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复习资料讲解材料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复习资料讲解材料


2课(农耕文化代表)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 干栏式建筑,水稻,黑陶,水牛)
2.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建筑,粟,彩陶)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黄 河流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 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6课:1.分封制(目的、内容、原则、对 象、作用)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属关系区分尊卑 等级;
3.平民是夏商西周农业和手工业部门的主 要劳动者;
4.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暴力 镇压和礼仪教化;
5.统治阶级通过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教 育感化民众,起到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 会秩序的作用。
7课
原始居民——炎帝、黄帝、蚩尤——
石 器
尧、舜、禹
时 代
1课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 人(距今约170万年,长江流域)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黄 河流域)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距今 约1.8万年,黄河流域)已经能够人工取 火;
3.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群居
4.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 作用;
一单元:元谋人、半地穴式、干栏式、河 姆渡聚落、大汶口、禅让、黄帝、炎帝、 蚩尤、尧、舜、禹、涿鹿之战、阪泉之战。
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治:政权分立,战争频繁; 经济:南方经济得到空前发展; 民族关系:北方民族汇聚\融合; 科技:取得显著进步; 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20课 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3.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意义。 21课 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0课
1.孔子的贡献(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教 育方面)
2.老子的思想中有朴素的辩证法;
3.战国——百家争鸣(自我测评表格)
11课
1.都江堰(流域、省份、修建者、三大主 体工程及其作用、意义)
一单元(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
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大汶口 新
2.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战国时期,人 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
3.商鞅变法(目的、时间、内容、作用)
9课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3.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4.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青铜立人像
5.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 金文。
1.春秋五霸:齐桓公(最先称霸——葵 丘会盟)、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 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宋襄公 (彻底失败)、秦穆公(称霸西部);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 韩;
3.理解: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国)、合 纵(公孙衍、苏秦)连横(张仪)、朝秦 暮楚
8课
1.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 业生产领域;
22课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2.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措施、作用。 3.23课 1.祖冲之生活的朝代及其贡献。 2.贾思勰生活的朝代及其贡献。 3.郦道元生活的朝代及其贡献。
24课 1.王羲之生活的朝代、字的代表作品、字
的特点。 2.顾恺之生活的朝代、画的特点、代表作。 3.石窟艺术的风格特色、代表作品。
说明:
1.前六张幻灯片为总体复习注意事项;
2.后面的幻灯片是每单元具体复习些什么。 要求:至少看完前六张第三单元第14课、 第15课的两个关于措施的表格要背过, 会默写。 第四单元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国家统一 与分裂的表格要背过,会默写。 重点是第三、四单元。
期末复习 一.复习顺序:从后往前,即(四单元— —三单元——二单元——一单元) 二.复习重点: 四单元(第20、21、22课) 三单元(第13、14、15、16课) 二单元(第7、8、10课) 一单元(无)
16课 1.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2.丝绸之路的路线、意义。 3.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17课 1.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改进的时间及人 物、改进后的优点、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2. 医学(医圣、神医) 3.数学(《九章算术》)
18课
1. 佛教(起源地、传入我国时间和路线、 教义、教义特点)。
2. 道教(起源地、形成时间、教义、教 义特点)。
三单元(秦汉) 政治:大一统; 经济:封建经济蓬勃发展; 民族关系: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 科技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文化上:高度繁荣昌盛。
13课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意义。 3.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表格)。 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举措(表格)
3.《史记》(作者、体例、内容、特色)。
4.秦陵兵马俑(发现时间、地点、价值)
二单元(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夏(奴隶社会建立)——商(奴隶社 会发展)——周(奴隶社会繁荣)—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5课 1. 夏、商、西周、东周(建立时间、建 立者、都城) 2.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 3.商朝历史上的转折点——盘庚迁殷 4.西周灭商的战役——牧野之战 5.西周灭亡——犬戎
三.复习方法:
1.背笔记、看课本。
2.做练习。(1.下发的各单元测试卷及期 中考试题;2.《填充图册》。特别注意两 点:1.错过的题要多做两遍;2.期中测试 卷后面大题的答案要会背会写)
3.有计划。(到考试前,每天看多少内容, 要定量完成)
五. 容易写错的字、词、成语:
四单元:三顾茅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曹丕、羯、氐、羌、淝水之战、拓跋宏、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闻鸡起 舞、中流击楫、祖逖、郦道元、贾思勰、 顾恺之、王羲之。
三单元:秦始皇嬴政、郡县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御史大夫、司隶校尉、蔡伦、 度量衡、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小篆、临洮、焚书坑儒、董仲舒、主父偃、 张骞、西域都护、针灸。
二单元:世袭制、盘庚迁殷、犬戎、分封 制、怀柔政策、齐桓公、吴王阖闾、越王 勾践、退避三舍、城濮之战、问鼎中原、 合纵连横、卧薪尝胆、远交近攻、纵横捭 阖、朝秦暮楚、商鞅变法、编制户口,加 强刑罚、兼爱,非攻、仁政,民贵君轻、 法治,中央集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都江堰、飞沙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