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汇总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汇总


• 珠光粉: 珠光颜料横断面具有类似于珍珠的物理结构; 内核是低光学折射率的云母,包裹在外层的是高折射率 的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或氧化铁等。 在理想状况下 应用,珠光颜料均匀地分散于涂层里,而且平行于物质 表面形成多层分布,同在珍珠中一样,入射光线会通过 多重反射,干涉体现处珠光效果。
夜光漆
• 夜光漆是墙艺漆的一种,他经过吸收一般可见光照射10到20分 钟后,可在黑暗持续发光12个小时左右,可将有限的单调平面 扩展为奇特发光的梦幻般多维空间。装饰效果流光溢彩,错落 有致,图案逼真、层次分明、细腻、无接缝、不起皮、不开裂, 底色和面色可以自由搭配,人物、山水、花朵、卡通等图案可 任意选择,还可以个性定制,并可无限次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久, 无毒无害、不含放射性元素,是新一代环保型装饰涂料。主要 适用于娱乐场合及高档家庭住宅。
塑胶模具表面处理
• 砂纹
– 电火花纹(EDM Texture):电火花加工时,因电流产生的瞬时 高温腐蚀工件而留下的砂纹。纹路单一。 – 喷砂纹(Shot Blast Texture): 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纹路单一, 不均匀。 – 晒纹(Texture): 采用抗蚀转印油墨,在贴花纸上丝印装饰纹, 用贴膜法把装饰纹油墨转印到模具上,经干燥修整后,进行 化学腐蚀,在模具上得到纹路和文字。
• 着色颜料:赋予涂料色彩,遮盖力 • 体质颜料:具有填充性,耐研磨性,用于中涂。 • 防锈颜料:抑制锈的发生,用于下涂。
PU漆
PU漆又叫双组分聚氨酯漆,皮革漆是其中之一。
UV漆
PU漆 Vs. UV漆
UV漆干燥时间短,光泽度高,外观饱满,更环保,逐渐取代PU漆。 但当产品为纯白色时,因为UV漆油随时间泛黄的缺点,应选PU漆。 在地板制漆中,PU漆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柔韧性,能控制地板涨缩,使其 不易开裂和漆面脱落,耐重击及耐磨性都较强,优先选用PU漆。
模内装饰技术
• 注塑表面装饰技术 • 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 • 模内转印
塑胶模具表面处理工艺
• • • • • • 砂纹 电铸膜 镜面抛光 镜面放电 电镀模 咬花
丝网印刷原理
曲面印刷
• 曲面印刷是先将油墨放入雕刻有文字或图案凹版内,随 后将其复印到橡胶上,再利用橡胶将其转移到塑料成型 品表面,最后通过热处理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使油墨固 化。
激光印字
•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直接将文字、图案打 印至材料表面。属于雕刻印刷,耐磨损性 好。
扫描式激光打印
屏蔽式激光打印
涂料
• 涂料主要成分:树脂,颜料(Pigment)及 溶剂,还有涂料添加剂。
– 树脂:将颜料与颜料连接并赋予涂膜光泽与硬 度,有天然树脂与合成树脂。 – 颜料:赋予涂膜色彩,遮盖下涂。
• 喷橡胶油:适用于ABS、PC、PS、PP、PA及 五金工件。该单组份油漆质感如同软性橡 胶,富有弹性,手感柔和,具有防污、防 溶剂等功能,但附着力差、耐磨性稍次, 工艺复杂,报废率高,成本高。 • 喷塑/喷粉:也称静电粉末喷涂,用静电粉 末喷涂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表面, 经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在机械强度、附着 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 成本也在同效果的喷漆之下。因烘烤温度 高,一般用于五金陶瓷木材。
• 机壳漆:金属感极好,耐醇性佳,可复涂 PU或UV光油。 • 变色龙:随不同角度而变化出不同颜色。 是一种多角度幻变特殊涂料,创造出超卓 外观效果。 • 电镀银涂料:是一种无毒仿电镀效果油漆, 适用于ABS,PC,金属工件,具有极佳的仿 电镀效果和优异的耐醇性。
• 导电漆: 通过喷涂、刷涂的方法,使完全 绝缘的非金属或非导电表面具有像金属一 样的吸收、传导和衰减电磁波的特征,从 而起到屏蔽电磁波干扰的作用。适用于各 种PS及ABS塑料制品,导电导磁、对外界电 磁波、磁力线都能起到屏蔽作用;在电气 功能上达到以塑料代替金属的目的。
• 电铸模(Electroforming mold): 先做跟产品一样的紫铜公 模,再电沉积制造模具镶件。 • 镜面抛光(Mirror polish): 将工件用钻石膏研磨获得镜面 效果。 • 咬花:以化学刻蚀技术将模仁进行蚀刻
电化铝烫印
• 利用专用箔,在一定温度下将文字或图案转印到塑料制品 的表面。一般由五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为基膜层,多为聚 酯层,决定电化铝的结实程度;第二层为分离层,主要成 分为热熔性有机硅树脂,决定其分离性能;第三层为着色 层;第四层为镀铝层,第五层为热熔胶性膜层,决定用途 和型号。
渗透印刷
• 采用具有升华性能的特殊油墨,使其渗透到成型品内部的印刷方法, 适用于有耐磨损要求的场合。方法:直接转印,热转印。
塑料表面处理工艺
Jan, 2012
印刷
• • • • • 丝网印刷 曲面印刷 电化铝烫印 渗透印刷 激光印字
涂料
• • • • • • • • • • • PU漆 UV漆 硝化纤维素涂料 热塑性丙烯酸塑胶涂料 喷橡胶油 机壳漆 变色龙 电镀银涂料 导电漆 珠光粉 夜光漆
金属效果处理
• 电镀 • 喷镀 • 真空蒸镀
金属化效果处理
• • • • 电镀:分为蒸镀(真空电镀)和水电镀 喷镀 金属喷涂 电化铝烫印
塑料蒸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V面漆 UV中塗 金屬鍍層 UV底漆 底材
塑料水电镀工艺流程
1、上挂 2、除油 3、粗化 4、中和 5、催化
10、半光 亮镍
9、光亮铜
8、闪镀镍
7、化学镍
6、解胶
13、光亮铬 11、光亮镍 12、镍封 11、珍珠镍 13、黑铬 13、三价铬 14、下挂
零件性能-抗腐蚀机理
抗腐蚀机理
Cr MP-Ni 微孔镍) (微孔镍) 腐蚀介质
第一步: 第一步:在零件表面有腐蚀介质时,微 + + + + + + + + + + - - - - Br-Ni - - - 孔处暴露在外的镍层作为阳极性镀层先 腐蚀在 SBr+ + + SBr-Ni + + + 光亮镍 遭受腐蚀,腐蚀电流的大小由铬层的表 中横向 面积决定,在大量不连续微孔 大量不连续微孔的作用下, 大量不连续微孔 Cu 腐蚀 遭受腐蚀的镍层面积将大大增多且不连 预镀Ni 预镀 续,在腐蚀电流一定的情况下,这些 化学镍 ABS “微孔”极大的分散了腐蚀电流,降低 了腐蚀速率,延缓的腐蚀速度。 第二步: 大约20mv), 第二步:当腐蚀到达光亮镍层时,由于微孔镍电位较光亮镍电位高(大约 大约 此时光亮镍被作为阳极性镀层优先腐蚀,微孔镍中的腐蚀被终止。 第三步: 第三步:腐蚀在光亮镍中进一步向下延伸直到半光镍时,由于半光镍的电位同样比 亮镍高(大约 大约100mv),光亮镍同样被当做了阳极性镀层,此时向下延伸的腐蚀在 大约 半光镍被终止,腐蚀方向在光亮镍中横向进行,这样又进一步延缓了腐蚀至底材的 时间,大大降底了腐蚀的速度。
• 硝化纤维素涂料: NC单液自干型是最常用 的普通喷漆,特点是工艺简单,干燥快, 成本低,漆膜柔和,硬度2H。 • 热塑性丙烯酸塑胶涂料:P0500是以热塑性 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单组份涂料,可 广泛用于PS, ABS PC PS, ABS,PC等多种塑料的涂装, 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耐醇性、耐磨耗性、 快干性和广泛的作业性,用于多种家电制 品、工业部件等领域。
属于化学镀范畴, 和普通金属电镀类似。 注:1~7属于化学镀范畴,8~14和普通金属电镀类似。 属于化学镀范畴 和普通金属电镀类似
• 粗化:铬酸/硫酸使塑料表面具有亲水性,形成的微孔 为后续电镀形成焊接点以获得最大的粘合力。焊接点具 有化学活性,提供吸收钯活化剂的机理。 • 中和:清洗水无法清除的残留Cr+6,避免Pd活性受影响。 • 催化:催化溶液含锡/钯胶体及其他离子,可稳定溶液。 冲洗后,钯附在塑料表面上,由水解亚锡离子包围。 • 解胶: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 性。 • 化学镍:化学镍自动催化,在塑料底材表面形成一层薄 金属层使工件具有导电性,以进行后续电镀操作。 • 预镀镍:化学镍层比较薄(~0.2um)导电性能不佳,在化 学镍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 • 酸铜层: ABS塑料和镀层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很大, 酸铜层可以缓和温度急速变化而造成的应力作用。
- -
- - -
- -
塑胶电镀
• 真空电镀与水电镀比较:
真空电镀与水电镀比较:
模内装饰技术
• 注塑表面装饰技术 IMD ( In-Mold Decoration), 又分为 IML, IMR.
– IML (In molding label): 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片 材PET或PC),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油墨夹在 中间,耐刮擦,不易退色。 – IMR (In molding roller),模内转印: 将图案印刷在薄膜 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塑,然后油墨 层与薄膜分离而留在塑件上。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 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IMR的 优势在于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 IMR的缺点: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 米,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将印刷图案层磨损掉,也 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 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化也是IMR工艺无法 克服的弱点。
多材料成型技术
• 双物料制品一般以ABS, PC等硬塑料配合TPE、 TPR软塑料为主,适合制造餐具、手柄、表壳、 电话机外壳及按钮等制品。 • 双色注塑/双射注塑(Double color injection): 用 双射成型机两只料管配合一套模具(两个型腔) 经两次射出,一次成型产品。实现多种物料多 种颜色在一个产品上,以提高功能性和美观。 • 二次注塑(Over molding): 用第一套模具,先成 型产品基材,而后用第二套、模具成型产品覆 材,经两次成型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