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和例题答案

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和例题答案

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和例题答案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

例如:所有的昆虫都是6 条腿,(大前提)竹节虫是昆虫,(小前提)所以竹节虫一定是6 条腿。

(结论)凡是长羽毛的动物都是鸟,(大前提)企鹅是长有羽毛的动物,(小前提)所以企鹅是鸟。

(结论)凡是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是导体,(大前提)棉线不容易导电,(小前提)所以棉线不是导体。

(结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规律,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的性状。

由于一般包括了个别,凡是一类事物共有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

所以当前提正确、推理形式合乎逻辑的时候,推出的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演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可以使人从一般性的原理推导出某种个别事物有无某种性状或属于哪类物体演绎推理是逻辑证明的工具,人们可以选取确实可靠的命题作为前提,经过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 演绎推理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

把一般原理运用于具体场合,作出正确的推论,就是科学预见。

演绎推理是设计实验、发展假说的一个必要环节。

科学假说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检验的方法就是:以假设的理论为大前提,根据不同的条件,推导出可以相比的结论,从而设计对比实验,加以证明.公务员考试中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从做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

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解答演绎推理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实例讲解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

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

我们知识,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这是一道考察逻辑推理能力的典型试题,观察A、B、C、D 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都对。

毫无疑问,题中的四个陈述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可各陈述的逆命题并非一定成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陈述1、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陈述2 、姚欣是一位数学家;陈述3、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陈述4、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

陈述4 中表示时间和范围的词“今天”、“国内”、“大多数”说明计算机编专家可以在其他时间、地点、学校内培养出来,因此选项A 是错的。

另外,陈述4 中的“大多数”是说明“大学”的,并非说明“计算机编程专家”,因此,结论B 也是不对的。

陈述4 并不能说明综合性大学不培养数学家,况且“今天国内大多数”以外的综合性大学是否可培养数学家不能排除,所以选项C 是毫无根据的。

从陈述3 可知,数学家的人数要比计算机编程专家多,数学家中有部分人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同时这也意味数学家中有部分人不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因此结论D 是由陈述3 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D 是正确答案。

例题售价2 元一市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

尽管两种洗洁精效果相同,但没有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

因为后者:A 味道更好些B 具有添加剂C 从长远来看更便宜D 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解答:答案为A。

先浏览一遍四个选项,带着问题去看陈述。

从陈述来看,文中没有提到各公司产品比较问题,售价都是 2 元一斤,所以C、D 两项可以排除。

文中也没有提到两种洗洁精没有放添加剂的问题。

故选项 B 也应排除。

因此,A 正确。

例题: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

不过,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别并不大。

这意味着: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的差A:不合脚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的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不合身的衣服有时仍然有穿用价值。

D:在买礼物时,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解答:题干中有两个陈述。

陈述1 、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

陈述、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的差别并不大。

这两个陈述都没2 有提到冷天穿鞋方面的问题,也没提到买礼物问题,所以A 和D 都不对;题中也没提到毛衣的功能问题,所以选项B 是推不出来的;只有选项C 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故正确答案是C。

演绎推理题型讲解(2 )例题3:若风大,就放飞风筝。

若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

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若放飞风筝,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Ⅰ风大Ⅱ天空晴朗Ⅲ气温高A、ⅠB、Ⅱ C 、Ⅲ D、Ⅰ和Ⅲ 解析:此题看起来很简单,许多人可能会选择答案A,但是正确答案是B 。

思路一:我们分析一下三个前提:第一个,风大,放飞风筝,第二个,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第一个前提被第二个前提限定,也就是说风大,但气温高,不能放飞风筝,答案D 是不成立的。

有些人只考虑第一个前提,而没有考虑第二个前提,就会选择A。

第二个前提,气温高,不放飞风筝;但气温不高的时候,是否放飞风筝不确定。

第三个前提,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可以推出,天空晴朗,就放飞风筝。

而且,第三个条件不受第一和第二个条件的限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来观察一下A、B、C、D 四个答案,A、C、D 是错误的,答案是B。

上述解法是一个正常的推理过程。

思路二:利用排除法和逻辑知识首先运用排除法,根据三个前提,C 、D 错误,然后根据逻辑常识,第三个条件可以推出,天空晴朗,放飞风筝,B 正确。

此种方法最快,但需要一定的形式逻辑知识。

例题4:现有如下假设:所有纺织工都是工会成员。

部分梳毛工是女工。

部分纺织工是女工。

所有工会成员都投了健康保险。

没有一个梳毛工投了健康保险。

下列哪个结论从上述假设中推不出来。

(D)A、所有纺织工都投了健康保险。

B、有些女工投了健康保险。

C、有些女工没有健康保险。

D、工会的部分成员没有投健康保险。

解析:此题中一共给出了5 个前提条件,给人以很复杂的感觉,实际上此题是很简单的。

我们用排除法,先看答案再看前提条件。

很明显答案D 与第五个前提条件相矛盾,答案为D 。

例题5、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

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

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

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

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

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

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请问如何安排?(A)A、甲丙戊乙丁B、甲丁丙乙戊C、甲乙丙丁戊D、甲丙丁戊乙解析:这道题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游戏,首先要明确解题要点:甲乙丙丁戊个人首尾相接,而且每一个人和相邻的两个人都能通过语言交流,而且4 个备选答案都是从甲开始的,因此,我们从甲开始推理。

思路一:正常的思路,根据题干来作答。

甲会说中文和英语,那么甲的下一邻居一定是会说英语或者中文的,以此类推,得出答案。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得出结论,但浪费时间。

思路二:根据题干和答案综合考虑,运用排除法来解决。

首先,观察每个答案中最后一个人和甲是否能够交流,戊不能和甲交流,因此,B、C 不成立,乙不能和甲交流,D 错误,因此,A正确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在解答演绎推理试题时,采用排除法,逐步缩小包围圈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及试题的具体特点不同,也不能拘泥于上述介绍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应有自己的创造性。

求是教育——题型点拔: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及方法题型分析演绎推理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逻辑判断能力。

考试一般考核10—15 道不同类型的逻辑判断题,这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而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考试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考察应试者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并不专门考察逻辑学及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要求应试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烦琐细节和冗余文字的干扰,理清问题的逻辑思路,迅速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部分试题在考试中,难度较大,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内容:1、应注意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论决不能超出前提所规定的范围。

应试者在答题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题目给出的陈述假设来进行推理,不能因觉得给出的陈述假设不太合乎常理,或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偏差而忽视题目中所陈述的事实,并随意掺入个人的主观臆断,这样的话很容易选出错误答案。

2、此类试题其备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每个选项看起来都有道理,令应试者很难做答。

应试者需要注意的是,选项看起来有道理并不等于与题目给出的前提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选项应该从前提陈述直接推出。

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在遇到比较复杂的判断推理题的时候,可以把需要推理的内容借助符号、图形、表格等形式直观化,从而帮助应试者快速、准确进行选择。

4、紧扣题干答题,当某个选项的论述是正确的,但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时,应排除这个选项。

5.在推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解答客观题的排除法,因为有些复杂的演绎推理不一定进行到底,有可能在推理的过程中就已经排除掉了三个选项,这会帮助应试者快速选择出答案。

(二)解题方法1、排除法排除法是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能够直接运用该方法的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 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于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入法试一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