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1.善:擅长
2.射:射箭
3.当:在
4.亦:也
5.以:凭
6.矜:夸耀
陈尧咨擅长射箭,(他的射箭技术)当时没有人比得上,他也凭此自夸。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1.尝:曾经
2. 释:放
3.睨:斜着眼看
4.去:离开
(他)曾经在自家(射箭的)场地射箭,有一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很久了也没有离开。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
1.
1.
1.
1.
1. 6. 酌
7.
1.
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解释下列划线字
(1)善射:_擅长_ (2)自矜:夸耀 (3)尝射于家圃: _曾经 (4)释担而立:放(6)睨之: 斜着眼睛看(7)汝亦知射乎:懂得 (8)惟手熟尔:_只是
(9)忿然:气愤地样子(10)尔安敢轻吾射:怎么(11)遣:_打发
以:公亦以此自矜:凭借以我酌油知之_凭
徐以杓酌油沥之用以钱覆其口用
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康肃但微颔之:对康肃射箭十中八九这件事_____ 以我酌油知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这个道理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汝亦知射乎:射箭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术
原文填空
(1)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但微颔之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颔之_。
(4)文中哪三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傲慢无理?___“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5)文中说明陈尧咨善射的情形的句子(1)当世无双(2)十中八九
(6)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无他,但手熟尔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7)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失十中九八,但唯颔之。
文章理解
1、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2、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意近即可)
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
6.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
启示:本领不
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我们现在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
7.根据《卖油翁》片段内容,将下列一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康肃公射技一流,自矜天下下联:卖油翁酌艺超群,自谦人间。
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
什么?
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