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夹竹桃》省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的花,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曾专门为夹竹桃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夹竹桃1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夹竹桃。
课件 2谁介绍一下作者出示课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课文哪几个部分具体描写了夹竹桃的花呢?二、同学们,现在正值百花盛开之季,我们何不走进作者家中,一起欣赏这让他时常留恋和回忆的夹竹桃呢?谁愿意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作者家大门内那两盆夹竹桃?指名朗读。
1、你看到的两盆夹竹桃是什么样的?(红的白的;红的像火白的似雪)2、这样的夹竹桃给人什么样的感受?(花色奇妙有趣)3、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红似火,白如雪,是呀,人常说水火不容,而这两盆花却融洽的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雪上有火,雪火交融,交相辉映,真是让人觉得奇妙有趣。
)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色,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诵读记忆,请大家一起来品味这段美景美文。
齐声朗读过渡作者对夹竹桃的花已经做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四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这其中必有缘由,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俱一搏1你读懂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花期韧性可贵2“韧性”怎么理解?你还想到那些和它接近的词?(本意指柔软结实不易折断也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挠顽强不屈坚持不懈坚忍不拔持之以恒)3、好,请同学们画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①叫同学汇报自己找出的句子。
四句,可多叫几人②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理解(1)第一句话:谈谈你的体会?(出示)“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预设一:抓住“又开出、又长出”来谈。
这两个词突出了夹竹桃的花开连绵,从不间断的特点。
连绵不断开放,生命力旺盛花期长花开连绵,从不间断。
预设二: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来谈。
这两个词突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不张扬的特点。
(2)第二句(屏显)说说你的理解“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这句话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充分体现它的花期之长。
1、“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这里是指夹竹桃每天都迎风吐艳。
“无…不”这个词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2、它在这里强调什么?强调了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朝霞网版权所有!大家看屏幕,我们一起接读再一次体会夹竹桃的韧性。
我先读,你们接读后句。
师、总之在这三个季节里。
无论是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看不出生: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无论是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也看不出—生:同上师:无论是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还是看不出—生同上师:这就是夹竹桃的那份——(韧性)(3)出示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师:你是怎样理解“无不奉陪”的?这个词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这里指天天奉陪,没有一天不奉陪。
3、是呀,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待到满园春花浪漫时,它在百花丛中笑,这份淡定从容、俏不争春就是韧性可贵;在盛夏的暴雨里,它们顽强地承受着暴风雨的洗礼,本应是绿肥红瘦,枝折花落,它却是鲜艳依旧,这份百折不挠就是韧性可贵;在深秋的清冷里,当秋风扫落叶,带来阵阵萧条时,它的缕缕幽香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谢幕的花儿们。
这份默默坚守、不畏风霜就是韧性可贵(4)出示1这是什么句式?换个说法。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
2作者采用反问句强调了夹竹桃的什么特点?作者在这里采用反问句强调了夹竹桃的可贵。
4、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那些花”?(第三自然段)齐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用一个自然段主要来描写什么?(十四种花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院子花多花美都是季节性的花)5、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季老先生是不是写跑题了?(为了将这些花与夹竹桃进行比较,从而更加衬托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这些花都是季节性的,它们只能在开放的时节里显示自己的美丽,而夹竹桃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无日不迎风吐艳,常开不败。
在这样的对比衬托中,更形象鲜明的表现出夹竹桃的花期长)6、是啊,那夹竹桃奉陪了院子里的一年三季的花。
那么它是如何奉陪这些花儿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文字当中,来感受感受吧。
(男女生配合读)女生读院子里的花,男生读夹竹桃。
1)说说描写夹竹桃花的句子是哪一句?注意女生先读每年春天院子里的花,男生读描写夹竹桃开花的句子。
我要看看男生如何去接,接的对不对。
女: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
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
男: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女:到了夏天,院子里更是满院生辉。
——凤仙花……。
夜来的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
男: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嘟噜;女: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了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
男:同上小结过渡:就这样,一年三季,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惟有它始终在静静地绽放着。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菊花,无不奉陪。
同学们啊,这种奉陪中透的就是——(韧性的可贵)。
难怪作者会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
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
让我们接着再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齐声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刚才大家读得都很投入,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深深地陶醉其中了呢。
我这里有些词语和大家一起来品味。
2(屏显)(1)指名读,问:你读懂这组词突出描写了夹竹桃的什么?(花香)(2)闻着花香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句子,(屏显)袭没有防备突然地,一个袭字让人感觉到夹竹桃的香味浓烈,溢满小院,到处都是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3、(屏显)词语:(1)指名读,追问:你读懂这组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花影)师:此时月光下,香气扑鼻,花影模模糊糊,扑朔迷离,叶影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它们给我们带来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梦幻的美)把这份梦幻般的感觉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屏显学生读板书花影参差迷离4:如此迷人的月色,醉人的花香,迷离的花影,引发了作者许多想象,都引起了他哪些幻想呢?(把月光下花的影子想象成地图荇藻墨竹图)5、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那一次幻想,一定要入情入境地去读,读到什么,就想到什么,这样才能读出感觉来。
6、谁愿意把你喜欢的那次幻想朗读给大家听?要求其他学静静地听,用心地听,你的眼前一定会出现一幅幅神奇有趣的画面。
(指名三人分别读三个幻想内容)7、看到吗?你看到了什么?(连续问三、四个学生)出示课件我好像看到了地图,上面有五大洲,四大洋,小虫子好像海轮。
我好像看到了池塘,树影是塘中的荇藻,飞蛾是塘中的游鱼。
我好像看到了一副水墨画,而且是随风而动的画。
8、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语言如诗,意境如画,多么令人陶醉的情景,这真是明月清风花共影,让人遐想无穷。
请大家配音齐读第五自然段。
屏显9、现在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1因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它给作者带来的无限幻想,所以作者喜欢上了夹竹桃。
2因为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幻想,所以我爱上了夹竹桃。
)10、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何独爱夹竹桃了,让我们再一次来赞美它吧,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小结:这夹竹桃没有一句花言巧语,然而他那默默无语中悠然释放的高雅气质,以及他那柔韧个性,婀娜多姿,迷离花影,恰是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于不知不觉中俘获了作者的心,也俘获了我们的心,这就叫花虽无语情自在。
11、同学们,能够给我们带来如此享受的夹竹桃,真是惹人喜欢。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诗来抒发一下我们内心对夹竹桃的赞美和喜爱吧!课件19 夹竹桃红白相映妙趣浓,常开不败显韧性。
明月清风花共影,花虽无语情自生。
总结:这篇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和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这一写作手法来突出主题。
四、拓展练习1、同学们,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感想?(夹竹桃的韧性,月光下的幻想很美,学会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学习它的韧性,做事要持之以恒)师:他可贵的韧性告诉我们,在将来成长的路上,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面对坎坷,面对逆境。
知难而上,笑对人生,不屈服。
生活,就要活个精彩。
我们可以平常,普通,不起眼,但却可以精彩。
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可贵的韧性,就是那份坚持和执着。
2、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这个词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强调了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练习造句。
道南学校的各位老师无一日不精心育人。
我们班的同学无不热爱学习。
看到他作业书写工整的人,无不发出啧啧赞叹。
远在异国他乡的肖邦,无日不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同学们所造的句子无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句子刚一出口,同学们无不啧啧称赞。
五、课后作业背诵课文4、5自然段有时间读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花色奇妙有趣19、夹竹桃花期韧性可贵花影参差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