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7篇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7篇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7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一学期过去了,大一已经过了一半。

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前的任何一个阶段,考的是自主学习,每一个目标,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需要自己摸索和努力的。

少了父母在一旁的叮咛唠叨,怀念老师们在耳边的谆谆教诲,进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自立了。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社会栋梁之才,需要的是综合的才能。

而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时刻为锻炼提高我们的能力而努力。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大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和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这个寒假,我们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认真的做了社会实践。

我们班围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确定了采访的主是“英语专业在无锡就业情况的调查”。

每三个人组成一组,负责采访两个人。

任务已经落实了,现在就要行动了。

联系的工作还是很顺利的,听到是江大的学弟学妹们,学长学姐们还是很热心的,很快就把见面的时间地点确定下来了。

我们第一个采访的是一位英语专业的学姐,现在在无锡一家经营外贸的私企当英语翻译。

其实,刚开始接到这样任务的时候,我就担心我们采访的要求会被拒绝,因为这毕竟是占有别人的私人时间,思想汇报专题而且他们也没这个义务啊。

但事实证明是我多想了,特别是听到她说前几个星期已经有人走访过她了,她还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心里还是有那么点小感动。

采访的过程还是很愉快轻松的,也聊了蛮多题外话的,应该说收益不少吧。

我们提了很多的问题,学姐也都耐心回答。

采访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采访过后,我发现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今年英语师范的签约率就是个警钟,年年走低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有危机感。

原先选择英语专业,也不仅仅是从兴趣考虑,也有从就业空间考虑。

但事实证明,光光兴趣是不够的,有了兴趣,还需要更大的动力牵引你。

专业没难易之分,到了社会就如行业没有贵贱之分。

学好专业真的不是件易事,而你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恰恰决定了你今后就业空间的大小。

当然这是针对大多数常人来说,因为社会上也有那些另辟蹊径而成功的人士。

我并不热衷于那种形式,人固然要自信,但切记还需实际。

所以还是谈些实际的吧。

英语专业的就业方向,宽泛得说还是很广的,有英语教师,英语翻译,涉外导游,报关员等。

每一种大类里还有小的分类,这儿就不详细说了。

看似还是很乐观的,当年年走低的就业率作何解释呢?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归根结底有主要的两点原因决定,一是毕业大学生的素质问题;二是毕业大学生的态度问题。

大学生素质问题主要就是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英语师范的学生,在我看来,毕业时最起码要有专四,专八,教师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

但又有多少人能全部拿到呢?即使你这些证书都拿到了,只能说明你是个合格的大学生罢了。

要想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还差得远了,不是吗?就拿英语教师来说,有了专八证书,当个高中老师还是可以的,可现在高中教师都要达到研究生学历,大学更是要求博士。

更不用提英语翻译和涉外导游了,光英语专业毕业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出色才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仅用四年的时间,要做到出色,又是何等艰巨的任务。

所以,别看大学生活表面自由惬意,但承又受的压力却是前所未有的,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

时间,机会,就在电脑当影碟机,图书馆当网吧,教室当茶馆的生活中消逝。

当然社会不是只需要那些只会钻研的科学家,大学生也要拓展综合素质。

还有就业的心态问题。

当今是一个凭能力说话的时代,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有高薪的工作。

大学生算什么,如今人才市场应聘,人山人海的是“天之骄子”。

也许是因为是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大家都为自家出个大学生为傲。

没当我听到别人跟我爸妈谈到我时,几句话离不开“大学生”。

我的内心却不是滋味,因为我不确定自己的未来在哪、所以我并没有把自己抬得多高,以低姿态面对就业吧。

不会有惊喜但也不至于失望甚至绝望啊。

作为一名大学生,从我的角度看,当今大学生们,要不是毕业后急于找工作,找了份高不成低不就的或是不对口的工作,就是以不对口等种种理由待业在家的。

这两种就业心态都是不可取的。

但又如何避免这两种心态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得做好职业规划了。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脚踏实地,调整心态。

以上这些是我经过这次走访校友的些许体会,也许有些悲观。

我只想借此作为警示,时刻提醒自己—任重而道远,居安而思危。

7月18日,我们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地——六枝特区梭戛乡梭戛中学。

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校比我曾经上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都好,这里的经济状况应该不会很差吧。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却让我改变了自己最初的这种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我们这次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教学,我们都知道,短短的九天,我们根本改变不了学生的成绩状况,但是我们每个队员都很努力,争取教会学生怎样去提高学习成绩、怎样去改变生活现状。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分到了一个很乖、很听话的班级,我给他们当班主任,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上的是历史课和体育课。

每次上课我们都很认真地备课,甚至在出发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九天的教案,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我们所有的队员都会在上课的时候很努力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们,每个队员都很爱自己的学生。

当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我心里是很激动的。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走上那三尺讲台,那已经尘封了的曾经的当一名教师的梦想又在心里澎湃着。

站在讲台上,看到下面一双双对知识如此渴望的眼神,我知道自己的责任很重,我知道我必须得对得起学生们对我的信任。

几次课上下来,我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份职业,因为我觉得传授学生知识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种和学生亦师亦友,那种从上课中学会更多东西的感觉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知道我那些学生中最远的每天早上都要走两个多小时来上课时,我更是被这种坚持给深深震撼着。

我对自己说,如果可以,我真的宁愿选择当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而不是穿梭于喧闹的都市为生活四处奔波。

其实,在下乡的九天之中,我做得最多的是炒菜,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份很光荣的工作,如果不是还在上课的话,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厨师,不过每当看到队友们吃着我做的饭菜赞不绝口时,我觉得很满足。

如果说这次三下乡能够有什么东西让我无法忘怀的话,那就是给学生做家访了。

7月23日,由我、何月、范琳琳、王廷昌、徐灏、龙廖健组成的家访小队开赴梭戛乡平寨村对学生进行家访。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我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终于到达了平寨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村寨。

我们走了一个一个的学生家,除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外,我们还给学生带去了一些学习用品。

我们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和爱传达给每个学生的家长,同时也表达我们希望家长支持学生认真念书的美好愿望。

我们真的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走的更远,甚至是超越我们。

i一个叫做汪海的学生,一个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男孩子,一个与妹妹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男孩,他用他的生活经历、他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生活的不妥协,震撼着我们从每一个下去做家访的队友。

我们踏着泥泞的小路,冒着漫天纷飞的额雨滴,翻过一座大山到达一个叫做“湾子头”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一个我们都很挂念、期待很高的学生——汪海。

当我们在向导学生段菊的带领下到达汪海家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的景象:屋子里一片冷清,房子后面的墙壁已被坍塌的土石压垮,屋里到处都是泥巴。

我们在出发前就已经了解到了汪海家的困难,但当一切真实的摆在眼前时,我们的心很不是滋味。

汪海的妈妈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父亲也出门打工,基本上不回家看他们,从小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汪海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上名列前茅。

我们所有队员都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除了捐赠给他一些学习用品外,我们的个别队员还自己拿出一点钱来算是对他的鼓励。

但是要改变生活现状,只有靠他自己,我们能做的不是很多,我们只能让他看到一种希望。

这个社会,很多东西都很无奈,对于像汪海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他的那一点帮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真的改变不了什么。

有些时候,我们除了愤怒外,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帮助别人改变命运,一个人的力量不够,那么是个、一百个甚至更多呢?还有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那就是“湾子头”那里本来是有学校的,但是由于师资与生源的问题,现在已经荒废了,不知道被谁家用来养猪了。

我很不懂国家那么好的政策,为什么到了下面却很难得以实施呢,我想那些整天高高在上的领导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呢?为期九天的志愿服务很快就在我们的的指尖溜走了,离别是一首浅浅的忧伤的歌,要走了,要离开那些在一起学习、一起玩乐了九天的学生们,心里有太多的不舍,但是我们不得不离开,因为前面还有很多东西在等着我们,我们还得努力、拼搏。

走的那天,我给我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课,我说了很多,是因为我太舍不得,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期望都很高,我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超越我,让我能以他们为骄傲。

我告诉他们,我希望在六年后的高考中,他们一个都不少,希望我回去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能让我看到所有我熟悉的身影。

我答应他们说会回去看他们,但是我知道可能我们即将会是后会无期,因为我也有自己的事业。

不过我想,最起码能给他们一个希望,也是让我自己承担一份承诺,随时提醒自己:有一个地方、有一群人是自己的挂念,他们在期待着我的归去。

心中有一份牵挂,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

走的时候,天空出奇的没有下雨,可能是老天也不愿用眼泪来点缀我们心中的悲伤吧。

学生们用泪水为我们送别,而我却没有挥手,没有说再见,因为我怕再见会是永远,我怕自己会失去下一次挥手的机会。

当离别的大巴车拖着我们苦涩的身影离开时,我们却把自己的爱和牵挂留给了梭戛,留给了我们那些可爱的学生们;当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视线中模糊时,我们用几滴泪水爱抚那片土地,带走一份眷念。

沉重的车厢里,所有人都没说话,很安静。

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流泪,因为我们都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那一群人。

哪怕在不舍,但有些东西我们是必然得放下的,即使我们心里有多么的不愿意。

即使再苦,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那份爱与坚持,我相信:再大的困难,再难迈过的坎,我们都能克服。

我将把我们对梭戛的那一份爱与眷念永远带在身边、刻在心里。

今年寒假期间,为了让我的寒假生活更丰富,对自己深造锻炼,也为了增长社会经验,让自己的寒假过的问心无愧,我决定到世纪泰华做导购,虽然这份工作看似与我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但是,我觉得社会上的任何事情都是联系的,就像哲学上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一样,对于大学生,不一定会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要多方位立体化的了解社会,最后把自己武装成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全才”。

说时迟那时快,放假的第三天我便戴上了工牌,穿上了工装,其实说得简单,其中也是很复杂的,好多事情,都是我没遇到过的,需要用到法律知识的吆,下面就来说一下我的打工预备阶段,开始呢,首先是我跟销售商打交道,首先声明一点,我的销售商不是泰华内部的人,而是与泰华签合同,然后利用过年期间狂赚的,所以呢,正规的来说,她不是泰华的人,所以,我爸建议我要小心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挺和蔼的一个姐姐,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工资问题,这也是个关键,对于打工者来说,这很重要的,不是么?开始销售上说过500加提成,然后给我们说保证能卖得很好,让我们放心,然后我们算了一下去掉提成一天也就16元钱,一天做6个小时,每个小时不到三元,我们觉得春节这段时间不划算,然后提出放弃,但是看来销售商也很无奈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月最少给我们800,我们算了一下这样每个小时就能4元多钱,一天工作6个小时,一天26元,这样就不错了,然后我们就同意了,然后呢,完工时间定在正月初八,还有呢就是,我们要看好货,我们只有2%得破损率,剩余的要自己负责,这是销售商亲口说的,但是,让我们都猜不到的是,销售商在结束的时候告诉我们要500加提成算,而且要我们加长工作时间,到初十结束,我们自然是不同意,最后经过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才成功解决,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要签合同,即使你工作两天,也要把合同写在纸上,不能疏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