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基础考研试题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自然地理环境2.河流水情要素3.湿润系数4.气团5.生物的指示现象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3.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4.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5.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2.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2009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20*3’)地球表层系统;太阳常数;相对湿度;岩石圈;潜水;土壤肥力;净初级生产量;田间持水量;径流系数;(太多了实在记不住,但都很简单)二、选择(3*5’)关于“生物量”概念;关于孔隙度;关于垂直地带性(都很简单)三、简答(3*10’)1,径流形成过程2,十大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气候带(看图说话)3,温盐输送带的路线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和反馈机制(有图)四、问答1,全球大地,大气,地气系统年平均辐射特征(看图说话,图是书上的)(20\')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1、山麓面2、沃克环流3、土壤质地4、季风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地带性二、简述下列问题(每个10分,共60分)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简述大气降水过程;3、滑坡的形成条件与触发因素;4、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与基本形式;5、中国河流的主要类型及其各自显著特点;6、什么是自然区划?说明其与类型划分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60分)1、谈谈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基本特点和现成原因;2、试述不同气候带的风化作用及其主要成土过程;3、论述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区(biome)的地理因素,并举例说明这种影响1999年一、解释下列名称(每题5分,共30分)1.新构造运动2.内海3. 大陆架4.牛轭湖5.生态幅度6.土壤相对年龄二、什么是生态系统?试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5分)。
三、试简述地球表层水分循环的类型与层次结构。
(15分)。
四、什么是土壤?土壤资源具有哪些的特点? (15分)。
五、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试运用人—地关系原理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简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252000年一、简答(10分)1、世界气候计划(WCP)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2、写出两种以上遥感气象观测手段的名称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二、解释下列术语(30分) 梅雨酸雨气候系统臭氧洞季风积温三、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机制(20)四、说明我国冻害发生的天气特征及冻害的主要分布区域(20)五、试述米兰柯维奇理论的主要内容,举出两种以上支持该理论的自然证据(20分)2006年自然地理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圈2、地震3、鞍形气压场5、土壤自净能力二、简述气候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三、什么的地表水循环?请简述地表水的资源与环境效应四、请简述土壤在地表层环境系统中的作用五、根据你的学习和观察,请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其原因六、什么是土地资源?请根据我国的国情说明我国要提倡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必要性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0×3分) 黄土堆积季风气候隐域性植被干燥度自然区划原则土地利用径流植被流域地下水二、填空题(30分:20×1.5分)1地貌形成因素包括()、()、()、()等。
2气候形成因素包括()、()、()等。
3 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一般概括为()、()、()等。
4 地表水主要赋存形式有()、()、()等。
5 我国海岸基本分为()、()、()等类型。
6 森林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并且具有()、()、()、(),以及防治自然灾害的巨大作用。
三、简述题:(60分:3×20分)1.简述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主要特点2.中国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的特征3.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试述其意义或对策四、论述题(30分)试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过程的相互作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2003年一名词解释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二简答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2004年一名词解释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二简答题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三综述题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2004年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简答:1.气候变化2.基本地貌类型3.水量平衡4.成土学说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2005年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自然区划原则3.土壤的物质组成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6年自然地理学专业课试题一、名词解释(50分)1、逆温层2、季风3、海陆风4、反气旋5、内陆湖外流湖6、雪线7、冰斗8、河流阶地9、土壤腐殖质化过程10、生物群落二、简答1、气候系统2、成冰作用3、河流的补给形式4、地域分异规律三、论述1、冰川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作用2、论述气候变化的原因评论:前几年的青藏高原所的试题是和北京地理研究所用的是同一套试题,今年是青藏高原研究所第一次自己来命题。
总的来说,命题的范围比较的集中,你们可以自己算算,除了35分得题目其余的全部都是集中在气候和水文两章之中,而且研究所倾向于考察冰川和河流的内容,这也与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院所擅长的方向是一致的。
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一、名词解释(30分:10×3分)黄土堆积季风气候隐域性植被干燥度自然区划则土地利用径流植被流域地下水二、填空题(30分:20×1.5分)1地貌形成因素包括、、、等。
2气候形成因素包括、、等。
3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一般概括为、、等。
4地表水主要赋存形式有、、等。
5我国海岸基本分为、、等类型。
6森林蕴藏着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并且具有、、、,以及防治自然灾害的巨大作用。
三、简述题:(60分:3×20分)1.简述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的主要特点2.中国自然地理地域分异的特征3.根据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试述其意义或对策四、论述题(30分)试述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过程的相互作用?南京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学1、简述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如土温、土壤盐度、土壤水分、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和土壤肥力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并指出有关的生态适应类型(10)2、简要阐述荒漠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和稳定性,并结合西部大开发谈谈应采取哪些可行措施保护西部生态环境(10)3、举例说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0)4、试分别举例说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与时间因素对中国土壤的影响(10)5、图示地下水的赋存类型(10)6、活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及其构造地貌特征(15)7、试述中国中纬度地区东部与西部水热条件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10)8、试述城市的气候效应(10)9、名词解释(15)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裂谷太阳常数焚风和焚风效应输沙量2002年自然地理学1、试述我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差异及对西部气候环境改造的建议(15)2、简述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和对中国的影响或简述城市小气候特征及对人类的影响(10)3、中国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水汽来源,水文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分析(15)4、试述中国东部弱淋溶土(或黄棕壤、或铁铝土,三者择一)的分布及其土壤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10)5、中国东南沿海(或台湾的东西两侧)海岸地貌基本特征,及其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关系(15)6、中国西南山区坡地自然灾害事件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15)7、控制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研究群落演替在当前开展生态建设的现实中有何意义?108、比较热带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稳定性,并说明在开发中更应该注意其中的哪一个类型12007年自然地理学海岸带研究方向和海洋地质专业复试笔试试题:《专业综合》10选8做1.简述海洋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特点2.我国海岸带地貌环境的宏观特征3.简述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流域和河口环境的影响4.简述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方法5.比较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异同6.以长江为例,说明洪水的形成和成灾机制7.简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8.谈谈你所了解认识的科学研究方法上海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研究生试题(99到2003)1999年一解释下列术语(每题3分)1、地球自转偏向力;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4、板块运动;5、平流层;6、锋;7、谢才(薛齐)定律;8、承压水;9、生物群落;10、种群逻辑斯谛增长二回答下列问题(70分)1、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其在太阳系的位置对地球表层环境的意义(20分)2地球变暖的原因,产生的环境影响及人类的对策(15分)3长江洪水的环境原因(15分)4、分析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其原因(20分)2000年一简答题(每题3分)1自然地理研究对象的基本范围2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空气流动方向3为什么日本列岛----台湾一线多发火山地震?4指出什么样地貌部位是地带性景观,什么样地貌部位是隐域性景观(图略,因为画不出来)5地理环境的稳定性的基本机制,及其与系统结构的关系6 相、限区、地方7、温室效应8、辐射干燥指数及指示意义二论述题1论地球表层三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海陆梯度干湿地带性)的形成机制、区别和联系(202、论土地分级、土地分类与土地评价的区别与联系(16)3 论城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环境的特点及形成机制(20分)4论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20分)2001年1、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论述地球自然环境优越性的基本原因(5分)2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的区别和联系(8分)3为什么地球不产生从赤道到极地的大气环流?(4分)4登山运动员为什么既要戴太阳镜又要穿防寒服?(4分)5城市气候的主要特征(8分)6喜马拉雅山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7 高山对降水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8、地球温室效应的基本原理(4分)9、长江洪水致灾的人为原因(5分)10、贵州贫困的环境原因(4分)11、美国和前苏联滥开草原的生态后果(4分)12、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的主要生态问题(4分)13、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8分)14、我国广东、甘肃等省份扶贫中将原地居民大量异地安置,这有什么生态根据?(4分)15、气象站测蒸发时为什么蒸发皿测定值与实际环境的蒸发量差距甚大(3分)16、沿海城市过量抽取地下水产生怎样的环境效应?(4分)17、洪积扇、冲积扇、三角洲的成因和沉积岩相有什么不同?(6分)18、为什么有的泉水自然涌出,有的泉水则出现喷射?(4分)19、地球陆地生物历史有4亿多年,为什么没有形成厚厚的生物残体层(3分)20、为什么从热带到寒带土壤依次是红壤—黄壤—棕壤—灰化土,从土壤的元素迁移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