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细则一、初一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的主要特点1.初一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1) 男生的身体迅速增长和呈豆芽形体型;(2) 女生的身高发育减缓,体重、胸围迅速发育;(3) 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迅速发育;(4) 心脏暂处缓慢发育时期;(5) 神经系统机能迅速发育;(6) 性器官和副性征迅速发育和发展;(7) 骨骼组织与肌肉纤维以增长为主。
我们认为,以上生理发育特点不仅为初一学生心理品质发展打下良好生理基础,也为初一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打下生理基础。
2.初一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主要特点(1) 半儿童、半成人,从少年向青年早期发展过渡;(2) 活泼好动,好奇心强;(3) 情感外露,情绪易变,待人热情,渴望师长关心;(4) 自尊心、荣誉感、表现欲望迅速增强;(5) 独立意向、成人感迅速增强;(6) 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向往、爱慕方向发展。
3.初一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要特点(1) 单纯幼稚,易受同龄人或周围环境影响;(2) 交往能力与兴趣迅速增强,喜欢与同龄人交友;(3) 在新环境中,具有渴求上进的思想;(4) 社会性意识逐步增强,渴望参加各种活动,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二、初一学生的德育目标《大纲》已为我们制定了科学的初中阶段总的德育目标,这个目标是经过三年教育逐步实现的。
所以,必须注意层次性、递进性、针对性,避免笼统的一刀切。
我们主张根据德育最佳期理论,确定各年级最佳德育目标,根据德育目标层次化理论,将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分解和具体化为年级的德育目标。
这样既可使每个年级的德育目标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又可以体现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整体精神。
完成三个年级德育任务,也就实现了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为此,根据《大纲》的规定我们将其分解为年级目标。
初一年级的德育目标如下:1.政治思想方面的德育目标要求(1) 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初步具有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的思想情感。
(2) 懂得学习与祖国建设的关系,初步具有为祖国而学习的意识。
(3) 初步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思想观念。
(4)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讲究时效、竞争意识等思想观念。
(5) 相信科学,不参加迷信活动。
2.道德行为方面的德育目标要求(1) 初步懂得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标准。
(2) 尊敬师长,与同学友爱相处,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积极为集体做好事。
(3) 文明有礼,遵守社会公德,初步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
(4) 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养成勤劳俭朴品德,逐步做到生活自理。
(5) 能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6) 初步形成爱惜时间、自觉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独立完成作业的态度和习惯。
3.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德育目标要求(1) 初步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
(2) 初步形成诚实正直、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
(3) 初步能够分辨是非、抵制错误思想言行。
(4) 初步形成健康的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品质。
三、初一学生的德育内容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初中阶段的八项德育内容。
初一年级应进行以下教育:1.爱国主义教育(1) 关心热爱班级、年级、学校集体的教育。
(2) 关心热爱家乡与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
(3) 热爱祖国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英雄、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
(4) 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
(5) 尊重兄弟民族、民族团结的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1) 心中有集体、有他人,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教育。
(2) 尊重集体意志、服从集体决定的意识教育。
(3) 尊敬师长、友爱邻里、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教育。
(4) 热爱集体、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
(5) 正确处理与同学、与集体关系的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1) 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就的教育。
(2) 初步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4.理想教育(1) 正确的学习目标教育。
(2) 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的教育。
5.道德教育(1) 《中学生守则》教育。
(2)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 文明礼貌、社会公德、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
(4) 初步环境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1)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教育。
(2) 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3) 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劳动教育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7.遵纪守法教育(1) 守法的教育。
(2) 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1) 诚实正直、积极进取的教育。
(2) 青春期心理卫生、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及真诚友爱的教育。
(3) 正确的自尊、自爱教育。
(4) 初步的良好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四、初一年级德育大纲实施细则(一)第一阶段(新学年开学至第一学期期中)1.德育重点(1) 做好开学各项准备工作。
(2) 开好迎新会,做好立规教育。
(3) 认真开展以《守则》、《规范》、《广东碧桂园学校学生纪律三十条》(简称"三十条")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工作。
(4) 健全各种学生组织。
培养学生热爱新集体、新老师、新同学的思想,培养正确处理新的师生、同学关系的能力,初步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思想观念。
(5) 指导学生逐步适应初中生活与学习环境,做好小学与初中在各方面的衔接工作。
(6) 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好升旗仪式,组织好国庆教育。
2.实施细则内容政教处(1) 做好开学前对学生的了解工作,开好迎新会,建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2) 军训及军歌比赛。
(3) 组织建设好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队伍,组建班级教育小组,组建学生会组织。
(4) 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十条》等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5) 组织好升旗仪式,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意义教育,进行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
(6) 组织好班级之间的队列广播操比赛、内务比武、优秀作业、优秀笔记等各种评比竞赛活动,促进班集体的快速形成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7) 参观广州航天奇观:插上知识的翅膀,腾飞!(8) 家长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献给父母的歌之一。
班主任(1) 开好迎新班会,做好班集体的立规教育,建立整洁、有序、热情、严谨的育人环境。
(2) 组织班委队伍,建立良好班风,形成良好集体舆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品质教育。
(3) 主题班会:①对照规范找差距(九月)。
②我献给教师节的礼物(九月)(黑板报)。
③"比比谁最能干"系列评比(十月)。
④"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朗读会(十月)(黑板报)。
⑤我在评比中进步。
(十一月)(4) 班主任通过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如下教育:①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主动为集体服务教育。
②上进心、自制力、自信心、诚实守信、独立学习、生活能力、心理品质的培养。
③适应中学生活,做好中小学衔接的教育。
④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的教育。
团总支、学生会(1)团总支部在初一年级做好"推优入团"工作,举办团的知识讲座。
(2) 组建年级学生会。
科任教师(1) 结合本学科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 与班主任一起共同做好《守则》、《规范》、《三十条》等规章制度的养成教育。
(3) 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心理品质的培养引导工作。
(4) 结合本学科要求,对学生进行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学习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结合生活区要求,对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二)第二阶段(第一学期中至寒假)1.德育重点(1) 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集体舆论,形成较稳固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优化校、班育人环境。
(2) 继续进行《守则》、《规范》教育,形成学生良好的中学生行为习惯。
(3)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惜时守信的观念教育。
(4) 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
(5)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教育。
(6) 热爱科学和正确审美观点的教育。
(7) 正确的独立性、自觉性、自尊心、成人感、主动性、良好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心理品质的引导培养。
2.实施细则内容政教处、年级组(1) 从《守则》、《规范》、《三十条》和校纪校规抓起,重点是将要求落实于学生行动中形成习惯,形成良好校风校纪。
(2) 继续引导学生做好从小学向初中生活的过渡,掌握良好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觉、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逐步掌握中学生学习方法,教育学生惜时守信,树立时效观念。
(3) 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和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正确审美观念教育。
(4) 中段考表彰会。
(5) 美化宿舍、简化服饰、净化心灵。
(6) 组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7) 纪念"一二·九"运动征文比赛。
(8) 班际文体比赛。
班主任(1) 继续贯彻《守则》、《规范》、《三十条》和学校其他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2) 主题班会:①做学习的主人(十一月)。
②共青团,我们的先锋队(十一月)。
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十二月)。
④夸夸我的小老师(一月)。
⑤评选"我们班的明星"(一月)。
(3) 班主任通过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如下教育:①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建设,关心国内外大事,天天收看电视新闻。
②热爱集体,主动为集体服务和心中有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思想意识教育。
③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勤劳俭朴思想品德的教育.④心中有他人,先人后己,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和正确处理好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关系的教育。
⑤文明用语,文明礼貌教育。
⑥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诚实守信、良好意志情感、兴趣、爱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健康独立意志的培养与引导。
⑦初步明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教育。
⑧进行中学学法指导。
科任教师(1) 结合本学科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2) 政治课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
(3) 通过日常工作协同班主任对学生做好思想品质教育。
(4) 结合本科教学进行中学学法指导。
团支部、学生会(1) 组织好学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
(2) 组织好团员为集体、为社会的服务活动。
(3) "一二·九"举行新团员入团仪式。
(三)第三阶段(第二学期开学至第二学期期中)1.德育重点(1) 雷锋精神教育。
(2) 革命传统和继承革命遗志,做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