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双绞线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绞线的类型和特点;
2、掌握EIA/TIA 568A与EIA/TIA 568B网线的线序标准;
3、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压线钳、RJ45、网线。

三、实验内容
1、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
2、测试双绞线的通畅性。

四、实验步骤
1、熟悉压线钳及RJ45接头
1)压线钳
目前市面上的压线钳有好几种类型,实际的功能以及操作都是大同小异,我们以图10.1为例进行说明,该工具有三处不同的功能。

图10.1 压线钳
在压线钳的最顶部的是压线槽,压线槽提供了三种类型的线槽,分别为6P、8P以及4P,中间的8P槽是我们最常用到的RJ45压线槽,而旁边的4P为RJ11电话线路压线槽。

如图10.2所示。

图10.2 压线槽类型
在压线钳8P压线槽的背面,可以看到呈齿状的模块,主要是用于把水晶头上的8个触点压稳在双绞线之上。

如图10.3所示。

图10.3 8p压线槽背面
最前端是剥线口,刀片主要是起到切断线材,如图10.4所示。

图10.4 剥线口
2)RJ45接头
俗称“水晶头”,如图10.5所示。

RJ45接头没有被压线之前金属触点凸出在外,接头是连接非屏蔽双绞线的连接器,为模块式插孔结构。

接口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8P,凹槽内的金属接点共有8个,简称8C,因而也有8P8C的别称。

图10.5 RJ-45接口
2、制作双绞线
制作直通线时,要求双绞线两端排序要么都是568A标准,要么都是568B标准。

如按照568B进行制作,则两端的顺序如下:
端1: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568B)
端2: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568B)
1)剥线
先确定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最短0.6米,最长不超过100米。

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双绞线端头剪齐,再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剥线入口,握紧卡线钳,如图10.6所示,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剥下保护胶皮。

图10.6 剥线
注意:剥线刀口非常锋利,握压线钳的力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剪断芯线。

只要看到电缆外皮略有变形就应停止加力,慢慢旋转双交线,把一部分的保护胶皮去掉。

还需要注意的是:压线钳档位距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或稍长一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

若剥线过长看上去肯定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若剥线过短,则因有保护层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会影响到线路的质量。

2)理线
剥除灰色的塑料保护层之后即可见到如图10.7所示双绞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芯线的颜色为:橙色、绿色、蓝色、棕色。

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个线对的8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

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的缠绕和重叠。

如图10.8所示。

图10.7 UTP双绞线
图10.8 理线
把线缆依次排列并理顺后,由于线缆之前是相互缠绕着的,因此线缆会有一定的弯曲,我们应该把线缆尽量扯直并尽量保持线缆平扁,如图10.9所示。

把线缆捋直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利用双手抓着线缆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拉扯即可。

图10.9 捋直
把线缆排列好并理顺拉直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之后利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顶部裁剪整齐,如图10.10所示。

若之前保护层剥下过多的话,可以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的长度约为水晶头的长度即可,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

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不良甚至中断。

图10.10 顶部剪齐
裁剪之后,大家应该尽量把线缆按紧,并且应该避免大幅度的移动或者弯曲网线,否则也可能会导致几组已经排列且裁剪好的线缆出现不平整的情况。

3)插线
右手捏住水晶头,将水晶头有弹片的一侧向下,左手将已经捏平的双绞线,稍稍用力平行插入水晶头内的线槽中,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8条导线顶端插入线槽顶端。

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做好的RJ-45接头
4)压线
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将水晶头放入RJ-45压线钳夹槽中,用力捏几下压线钳,压紧线头即可,如图10.12所示。

现在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

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图10.12 放入压线槽
按照以上4步再制作另一端的RJ-45接头。

3、电缆检测
本实验用到的测试工具是电缆测试仪,测试仪分为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两部分,各有8盏信号灯。

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如图10.13所示。

打开电源,如果网线制作成功,则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同一条线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来,依次从1号到8号。

如果网线制作有问题,灯亮的顺序就不可预测。

如: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收器第七个灯亮,则表示线做错了;若发射器的第一个灯亮时,接收器却没有任何灯亮起,那么这只引脚与另一只引脚都没有连通,可能是导线中间断了,或是两端至少有一个金属片未接触该条芯线。

一定要经过测试,否则短路导致无法通信,有可能损坏网卡或集线器。

图10.13 电缆测试仪
如果通过电缆测试仪的检测,说明这根网线制作成功。

4、制作交叉线
制作交叉线时要求双绞线两端一端是568A标准,一端是568B标准。

端1: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568B)
端2: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568A)
1)按照前面叙述的方法制作交叉线,但要注意两端的线序
2)检测
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打开电源。

如果网线制作成功,则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同一条线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来,在568B端亮灯顺序依次为1-2-3-4-5-6-7-8号,在568A端灯亮顺序依次为:3-6-1-4-5-2-7-8号。

也可以通过交叉线将两台计算机连接起来。

为两台计算机指定对应的IP地址。

通过两台计算机共享资源或互ping的方法测试交叉线缆是否制作成功。

五、实验总结
实验中我们制作了双绞线和交叉线两种网线,制作的关键就是内部8根线的理线过程,这是有严格要求的,线的排列顺序必须按照要求来理才能正常连通。

其次剥皮我们有压线钳可以剪去网线外表皮,剥皮的长度需要把握好,要剥掉一个RJ-45的长度即可不可太长亦不能太短。

插线必须插进水晶头的最里端,压线需要把水晶头放入压线槽最里端,用力握钳,压紧线头即可,不可太过用力,否则容易压坏水晶头。

实验二VLAN的配置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
开课单位: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创建VLAN,并把指定接口分配到相应的VLAN;
2、掌握如何启用中继;
3、掌握基本的VLAN配置查看方法
二、实验器材
Windows操作系统个人电脑、Cisco Packet Tracer 5.1版本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
1、VLAN的配置
2、中继的配置;
四、实验步骤
1、配置VLAN
连线图:
IP设置如下:
PC0:
PC1:PC2:
PC3:
检测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连通状态,结果如下:
用ping命令检测各计算机连通性,PC0与PC1和PC3不能连通,与PC2连通,PC1与PC3连通,与PC0和PC2不连通,此结果证明了只有同一网段可以连通,当两台计算机处于不同网段的时候,它们彼此之间是不能连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