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PPT课件
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PPT课件
火山喷发的过
❖ 过:火山喷发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
灾难。岩浆及其挟带的岩石碎块会掩埋 农田、道路、村庄和城镇,造成人员伤 亡及经济损失,喷到空气中的气体和尘 埃物质会污染空气、导致气候异常,也 可造成火灾和海啸。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全球火山分布
9
世界著名火山
❖ 最大火山:冒纳罗亚火山(位于夏威夷群岛的中部)。 ❖ 日本富士山(位于日本梨县东南部与静冈县交界处,海拔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
峰。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它是日本人的骄傲和象征) ❖ 斯德朗博利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风神岛,经常喷发,每小时准时喷发2-3次,
已经持续了2000多年,从古代起就被称为“地中海的灯塔”。) ❖ 圣海伦斯火山(位于美国的华盛顿州,在1980年喷发之前,山顶布满积雪,被称为
❖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汶川地震,智
利地震)。
33
地震前兆(预测地震)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 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 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 不下水狗狂叫。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 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 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 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
40
候风地动仪------张衡
•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 震仪器—地动仪复原模型—候风地动仪,并在实际应 用中,得到了验证。遗憾的是,地动仪实物和图样失 传,只留下了文字记载,实物逐渐成为了千古之谜。
• 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见于《续汉书》(司马彪) 、《后汉纪》(袁宏)、《后汉书》(范晔)三部史 书。这些史料记述了地动仪的外观,内部结构,工作 过程,以及验震情况。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古今中 外,许多人都试图复原地动仪,但是,始终没有成功 的复原模型出现,大多数都处于概念模型阶段,或者 与史书不符,或者复原的实物模型不能正常工作.。
31
全球地震带分布
32
地震的级别
❖ 1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彝良地震) ❖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鲁甸地震,高雄
地震)。
❖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玉树地震,雅 安地震)。
• 5、不要随便点明火,要避开人流,不要 乱挤乱拥。
• 6、不要跳楼、防止摔伤或死亡。
38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39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35
候风地动仪复原图
36
地震自救
•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 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 2、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 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
• 3、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 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 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
37
地震自救
•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 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 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 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 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美国的富士山”。) ❖ 科多帕西火山(厄瓜多尔境内,海拔589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 ❖ 桑托林火山(位于希腊爱琴海的桑托林岛上。20世纪中有过3次小规模的喷发。大
约在公元前1645年有过一次非常猛烈的喷发。) ❖ 中 国: ❖ 宇 宙:
10
火山喷发好பைடு நூலகம்(功)
1、地下宝藏“搬运工
2、制造化工产品的原料 3、供暖发电 4、生产肥料 5、 旅游观光
火山和地震
1
2
3
4
火山类型
按照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 固体火山、气体火山、液体火山。
按照火山喷发频率分为: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5
火山喷发时的现象
响声大
温度高
大地震动
浓烟冲向高空
火山灰、石块落下来
火红岩浆下流形成岩浆岩
火山喷发的原因
7
火山喷发的成因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岩浆释放能量的强烈 方式,即当地球内部熔融的岩浆能量积聚到 一定程度时,就会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沿 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景象壮观的 火山喷发现象。
27
火山和地震
地震
28
亚非2003---2004年发生的大震
29
地球六大板块
30
地震的成因及分类
❖ 当地壳由于受到挤压,会产生褶皱。当褶皱 承受不了挤压的力度时,便会产生断裂并释 放出能量,便形成了地震。 按照形成原因可 分为: 构造地震(90%)、火山地震(7%)、陷 落地震(3%)。(也可分为自然地震和人工地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