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1)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听听声音教案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些声音有高
低强弱等各方面的特点。

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后,请大家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声音
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
反思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习题
一、填空
1.如图所示,尺子振动的____________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____________,伸出越短声音越____________。

(第1题)(第3题)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如图所示,这是一套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曲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

4.“哆来咪发”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振动的____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
1.音高和音量没什么区别。

()
2.“哆"和“咪”这两个音阶,音高是不同的。

()
3.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

()
4.音高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小无关。

()
5.条形柱状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变化之间的规律。

()
三、选择
1.敲击铝片琴较长的铝片和较短的铝片时,()。

A.较长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
B.较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
C.发出的声音音高相同
2.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

吹口琴时,()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A.长、厚、宽
B.长、厚、窄
C.长、薄、宽
3.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部分乐谱及歌词,当小明同学唱到“咕嘎咕嘎真呀真多呀”时,音高逐渐变高,关于音高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带的振幅逐渐变大
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
C.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
4.如图中这5根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最低。

A.1号
B.5号
C.3号
5.音高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B.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高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
D.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越高
6.一边慢慢往杯子里加水,一边持续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杯子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无法判断
7.用电锯锯木头时发出的声音刺耳描述的是音高,这是物体振动的()引起的。

A.快慢
B.强弱
C.方向
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哆、来、咪、发四个音节,那么对应的瓶子分别是()。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乙
C.甲、乙、丙、丁
9.用相同的力击打三根长短不同的空心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最长的钢管
B.最短的钢管
C.长度居中的钢管
10.()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11.冲开水时,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
12.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B右边 C.中间
13.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音高的是()。

A. B. C.
14.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四、实验分析
1.做尺子发声实验时,如果用曲线来表示尺子振动的快慢,那么振动较快的是___________曲线,振动较慢的是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推测,发出声音较高的是___________曲线,发出较低的是___________曲线。

五、实验探究
1.下面是研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的变化记录表。

(1)联系课堂实验,完成上表。

(提示:声音的高低用“高”“低”“较高”或“较低”表示)(2)我们能够从记录表这看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由6厘米变成10厘米、14厘米或18厘米时,音高发生了变化。

音高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的部分涂成阴影,制成条形柱状图。

音高变化条形柱状图
(4)分析条形柱状图,我们知道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速度越____________(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速度越____________(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越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5)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敲击同样薄厚。

不同长短的两块铝片,长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短铝片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把一根橡皮筋绕在文具盒上,在文具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文具盒面。

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_______________。

(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_______________。

(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轻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4.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____________快。

所以声音就____________,而长的,粗的物体____________慢,所以声音就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你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一样吗?你们的声音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2.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参考答案:
一、
1.快慢低高
2.音高快慢
3.强弱高低
4.音量(强弱)幅度二、
1.×
2.√
3.×
4.√
5.√
三、
1. B
2. A
3. B
4. B
5. C
6. B
7. A
8. A
9. B
10.C
11.C
12.A
13.C
14.C
四、
1. B
2. B A
五、
1.(1)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6厘米快高
10厘米较快较高
14厘米较慢较低
18厘米慢低(2).由高到低
(3).
(4).快高慢低
(5).低高
2.(1)慢
(2)快
(3)物体振动的快慢
3. 6 5 4 3 2 1
4.低→高低→高高→低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六、
1.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即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都是不同的。

因为人发声时,是口腔、鼻腔、喉腔、咽腔和胸腔等众多器官共同合作的,人与人之间这些部位的形状大小都不一样,所以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发声主要是靠声带振动来实现的。

小朋友的声带比较短,大人的声带比较长,所以大人的声音要比小孩的声音低而粗。

男人的声带比女人的声带长,所以男人的声音比女人的声音更粗、更低。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1听听声音教案教科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