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测验一、填空题1、塑性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 通过刀具把被切金属层变为切屑的过 程,其实质是一种挤压、剪切变形过程 。
切屑的变形程度可用 k Λ、ε、φ表示。
2、第一变形区的主要特征是 晶格内剪切滑移变形。
3、 剪切面与切削速度之间的夹角 叫做剪切角。
剪切角越大,说明变形 越小 。
4、切屑的类型有 带状切削、节状切削、粒状切削和蹦碎切削。
切削速度越高,越易得到 带状切削 。
5、带状切屑发生在 切削厚度小,切削速度高,刀具前脚大的情况下切削 塑性金属材料。
6、单位切削力是指 单位切削面积上的切削力 。
7、在f 和ap 一定的条件下,Kr 越大,切削厚度 越大 ,切削宽度 越小。
8、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Kr 越大,进给抗力 增大 ,背向力 减小 。
9、进给量对车削力的影响要比被吃刀量小,这是因为 D h 的增大使平均变形减小,切削力增大不到一倍 。
10、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切削力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p v f a >>。
11、刃倾角是指 在切削平面内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当刃倾角减小时,背向力 增大 。
12、刀尖圆弧半径增大时,背向力 增大,进给抗力 减小 。
13、在切削速度较低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 磨料磨损、粘结磨损;在切削速度较高时,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 扩散磨损、氧化磨损、相变磨损。
14、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c v ,最小的是 p a 。
15、用中等切削用量切钢时,刀具的磨损形式主要为 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
16、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磨损最大的 c v ,最小的是 p a 。
17、前刀面磨损发生在c v 高,切削厚度大的塑性金属 。
18、加工脆性材料,刀具磨损的形式主要是 后面磨损 。
19、通常所谓磨钝标准是 刀具磨损值达到了规定标准而不能继续使用 。
精加工的磨钝标准比粗加工的磨钝标准 小 。
20、刀具的几何参数包含有 0γ、0α、‘0α、r k 、'r k 、s λ等方面的内容。
21、车削细长轴时,一般应选 大 的主偏角, 正的刃倾角。
22、车削淬硬钢时,一般应选用 小的主偏角, 负 的刃倾角。
23、当刃倾角增大时,实际切削前角 增大 ,实际切削刃钝圆半径 减小 。
24、在保证一定的生产率和必要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是 c p v f a >>。
25、在选择进给量时,粗加工主要考虑切削力和刚度,精加工时进给量主要考虑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26、通常刃磨高速钢刀具用刚硬类磨料的砂轮,磨削硬质合金刀具用碳化物类磨料的砂轮。
27、磨粒的磨削过程为滑擦、刻划、切削。
二、判断题1、高速切削钢料常得到节状切屑。
(×)2、积屑瘤对切削加工总是有害的。
(×)3、切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曲线是驼峰曲线。
(√)4、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f。
(×)5、粗加工的磨钝标准要比精加工大。
(√)6、ap对切削力影响最大,所以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最大。
(×)7、切削脆性材料,较常出现后刀面磨损。
(√)8、断续切削应选负的刃倾角。
(√)9、精加工时,进给量的选择主要受表面粗糙度的限制。
(√)10、磨粒越硬,砂轮的硬度越高。
(×)三、选择题1、金属切削时,切屑和前刀面间的挤压和摩擦主要发生在( B )。
A、第一变形区B、第二变形区C、第三变形区D、切削区2、加工脆性材料,易得到(D )。
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粒状切屑D、崩碎切屑3、为减小切屑变形,在刀具上采取的措施是( B )。
A、γo↑,kr↓,刃磨前刀面B、γo↑,kr↑,刃磨前刀面C、γo↓,kr↑,刃磨后刀面D、γo↓,kr↓,刃磨后刀面4、主偏角上升,对切削力的影响是使( A )。
A、Ff↑,Fp↓B、Ff↓,Fp↑C、Ff↑,Fp↑D、Ff↓,Fp↓5、当切削用量相同时,切削温度最高的是( D )。
A、HT200B、45钢调质C、A3钢D、1Cr18Ni9Ti6、当其他参数不变而刃倾角增大时,将引起( A )。
A、Ff↑,Fp↓B、Ff↑,Fp不变C、Ff↓,Fp↑D、Ff↓,Fp↓7、切削下列材料时,切削力最大的是( D )。
A、HT200B、45钢C、A3钢D、1Cr18Ni9Ti8、根据下列四种切削条件,其中主切削力最大的是(B )。
A、ap=3.5 f=0.2B、ap=3.5 f=0.8C、ap=0.5 f=0.3D、ap=3 f=0.89、为减小背向力,在刀具上采取的措施是( B )。
A、增大前角,减小主偏角B、增大前角,增大主偏角C、减小前角,减小主偏角D、减小前角,增大主偏角10、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 )。
A、ap, f, vcB、ap, vc, fC、vc, f, ap,D、f, vc, ap11、由于硬度极高的硬质点在刀具表面划伤只是刀具磨损称为(A )。
A、磨料磨损B、粘结磨损C、扩散磨损D、氧化磨损12、切削用量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是(D )。
A、vc, f, ap,B、f ,ap, vc,C、vc ,ap, f,D、ap,f, vc,13、低速切削条件下,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B )。
A 、氧化磨损 扩散磨损B 、磨料磨损 粘结磨损C 、氧化磨损 粘结磨损D 、扩散磨损 磨料磨损14、高速切削条件下,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 A )。
A 、氧化磨损 扩散磨损B 、磨料磨损 粘结磨损C 、氧化磨损 粘结磨损D 、扩散磨损 磨料磨损15、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A 、ap, f, vcB 、ap, vc, fC 、vc, f, ap,D 、f, vc, ap16、哪种情况下应选用大的后角。
( C )A 、粗车45钢B 、拉刀拉内孔C 、精车A3钢D 、拉削HT20017、车削45钢细长轴,应选用的刀具参数是( B )。
A 、kr=450λs=100 r=2mmB 、kr=900 λs=100 r=0.2mmC 、kr=750λs=00 r=1mmD 、kr=900 λs=-50 r=0.2mm18、下列情况下应选用大前角的是( C )。
A 、车削45钢B 、粗车A3钢C 、精车A3钢D 、粗车HT20019、加工细长轴时,宜选用( C )。
A 、大前角,大主偏角,负刃倾角B 、大前角,小主偏角,正刃倾角C 、大前角,大主偏角,正刃倾角D 、小前角,小主偏角,负刃倾角20、哪种情况下选用负前角。
( B )A 、粗车A3钢B 、粗车45淬硬钢C 、精车45钢(调质)D 、粗车HT20021、砂轮的硬度取决于( C )。
A 、磨料的硬度B 、组织的疏松C 、结合剂的强度D 、砂轮的形状 四、名词解释1、剪切角 剪切面和切削速度方向的夹角叫做剪切角2、积屑瘤 指在加工中碳钢时,在刀尖处出现的小块且硬度较高的金属粘附物3、单位切削力 单位切削面积上的切削力五、简答题1、如何选择切削用量可以:(1)减慢刀具磨损; ↓f, ↓c v(2)减小切削力; ↓p a ↓f ↓c v(3)减小切削功率;↓ p a ↓f(4)降低表面粗糙度。
↓f ↑c v2、车一细长轴,工件45钢调质。
所选刀具YG3,γo = 150, Kr=450, Kr ’=80,re=2mm,λs=-100,αo =α’o = 60 ,试问所选刀具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如何改正?不合理,Kr 提高(。
90),λs 可选的+10,刀具材料选YT30,re 嫌大,改为0.23、当所选的切削用量经校验其切削功率超过机床功率时应如何解决?减少切削速度六、计算题倒棱,ap=4mm,f=0.3mm/r, vc=100m/min )(1)若单位切削力为Kc=1962N/mm 2,试求主切削力Fc ;Fc=Kc*ap*f=2354.4N(2)求切削功率 Pc=Fc*Vc/(60*1000)=3.924kw2、用硬质合金车刀,以切削速度vc=80m/min,切削45钢(kc=200kg/mm 2),ap=5mm,f=0.3mm/r ,在现场无资料可查,估算其机床电机功率。
Fc=kc*ap*f=300N Pc=Fc*Vc/1000=0.4kw Pe=Pc/m η=0.4/0.8=0.5kw3、硬质合金车刀m=0.25,vc=100m/min,t=60min,欲使切削速度提高20%,问此时刀具寿命T 为多少?m 值得到小反应了什么?C =m c T v第三章 课堂练习1、 由数控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等构成切削加工的工艺系统。
2、机械加工厂系统中的“三流”是指 物质流 、 信息流 、 能量流 。
3、工步是指 在加工表面 和 加工工具 不变的情况下,即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 工作地、工人、零件和连续作业是构成工序的四个要素,其中任意一个要素的变更即构成新的工序。
5、在镗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镗箱体孔,先镗孔的一端,然后回转180度,再镗孔的另一端,是属于 1 次安装 2 个工位。
6、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A )。
A 、工步B 、工位C 、工序D 、安装7、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工件的过程称为( D )。
A 、生产过程B 、切削过程C 、工艺过程D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8、在一台普通钻床上,对零件一个孔进行了连续加工,钻孔 扩孔 铰孔,这些加工属于( D )。
A 、三道工序B 、三次安装C 、三个工位D 、三个工步9、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平面的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可当作( B )。
A 、一道工序B 、一个工步C 、一次走刀D 、相应得几个工步10、生产纲领:指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11、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2、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3、工艺规程:是指导和机械加工的主要技术文件。
第七章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2、加工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随机性误差,系统误差又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3、加工精度是零件加工后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4、加工误差是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5、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和自动控制法。
6、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和光整加工法。
7、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最大的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8、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误差运动,可分解为轴向窜动、纯径向跳动和纯角度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