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4-文化素养选择题(精编)

【教师资格考试】4-文化素养选择题(精编)

文化素养部分题目一、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中国历史(34道)1.在秦国进行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的是()。

A.管仲B.商鞅C.鲍叔牙D.乐毅2.以下中国历史上著名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序,完全正确的是()。

A.牧野之战——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B.黄巾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C.诸葛亮七擒孟获——陈汤平定匈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和下西洋D.安史之乱——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土木堡之变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

A.鸦片战争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百日维新》4.我国历史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5.公元627年至649年,是唐朝李世民统治的年代。

在此期间,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汉武盛世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B.维新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中国历史上首次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8.《史记》中的“世家”主要写的是哪些人物?()A.帝王B.王侯C.人臣D.小人物9.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A.美国B.英国C.俄国D.法国10.蒲松龄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文学家,曾数次遭遇挫折。

他在铜镇尺上刻上了一副对联:石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励志对联中,描写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A.韩信,勾践B.项羽,夫差C.项羽,勾践D.韩信,夫差1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A.9月2日B.9月3日C.12月12日D.12月13日12.下面人物与“完璧归赵”密切相关的是()。

A.曹植B.祖逖C.廉颇D.蔺相如13.下列成语中,与班超第二次出使西域重新打通路上丝绸之路,并一直延伸到欧洲相关的是()。

A.鞠躬尽瘁B.投笔从戎C.鸿雁传书D一鸣惊人14.下列人物与“四面楚歌”密切相关的是()。

A.岳飞B.项羽C.荆轲D.勾践15.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主张实行分封制的保守派B.为了加强对思想的控制C.为了镇压儒家和道家学派D.为了巩固奴隶主专政的政权16.下列城市中,建都朝代最多的是()。

A.北京B.南京C.洛阳D.西安17.下列成语中,源于赵匡胤陈桥事变故事的是()。

A.黄袍加身B.祸起萧墙C.破釜沉舟D.闻鸡起舞18.下列选项中,又称为“沈阳事变”的是()。

A.1.28B.7.7C.8.13D.9.1819.下面是关于“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是当时作重要的运输品B.时间始于我国的唐代C.从长安一直到地中海国家D.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20.商朝“盘庚迁殷”中的“殷”位于现在的()。

A.陕西省B.河南省C.湖北省D.河北省21.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是()。

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22.蒲松龄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文学家,曾数次遭遇挫折。

他在铜镇尺上刻上了一副对联:石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励志对联中,描写的两位历史人物是()。

A.韩信,勾践B.项羽,夫差C.项羽,勾践D.韩信,夫差23.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必须在“二战”后归还中国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24.下列事件中,不是在秦始皇时期发生的是()A.统一货币B.修长城C.文景之治D.修筑灵渠25.下列选项中,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6.下列成语中,与班超第二次出使西域重新打通路上丝绸之路,并一直延伸到欧洲相关的是()。

A.鞠躬尽瘁B.投笔从戎C.鸿雁传书D一鸣惊人27.下列选项中,属于始建于隋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的制度的是()。

A.察举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征辟制28.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国语》B.《左传》C.《离骚》D.《春秋》29.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始建于()。

A.隋B.唐C.五代D.宋30.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开拓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被称为“凿空之旅”。

A.班超B.班固C.张誊D.张蓦31.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唐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

唐朝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三藩之乱”C.“准噶尔叛乱”D.“八王之乱”32.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本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被誉为“史学双璧”,它们分别是()。

A.《汉书》《史记》8.《史记》《资治通鉴》C.《后汉书》《资治通鉴》D.《汉书》《后汉书》33.下列选项中,被形容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实行“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商纣王B秦始皇 C.隋炀帝 D.夏桀34.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系的是()。

①挟天子令诸侯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八王之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外国历史(8道)1.下列不属于世界八大奇迹的是()。

A.巴比伦空中花园B.死海C.阿尔忒弥斯神庙D.埃及的金字塔2.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历史事件是()。

A.诺曼底登陆B.德军突袭波兰C.偷袭珍珠港D.斯大林格勒战役3.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B重机枪 C.原子弹 D.潜水艇4.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简称。

下列选项中,发源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中国B.古埃及C.古印度D.古巴比伦5.下列作品中,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对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影响的是()。

A.《忏悔录》B.《战地钟声》C.《汤姆叔叔的小屋》D.《百年孤独》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始时间是()。

A.1840年B.1914年C.1937年D.1945年7.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历史事件是()。

A.诺曼底登陆B.德军突袭波兰C.偷袭珍珠港D.斯大林格勒战役8.下图所示的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是()。

A.B.C.D.★中国传统文化常识(43道)1.“以德治民,取信于民”体现了哪家学派的思想?()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2.《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其中“黄昏”是指()。

A.15-17点B.17-19点C.19-21点D.21-23点3.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搭配正确的是()。

A.庄子——道家——《南华经》B.吕不韦——纵横家——《吕氏春秋》C.孙思邈——医家——《伤寒杂病论》D.子思——儒家——《大学》4.一年四季中的24节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误的是()。

A.春分-惊蛰-清明-谷雨B.小满-芒种-夏至-小暑C.立秋-处暑-白露-秋分D.小雪-大雪-冬至-小寒5.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于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B.壬寅年C.庚子年D.癸卯年6.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

A.青、黄、赤、白、黑B.仁、义、礼、智、信C.金、木、水、火、土D.宫、商、角、徵、羽7.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代思想家是()。

A.庄子B.韩愈C.顾炎武D.顾宪成8.被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奠定基本原则的是()。

A.华佗B.孙思邈C.李时珍D.张仲景9.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医圣”()。

A.张仲景B.孙思邈 c.李时珍 D.董奉10.以下哪项是我国古代对父母的别称()。

A.高堂B.泰山C.先生D.东床11.汉族传统寓意图案中的()经冬不凋,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A.兰、梅、松B.松、竹、梅C.兰、竹、菊D.菊、梅、竹12.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A.开斋节——苗族B.腊日——喝菊花酒C.教育界——杏坛D.雨水——夏季13.《愚公移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一句中的“汉阴”指()。

A.汉水东面B.汉水南面C.汉水西面D.汉水北面14.下面主张中属于墨子的是()。

A.兼爱、非攻B.知雄守雌C.行王道,施仁政D.法后王15.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其代表作品《兰亭序》的字体是()。

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16.古代“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御”是指()。

A.骑马B.杂技C.驾车D.防御17.“日”“月”“水”“山”这几个字都是()字。

A.形声B.假借C.会意D.象形18.在中国农历中,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叫()。

A.晦日B.望日C.既望D.朔日19.我国传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首个为甲子。

那么形容人的年纪“花甲”是()岁。

A.70B.50C.60D.4020.《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记载,神医扁鹊四次面见蔡桓公,便知其病由腠理、肌肤逐渐发展到肠胃、骨髓。

该典故说明扁鹊看病时所用的诊法是()。

A.望诊B.闻诊C.问诊D.切诊21.“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十的初级标准书,它指的是()。

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B.《史记》《沦语》《诗经》《汉书》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医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皇帝内经》23.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有“连中三元”只说,其中“三元”指的是()A.秀才、举人、进士B.状元、榜眼、探花C.解元、会元、状元D.乡试(举人)、会试(贡土)、殿试(进士)24.下列选项中,年龄与称谓对应不正确的是()。

A.女子13岁——豆蔻年华B.男子20岁——弱冠C.女子15岁——及笄之年D.男子50岁——不惑之年25.“凿壁偷光”描述的是下面哪一人物?()A.车胤B.祖逖C.王羲之D.匡衡26.下列选项中,既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又是我国四大祭祖节日的是()。

A.春节B.重阳C.除夕D.清明2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

江西省()是中国的“瓷都”。

A.乌镇B.石湾镇C.宏村D.景德镇28.“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这句诗中蕴含我国哪一个节日?()A.中秋B重阳 C.端午 D.中元29.下列选项中,诗句与所描写的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