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一、安全管理组(一)“一般规定”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安全生产资质证照类证件: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2.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建立的文件;专职人员配置的名单。

3.管理干部每月下井记录(入井记录)。

4.跟班和带班记录。

5.矿(公司、处)副总以上分工包保区队文件规定;实施安包保区队安全检查的记录。

6.安全费用提取的相关文件规定;安全投入年度计划;安全费用使用情况证据性资料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 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汇编本。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本:其制度内容应至少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安全会议制度;(3)安全目标管理制度;(4)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5)安全隐患排查制度;(6)入井人员管理制度;(7)管理人员包保工作面及下井、跟班、带班制度;(8)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岗位安全操作管理制度;(9)矿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系列化);(10)事故报告制度;(11)安全举报制度;(12)安全责任追究制度;(13)安全考核和奖罚制度;(14)安全培训管理制度;(15)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16)国家法规明确要求建立的其它制度。

3.隐患排查管理资料:(1)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制度;(2)隐患排查整改分级分类管理资料;(3)制定的重大隐患治理措施;(4)自纠自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处置消耗台账记录。

4.基本建设管理资料:(1)矿井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证据性资料;(2)矿井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证据性资料。

5.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会议传达贯彻资料。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矿井技术管理网络体系机构资料(健全各组织机构)。

2.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贯彻制度;(2)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管理制度;(3)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和上报制度;(4)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科技进步制度;(5)资源管理制度;(6)“三量”管理制度;(7)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规划制度;(8)矿井水文地质测量管理制度;(9)“三下”采煤技术管理制度;(10)技术图纸、资料管理制度;(11)其它技术规范要求制订的技术管理制度。

3.防治突出管理资料: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4.矿井区域瓦斯治理资料。

5.矿井水害治理治理工程设计审查批准制度。

(四)“安全培训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矿、区队两级培训管理机构建立的资料。

2.贯彻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安全培训的规定的证据性资料;学习贯彻国家安监总局第30号令、第44号令和第52号令的证据性资料。

3.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的安全培训责任制。

4.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下发的行政红头文件。

5.安全培训的《月度安全培训计划》。

6.每月安全培训专题会议召开的证据性资料。

7.全员安全培训档案。

8.《安全培训工作检查制度》及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工作记录,检查结果与安全奖惩挂钩的证据性资料。

9.职教部门每月一次的安全培训需求调查证据性资料。

10.基层区队认真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学习活动的证据性资料。

11.基层区队安全活动日全员培训的证据性资料。

12.人力资源部门每月向职教中心(宣教科)提供职工岗位变动情况的证据性资料。

13.基层区队每月前向职教部门上报需培训的人员的资料。

14.特种作业人员调整之前培训证据性资料。

15.“三项岗位”人员和一般工种安全资格证书管理资料。

16.职工外培资料。

17.职教部门安全培训经费管理资料。

18.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责任制及其执行情况的证据性资料。

19.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上岗的管理资料;专职教师数量的符合性证据资料;男专职教师数量符合性证据资料。

20.专职教师每季度深入现场的证据性资料。

21.安全培训班办班计划;教师教案;学员考试试卷;上课考勤记录;培训总结;学员评教记录。

22.培训办班档案资料。

23.年度教研、教改计划及其执行的证据性资料。

24.组织公开课或观摩课活动的资料;举行“三优”评选资料。

25.培训效果调查的证据性资料。

26.基层区队每月对本单位参培人员情况总结和提出建议的资料。

27.安全培训每月对区队有考核并与工资奖金挂钩的证据性资料等。

(五)“应急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建立的证据性资料:(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的文件;配备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的证据性资料;(2)应急救援小组建立的证据性资料。

2. 应急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资料:(1)应急机构职能设定;(2)应急救援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的职责;(3)应急救援各专业组的职责。

3.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料:(1)工作例会制度;(2)应急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3)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重大灾害等)排查制度;(4)应急宣传教育制度;(5)应急培训制度;(6)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应急演练制度;(8)应急值守制度;(9)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10)应急投入保障制度;(11)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12)应急医疗救护保障制度;(13)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工具保障制度;(14)应急救援通讯保障制度;(15)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6)应急救援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等。

4.应急救援救护队伍管理资料:(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救护规程》的相关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的证据性资料;(2)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证件和合格证;(3)矿山救护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的证据性资料;(4)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应组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证据性资料;兼职和志愿者队伍训练计划和实施训练的证据性资料;(5)与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的救护协议。

5.救护队伍装备器材配置与管理资料:(1)矿山救护队配备装备、器材清单(2)装备、器材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制度。

6.应急预案资料:(1)《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等法律法规有效文本;(2)本煤矿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价和重大风险确认的证据性资料;(3)2012年度重新修订和评审换版的应急预案有效版本;《评审专题会议纪要》;《对专家组评审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等;(4)应急预案向集团安监局、总调度室备案的有效性证据;(5)应急预案颁发、下发的证据性资料。

7.应急宣传教育资料:年度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计划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8.应急培训资料:(1)年度的应急培训计划(可以和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合并);(2)应急培训计划审批程序;(3)培训计划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9.应急演练资料:(1)《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国务院应急办涵〔2009〕62号)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国家安监总局2011年第130号公告);(2)《应急演练规划》及审批证据;(3)《年度演练计划》及审批证据;(4)《应急演练方案》评审和批准证据;(5)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10.应急通讯与信息保障的资料:本矿应急值守制度及24小时应急值守记录。

11.物资与装备保障资料:(1)应急救援需要的设备、设施、装备、工具、材料等物资清单;(2)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

12.交通与运输保障资料:(1)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工具清单和设备操作联系人联系方式清单;(2)交通和运输应急保障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

13.医疗与救护保障资料:(1)应急医疗急救器材清单;(2)与附近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应急救护服务协议。

14.技术保障资料:建立的应急救援所需要的技术专家人才库资料。

15.经费保障资料:应急救援资金渠道保障管理措施或管理制度。

16.应急管理法规、文件资料和档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涉及应急管理的法规,包括国务院第376号令、第493号令、第570号令;国家行政规章,包括安监总局第17号令、第37号令、公安部第61号令;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安监总局应急管理相关文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和应急演练标准;河南省及平顶山市安全管理相关文件;集团应急管理文件等;应急救援修改图纸及其他资料。

(六)“职业健康管理”检查项目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1.机构、职责建立的资料(1)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建立的文件;(2)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的证据性资料;(3)管理职能和职责完善的资料;(4)《集团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规章制度建立的资料:(1)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2)职业安全健康年度规划及实施方案;(3)工伤保险制度;(4)推广和应用职业危害防治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制度;(5)作业现场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制度;(6)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和检修制度;(7)放射、高毒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8)职业危害防治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岗位操作规程;(9)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及评价制度;(10)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制度;(11)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制度;(12)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会议制度;(1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14)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制度;(15)职业危害相关内容向职工告示、告知制度;(16)职工职业健康“三期”(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检查制度;(17)职业禁忌劳动管理制度;(18)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19)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20)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21)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22)重大职业危害事故(事件)报告制度;(23)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24)职业安全健康档案资料管理制度;(25)职业危害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制度;(26)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考核奖惩制度;(27)职业安全健康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制度;(28)职业病病人权益保障制度;(29)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职业安全健康制度等。

3.职业健康领导小组正常运行的资料:(1)领导小组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分析研究部署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证据性资料;(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的资料:——《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2年度版本);——《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