看视频以及使用社交媒体等。
这表明()A.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
C.网络生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D.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上网就会成瘾
3. 公交车晚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住房改成麻将馆……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络理政平台运行以来,诸如此类民生小事,只要一个电话或一封电子邮件,便可通过平台将问题反映至主管部门,且受理办结全过程公开透明,件件有回应、事事有回音。
这种理政模式能()
A.拓宽民主渠道,巩固政府和人民的和谐关系
B.完善民主制度,让网络成为最重要的民主形式
C.扩大民主权利,增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意识
D.丰富民主形式,方便公民直接行使政治权力
4. 目前,WIFI陷阱有两种:一是“设套”,主要是在宾馆、饭店、咖啡厅等公共场所搭建免费WIFI,记录用户在网上进行的所有操作;二是“进攻”,主要针对家庭WIFI,若WIFI密码密度不高,黑客破解WIFI,就可能对用户电脑进行远程控制。
这警示我们在使用网络时要( )
①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②拒绝使用WIFI,避免受到侵害③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警惕网络中的陷阱④学会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
我们在上网时应该( )
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③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暴力信息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互联网+”时代衍生出很多新现象,考验公众判断和社会治理。
回答6--7题。
6.以下行为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
A.大二女生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从网贷公司贷款5000元
B.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赴郊外商议购买野战游戏装备C.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
D.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7.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使用资源的降低带来了信息的普及。
这些变化()
①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
②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获取更便捷
③制造“数字鸿沟”,使不同阶层的贫富差距扩大
④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
②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③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④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9. 为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国家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于2019年5月20日至6月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9·网上行动”,以形成强大舆论声势,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为“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良好网上氛围。
为了配合上述行动,我们青少年应当做到()
①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②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③依法打击扰乱网络公共安全的行为④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小清暑假要去上海旅行,他在网上订购了车票,并通过搜索引擎查到了好几条攻略。
还在网上认识了一名上海的网友,给他介绍了交通食宿等方面的问题。
后来,小清的上海之行非常顺利。
这说明了()
A.合理使用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B.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C.网络信息无限,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网络信息
D.网络的信息是虚拟的
11. “从前的日色很慢,车、马、邮件也慢,人与人的交往可能要走遍万水千山;现在的生活很快,车、马、邮件也快,动动手指便与世界相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网络以其迅猛之势占领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以下运用网络的说法或行为可取的有()
①发现有微博传播谣言,举报了该微博
②把同学的照片做丑化处理发到网上
③网络有利有弊,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拒绝诱惑
④网络不是德外之地,也不是法外之地。
要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面对网络存在的低俗之风,我们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年轻时的爷爷
人物
行为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充斥其中。
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通过材料一、二,说说你打算怎样正确对待网络?
14. 郝静在上网时结交了一个网名叫“诚实男孩”的网友,两个人聊得很投机,郝静渐渐对“诚实男孩”有了好感,上课时经常分心,有时晚上十二点的时候,郝静还和“诚实男孩”聊得热火朝天,当郝静把自己的照片发给“诚实男孩”时,他要求和郝静见面,郝静不知道该不该去。
(1)读材料,分析郝静在网上交友中,有哪些不可取的地方?
(2)出谋划策:请你告诉郝静网上交友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单项选择
1.C
2. A【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网民、网虫、网恋、网校、网上购物、网上阅读、电子商务等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这表明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B选项不符合题意;CD选项都是错误的观点,排除,故选A。
3.A
4.C
5.C
6. C 【解析】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努力做到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负面影响。
以此分析题肢可知,A选项李某用自己身份证和私人照做抵押,容易使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B选项高中生张某应一名未见过面的网友所约去赴约,可能会上当受骗;C选项王某受到来历不明的宣扬暴恐视频邮件后即向网络监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护了自
己的合法权益;D选项孙某看到一则有关即将发生地震的消息后随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没有明辨是非,排除A、B、D选项。
故选C。
7.D【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分析“互联网+”可知,体现了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努力做到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负面影响,表明网络技术为依法自由表达,塑造理性公民提供可能性,使媒体形式更多样更亲民,信息获取更便捷,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有助于公民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③选项扩大了网络的影响,排除。
故选D。
8. A【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
未成年人要明确是非善恶,面对网络信息学会选择,国家有关部门既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又要加大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所以四个选项都正确。
故选A。
9. C【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于,2019年5月20日至6月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9·网上行动”,我们青少年应当做到,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是青少年角度的选项③,故选C。
10.A 11.D 12.C
二、非选择题
13.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
(2)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等。
14. (1)想着和网友聊天,上课经常分心;聊天到很晚;把照片发给陌生人。
(2)①网上交友,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②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③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