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学前教育学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特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与实践特性,理解音乐经验的类型、学前儿童获得音乐经验的机制、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编制原理,从而掌握引导学前儿童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音乐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学科。
操作一件乐器、学习一定的发声技能、鉴赏一定量的音乐作品与开设《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音乐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教育学方面的前置课程。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思考如何将以上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化与行动化的问题。
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与现场教育见习与实践等方式。
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理论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教育实践问题以案例分析的为主,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以教育见习和实习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1.学时分配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
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建议安排20学时的讲授,20学时的网络课程、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为到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的时间。
具体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可由辅导老师针对学习者个人情况分别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来作出规定。
2.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
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5万字以内。
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录像教材10学时,主要满足对于课程重点内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结合教育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要求。
本课程配备了网络课程,其主要内容为课程学习重点的系统辅导和专业知识领域的适度拓展。
此处,配备网络教学资料包括:IP课件10学时、文本辅导材料及案例资料若干。
所有媒体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要以方便学习者学习使用为原则,突出发掘其现时实用价值方面的指导作用。
3.教学环节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各办学单位利用中央电大教学力量和学习资源,严格认真组织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可采用面授辅导、网络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和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保证平时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
提倡联系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学习本课程的内容。
要求完成以作业与评价手册等形式所确定的平时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的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组织,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设计的规定。
课程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占40%)和期末考试(占60%)两部份构成,具体办法由专门制定的课程考核说明作出规定。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按照电视大学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的特点,制定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并拟定课程相关内容的基本学习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音乐发展的三系统与三阶段一、儿童音乐发展的三大系统(识记)二、儿童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识记)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特征一、舒特-戴森归纳的学前儿童音乐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识记)二、学前儿童音乐知觉与制作发展的特征三、学前儿童的音乐趣味(感受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一、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二、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制约条件(理解)(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有自己的领悟和思考。
第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特性(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形式特性(识记)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再现特性(理解、掌握)三、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表现特性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特性一、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识记)二、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实用特性(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能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实践活动。
第三章学前儿童音乐特性(二):学前儿童音乐的实践特性(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音乐制作一、幼儿的动作表演(识记)二、幼儿的演唱三、幼儿的演奏第二节幼儿的音乐即兴一、身体动作即兴(识记)二、歌曲即兴三、演奏即兴(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能较好地示范表演。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音乐经验(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经验的类型一、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识记)二、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机制一、在听音乐的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的再现内容(理解)二、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的音乐形式样式三、用其它类型的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四、幼儿音乐经验获得机制应用的注意事项(掌握)(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运用知识要正确和有实际意义。
第五章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一)目标、内容与评价(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目标确定一、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涵义二、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识记)三、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体系(理解)四、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表述(掌握)第二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一、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识记)二、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理解]第三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评价一、评什么?——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理解)二、谁来评?——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识记)三、为什么评?——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能对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正确评价。
第六章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二)——幼儿园音乐教学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学习所需的技能一、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含义二、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类型(识记)三、技能的出场方式(理解)第二节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经验铺垫策略一、音乐铺垫教学的理论基础二、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目的(为了什么铺垫)三、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铺垫方式(怎么铺垫)(识记)第三节幼儿园歌曲教学的一般过程与目标一、重述幼儿歌曲学习的一般过程(理解)二、根据音乐经验目标选择歌曲与学习方式第四节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准备与一般步骤一、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准备二、幼儿园器乐曲教学的一般步骤(理解)第五节幼儿园集体舞类型与一般教学步骤一、幼儿园集体舞类型(识记)二、幼儿园集体舞教学的一般步骤(理解)(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要求,为正确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第七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美学与教育性原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一、意象的内涵(识记)二、对音乐作品进行动作意象的要义(如何用动作表现乐曲)(理解)第二节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育性原理一、音乐性与自我的和合二、音乐性与社会的和合(理解)(二)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对两个原理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第二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实践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稳定的节拍一、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识记)二、按二拍韵律进行身体摇摆(识记)三、按三拍韵律进行身体摇摆(识记)四、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弱起拍第二节节奏型一、语言节奏的朗诵(理解)二、节奏与节拍的分离三、休止符四、节奏的身体打击乐五、与拍子重音重叠节奏型(掌握)六、与拍子重音交叉节奏型(二)教学要求1掌握(1)节奏经验年龄目标。
(2)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的五种音乐材料类型。
(3)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
2对节拍和节奏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第九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二):旋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声音的高与低(理解)一、高低的感知二、高低的歌唱第二节旋律的轮廓线(识记)一、旋律的上行与下行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二)教学要求1掌握(1)旋律经验年龄目标(2)进行声音的高低感知的三类音乐材料类型。
2对旋律有全面的认识和实际表演能力。
第十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三):音色(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日常音色(识记、理解)一、生活环境中的音色二、自然环境中的音色三、各种动物的音色四、机器的声音第二节打击乐器的音色第三节人声第四节乐器音色一、中国乐器音色二、西洋乐器音色(二)教学要求1掌握(1)音色经验年龄目标(2)四类日常音色(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4)学习人声音色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
2对音色有很好的辨别力和感悟力。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四):速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快与慢(识记、理解)一、用移动与不移动动作合中速音乐二、用移动与不移动动作合快速、慢速音乐三、用移动与不移动音乐合速度交替的音乐四、快中慢速度的二、三拍韵律第二节渐快与渐慢(二)教学要求1掌握速度经验年龄目标,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
2对速度有正确的快慢感并和节奏的快慢相联系。
第十二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五):织体第一节打击乐的多声部(识记)第二节音层厚与薄的比较第三节多声部歌唱(理解)1掌握(1)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
(2)四种多声部歌唱的音乐材料类型。
2能正确区别和分析各种不同的织体。
第十三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六):力度(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用身体动作表达轻与重(识记)第二节用打击乐器表达轻与重(理解)第三节用嗓音表达轻与重(二)教学要求1掌握力度经验年龄目标,音量表现性的特点。
2能用实际手段表现各种不同的力度。
并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第十四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七):结构(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句子结构(识记、理解)第二节主副歌(歌曲中的段落)第节主副歌(歌曲中的段落)(二)教学要求1掌握(1)结构经验年龄目标(2)句子结构学习的三种音乐材料类型。
2能正确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
第十五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八):风格(一)教学内容第一节摇篮曲(理解)第二节舞曲第三节进行曲(识记)(二)教学要求1掌握(1)风格经验年龄目标(2)进行曲的音乐特点(3)进行曲的二种类型。
2能正确区别几种以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