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办法

项目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办法

项目人员招聘与配置管理办法1 目的1.1 规范公司各运营项目在进场及运营期的人员招聘配置工作的管理原则、标准和流程,有效满足项目部的用人需求;1.2明确各类用工形式的管理要求,合理控制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

2 范围郑州傲蓝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部,含筹备阶段项目部。

3 评价指标招聘需求满足率=(按时到岗人数+超时到岗人数+内部到岗人数+审批中人数)/(计划需求+流失补充需求)*100%4 流程负责人此流程负责人为公司办公室人力资源经理。

5 定义人员接收:是指公司新接项目为了快速有序进场开展工作,按照政府客户要求对原有人员进行接收和管理。

6 策略与原则6.1 筹备阶段,快速响应,效率优先项目处于筹备阶段时,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资源相对短缺,为了保证项目充足的人力资源,公司以及项目各个部门要快速响应项目的需求,在人员接收时要坚持效率优先。

6.2 运营阶段,因地制宜,成本优先项目运营阶段,项目部的人员招聘要根据项目部的实际运营情况,因地制宜制定招聘计划,同时也要降低招聘成本,降低员工离职率,提高项目的利润率。

6.2.1招聘的目的: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岗位寻找合适的人选。

6.2.2招聘要求:6.2.2.1基本条件:能够正常进行生产活动的人员(能够满足工作需求)6.2.2.2附加条件:A 熟手:有效降低培训成本。

B 老实人:踏实做事请,不会引起事端。

C 灵活人:有效的提升公司效率。

D 聪明人:能够快速学习,能够帮忙处理简单的事情。

公司拒绝:A 刺头员工:不服从管理,习惯挑事,唯恐天下不乱。

B 懒惰员工:不想做事,贪图享乐,娇生惯养。

C 狡猾员工:偷奸耍滑,耍小聪明,占人便宜,阳奉阴违。

D 低效率员工:笨手笨脚,理解力差,工作效率远远低于其他员工。

E 炸弹型员工:神经质,认死理,语言行为思想异于常人,不能正常工作,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6.2.2.3 一线员工招聘技巧及注意事项Y 工作意愿2 1X 工作能力4 3实施要点:A 争取招聘到位1号员工。

B 培训2号员工,感化3号员工。

C 剔除4号员工。

D “四字诀”:选、用、育、留。

6.2.2.3 传递最佳信息,招揽合适人才。

求职者希望了解的信息:A 工资B工作时间C工作内容D 福利待遇E工作环境F发展空间G辞职问题H 其他面试时向应聘者传递的信息A 强调公司优势B 淡化弱性信息C 预留弹性空间6.2.2.4 低离职率,尽可能留住合适人才。

前期的招聘中,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但是入职最关键的15天空窗期中,很多员工会在入职15天内离职,原因无外乎下面几种。

A 无法适应新环境。

B 入职后发现与面试中描述严重不符。

C 新员工无法融入团体生活。

D 其他原因。

解决思路如下:A 入职后的15天是磨合期,过了这15天,员工稳定性会增加。

B 有意识的对一些浮躁的应聘者进行“稍稍打击”,打掉其脑海中的理想化状态(即使我们的企业有这样的好条件,但是打工绝对不是一件容易好玩的事情)。

C 使用承诺效应,面试时尽量多次能够让员工主动表示“我考虑好了,确实希望来到这里上班”/“我不会做几天走的”。

D 多关心员工,让员工感觉到公司很重视他。

E 其他办法。

6.3 分类管理,合法合规。

完善企业用工风险,降低员工仲裁率。

6.3.1 招聘管理: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A 禁止招聘未成年人B 向求职者如实告知招聘岗位信息C 不得扣押员工的证件、证书及收取财物。

D 招聘信息/公告中避免出现歧视性字眼。

如“男性优先/30岁以下/已婚女性优先/汉族”等等。

E 在入职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兼职协议。

F 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对立。

6.3.2 试用期入职后的4点事项:从过程中控制风险。

A 合法办理试用期各项手续试用期员工同样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需要签署劳动合同,甚至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现场签完合同后,还会办理劳动合同签收流程。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员工出现意外,发生重大疾病、工伤等,需要住院治疗,如何解决巨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从避免企业用工风险的角度,试用期期间要签署劳务合同。

企业在招聘时要审慎考核,一般同意试用的员工,基本上在试用期结束后就会被正式聘用,大量考核工作是放在招聘期间进行。

B 合同法约定试用期关于试用期期限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只能与员工约定一次试用期,所以企业不能待试用期结束后觉得对员工考核不够,又延长试用期。

第二,试用期的期限与合同是一一对应的。

公司延长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所以延长的试用期也是无效的。

第三,试用期的最大风险——解雇问题。

在试用期合同上需要清楚说明解雇的条件,否则容易发生纠纷。

C 明确试用期的录用条件试用期劳动合同中要明确试用结束后的录用条件,可以在合同的相关条款、公司的规章制度、相关岗位责任书中等予以明确。

D 举证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除明确试用期结束后的录用条件外,企业还有必要明确解雇条件。

为了避免试用期的风险,大概有以下做法:第一,在招聘环节多设计几个环节,甚至包括试岗、模拟实际工作的情景,充分考核员工各方面的素质,这样录用人员的成功率较高,但加大了招聘成本。

第二,招聘来的员工先做劳务派遣,不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

员工被派遣一段时间后,如果企业认为其各方面均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再与员工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第三,可以让新员工先做钟点工,平均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

这种非全日制的钟点工,解雇时较简单,不需要提前通知,可以随时终止合作,且不需要补偿。

因此在试用期期间要注意试用期的手续、期限及录用、解聘的条件,以避免试用期风险。

6.3 .3 分公司正式员工转正手续办理流程试用期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均被视为不符合转正条件:A 团队合作、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岗位技能、资质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B 应聘时提供信息不实或有意向公司隐瞒真实信息的;C 试用期内未按时提供公司要求的各类入职资料的;D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E 有违法乱纪行为记录的(含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6.3.3.1 基层、中层员工试用转正程序A 基层、中层试用员工在试用期满前十天,由个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公司行政人事部按评估管理规定对其试用期间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将《转正评估表》和相关评估材料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转正。

B 试用转正工作应在接到转正申请书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试用人员经批准转正的,由行政人事部核发《试用转正通知》;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关系,或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降职、换岗使用。

6.3.3.2 高层员工试用转正程序A 试用期满前十天,个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公司分管领导按《岗位胜任力评估表》对其试用期间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后形成书面汇总材料,由行政人事部报总经理批准。

B 行政人事部根据批准意见,下发任职通知;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关系,或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降职使用。

6.3.4 分公司人员辞职程序A 凡员工要求辞职,须提前30日递交《离职申请单》(试用期员工须提前3天递交《离职申请单》),经部门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总经理批准后,到行政人事部领取《工作交接单》。

B 辞职人员须与部门负责人明确最后工作日(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辞职须与分管领导明确最后工作日),并按《工作交接单》要求,逐一办理交接手续。

公司有关人员对辞职人员在岗期间领(借)用的文件、物品、款项等进行认真查验,对未能交还公司的文件、物品、款项,要督促其限期交还,当公司的文件、物品、款项等全部交还后,方可在《工作交接单》上签字。

C 已履行签字手续的《工作交接单》,原件交行政人事部,复印件交财务部。

财务部依据《工作交接单》,按公司规定的工资统一发放时间办理工资结算。

D 因员工拒不按照上述相关规定履行离职义务,给公司造成相关经济损失,由员工本人承担相关经济责任。

6.3.5 分公司在职员工行为工作规范A 忠于职守、服从领导,不得有阳奉阴违或敷衍塞责的行为。

B 不得经营与本公司类似或职务上有关的业务,或兼任其它公司的职务。

C 职员除本职日常工作外,未经公司总经理的授权和批准,不得从事下列活动:(一)以公司名义考察、谈判、签约;(二)以公司名义提供担保、证明;(三)以公司名义对新闻媒介发布意见、消息;(四)代表公司出席公众活动。

D 不得违背组织原则,在背后对公司、同事恶意攻击或诬诬害、伪证、制造事端,影响劳资关系。

E 不得泄露业务职务上的机密或假借职权贪污舞弊、接受招待或以公司名义在外招摇撞骗。

F 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未经批准不得接待亲友或接待来宾参观。

如确因重要事情必须会客时,应经主管人员批准并在指定地点,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客户除外)。

G 不得携带违禁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工作场所。

H 不得携带公物(包括公司资料及复印件)出公司;不得损毁、拷贝、转移公司商业、技术资料。

I 未经主管或负责人允许,严禁进入仓库及其它禁入重地,工作时间中不得任意离开岗位,如需离开应向主管人员请准后方可离开。

J 员工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得索取或者收受业务关联单位的财务,否则将构成受贿。

K 员工在工作开始前不得怠慢拖延,工作时应全神贯注;工作时间内,严禁看杂志、报纸,要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危险。

L 员工应通力合作,同舟共济,不得在办公区吵闹、斗殴、搭讪攀谈、聚众赌博、互相聊天闲谈、搬弄是非、扰乱秩序。

M 员工对外业务联系活动中,遇业务关联单位按规定合法的给回扣、佣金的,一律上缴公司作为营业外收入或冲减成本,个人侵吞的以贪污论处。

6.4 解散阶段,有序移交,稳定优先项目解散阶段是指项目部不再为业主提供服务,需要退出。

项目退场阶段涉及人员的交接。

项目在退场时要与派遣公司对接,制定退场策略。

项目在退场时必须稳定有序交接。

解散工作定义:从下发解散通知至总部清点物品结束,整个过程中的通知、沟通、监督、执行;资产盘点、家具售卖、租金押金追还;工作见交和物品移交;汇报和工作递进;对尚未完成工作的解释与说明;遗留问题的跟进与证明等工作。

解散负责人定义:项目经理或公司指定的解散负责人是整个解散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和见交人。

解散过程中,负责人需监督交接过程是否完整、明白及准确,并推动交接工作的顺利完成。

员工正式离职后,相关部门如发现原有财物、资料、其他物品等未收缴齐全,由解散负责人负责追索,并归还;如解散负责人未能索回,则负有赔偿的连带责任。

6.4.1 解散注意事项A 禁止员工对尚未签字的解散通知、补偿协议、补充协议等拍照或复印。

B 禁止员工将尚未签字的解散通知、补偿协议、补充协议等带离公司。

C 非在解散负责人现场监督下填写和签字的资料均视为无效,一律由解散负责人当场撕毁作废。

D 所有解散和离职相关单据,必须在解散负责人监督下、由员工本人亲自填写和签字(按手印)方视为真实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