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借贷记账法(教学设计)
本次课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更丰富。
我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学习,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
选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借贷记账法
地位与作用:1、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2、它既是前一内容的延续,又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前提。
3、如果本节内容未学,教材后面内容的教学将无法进行。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借贷记账法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①教学对象是职专一年级新生,学生对会计有了初步的认识,已了解了会计平衡公式,但尚未完全形成会计专业的思维模式和能力。
②学生对会计学习有一定的热情,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由于职高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学好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自我调节、自我监控能力较弱。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2、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能掌握不同性质账户的结构并进行简单的登记。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教”与“学”,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式记账法概念、借贷记账法含义与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2、难点: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和格式、专业名词和术语理解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
核心: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2、要求学生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
3、教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利用小组合作来帮助后进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授课内容:
一.记账方法的概念和种类
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记账符号、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利用文字和数字在账簿中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按记录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较为简单而又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反应经济业务一个方面。
复式记账是相对单式记账而言的,它是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能全面的反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当前,我国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复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的概念和种类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种类:1.收付记账法
2.增减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这种记账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
下面重点介绍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和内容。
三.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据史料记载,借贷记账法产生于意大利地中海沿海一带城市,开始只是一种单式记账方法,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复式记账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1.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把每个账户结构都分为左右两方,左面是借方,右面是贷方,用以反映资金的增减变化情况。
借贷记账法所使用的“借”和“贷”两字是一对单纯的记账符号。
其含义因账户性质的不同而恰好相反。
在资产类账户,“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
费用成本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方向相同,收入成果类账户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方向相同。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对每笔经济业务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登记时,对每笔经济业务必须按其内容用相等的金额,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有关账户贷方。
记入借方账户的数据与记入贷方账户的数据必须相等。
这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下的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以下列经济业务为例,说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1: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万元,货款未付。
这是一笔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业务,它涉及资产方的“原材料”和负债方的“应付账款”两个账户,使它们都增加了5万元,资产增加登记在借方,负债增加登记在贷方,有借有贷,借贷相等。
例2:按原价出售固定资产2万元,账款未收。
这是一笔资产方一个项目增加,另一个项目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它涉及资产方的“应收账款”账户增加2万,“固定资产”账户减少2万。
资产的增加登记在借方,减少登记在贷方。
3.根据借贷平衡原理进行试算平衡
运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处理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是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
但是在记录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也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错。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有必要对所有账户的记录进行检查和验证,这就是试算平衡。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即所有账户的借贷双方其发生额合计相等;另一种是余额试算平衡法,即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相等。
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根据这种借贷试算平衡的关系,就可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