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优质课《石缝间的生命》
初中语文优质课《石缝间的生命》
4.各小组自由选择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完成板书。(7分钟)
5.全班交流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5分钟)
明确:石缝间生存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生命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白板展示并记录
(三)重点、难点突破(5分钟)
学生分析作者对石缝间三种生命形式的描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后面的议论与抒情语句,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品味文中“描写”后面的议论与抒情语句,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
学法的掌握和运用,真正实现“鱼”到“渔”的过度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学习不惧恶劣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自主学习,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浓,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运用语文的素质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学习方法,能运用语文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学会生存。树立顽强的拼搏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2分钟
本节课同学们发挥的很好,但是在阅读技巧上还有待加强,在品悟表达上还应加强训练。
布置作业
1分钟
每人再选一篇类似的文章依据本课学习方法巩固加强
板书小小的山花:生命就是拼搏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锤炼自己
参天的松柏: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
托物--------------------------------言志(白板展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并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交流对生命的理解。在这首钢琴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激情,它是对不肯屈服于恶劣环境、活力四射的生命现象的诠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相信同学们对生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石缝间的生命》
基本信息
名称
《石缝间的生命》
执教者
课时
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作者所选择的题材其实很普通,这篇文章所描写的对象,是在石缝中生长的,最不起眼的野草、山花、松柏三种植物,但通过读完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生命是不可扼制的、生命就是拼搏,通过艰苦的拼搏,终会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本分析在电子白板展示,寓意让学生记录)
四、拓展延伸(4分钟)
推荐阅读当代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听范读录音
电子白板展示本文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边欣赏边思考
学生读中感悟(批注阅读),教师点评中提高语文素养(赏识激励),讨论中提高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合作探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意图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堂小结
(二)目标实施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陌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查阅,教师指导识记。(8分钟)
2.学生自荐或推荐朗读,教师点评指导。(5分钟)
3.小组讨论:学习本文要解决哪些问题?全班交流。(如果所提问题过多或不得体,教师要帮助梳理归纳。如:文章描绘的石缝间的生命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的生命作者有什么感受?)(5分钟)讨论结果通过展示台展示、交流并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总体效果不错,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很出色,基本达到了知识与方法的目标,出乎预料的是学生感悟及表达比预想的要好,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欲望很大,对这种教法感到很满意,如果重上这节课,我想试图让学生自主主持完成,听课老师也给予充分认可,我将再接再厉,适应可改,寻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