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资料论文讲座表1论文提交封面格式表2论文撰写格式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 摘要 关键词写作要求:一、标题 标题应准确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不能题不扣文。
标题要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尽量不设副标题。
标题居中书写,一般不超过20字。
二、署名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和成果归属。
如果论文是由二以上的人共同完成,在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署上作者姓名。
技师论文一般要求独立完成,不提倡多人合写。
姓名和单位居中书写。
三、摘要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内容包括论文阐述的目的、意义、对象、方法、结果、应用范围等,实际写作时不是每项内容都有。
摘要不要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证明式子,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摘要”两字须顶格书写,内容第一行须空二格。
字数一般在50~300字范围。
四、关键词关键词是表示论文关键的主要内容,是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最能代表论文中心内容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三个字顶格书写,内容第一行书写须空二格,每词之间不加标点空一格。
一般可选3~8个关键词。
五、前言前言又称引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前言和摘要的区别:摘要主要说明实践对象和成果,可以自成一篇独立的短文。
前言主要说明撰写论文的目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为正文的论述奠定基础,目的是引出正文。
前言的文字不可冗长,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前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一般在100~800字左右。
六、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占论文篇幅的绝大部分。
它反映了该论文所达到的学术水平,是论文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创造才能体现。
1.内容技师论文主要是技术经验总结性论文和技术革新性论文,一般都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提出问题首先说明进行某项改革,安装某个项目,调试某台仪器,排除某套设备故障的原因。
⑵分析问题对技术项目的现象或各种数据进行整理、排列,用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⑶解决问题这部分主要阐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根据现状、条件和技术要求,说明解决问题所选用的材料、设备,确定的解决方案和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具体操作步骤等。
⑷结果主要说明完成某项技术改造或解决某台设备问题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2.要求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
所选用的名词术语、图形符号应规范化和标准化,符合最新国家标准要求。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通常要将正文分成几个大的段落,即所谓的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
每一个逻辑段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的划分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
3.图的画法论文中的图包括:曲线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结构图、布置图等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一般应排在有关条文的附近,并与条文的内容相呼应。
若论文中有两幅以上的图,应用序号进行编序如图1、图2。
每一幅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一起写在图的下面中间位置。
4.表格画法论文中的表格一般应排在有关条文附近,并与条文的内容相呼应。
表格上部和下部用粗实线闭合,两侧不用线条闭合。
若论文中有两个以上表格,一般应标注表号为表1,表2,……,若表格长而本页内排不下时,可转续下页。
续表的表格应在续表的上方中间写明“续表×”,续表的表头不许省略,也不得用数字序号代替。
表格名称应写在表号后面。
表格中各栏参数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应将单位写在表的右上角。
七、结束语结束语是论文的总结部分,一般包括结论和建议两部分。
要求准确、完整、明确、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八、致谢致谢对象是除作者外,所有对你论文写作有帮助的人,如论文审阅者、对论文编写的指导者,以及对本论文提供组织、资料、图片、文献以及资助共同完成的单位、个人表示感谢之意。
九、参考文献凡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中的观点、数据和成果等,都应按出现先后顺序表明数码、依次列出参考文献的序号、作者姓名、题目、出版单位、出版年月。
十、附录附录是不便列入正文的有关资料或图纸。
范文:解决螺杆压缩机油温和电流的技术问题叶伟忠中国雪柜实业有限公司2001年3月30日摘要:本文针对螺杆压缩机产生油温过高和电流过大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维修解决了问题,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压缩机油温电流一、前言低噪音螺杆空气压缩机是我国九十年代引进较先进的机型。
它是由两根带螺旋槽的转子(阳转子和阴转子)构成压缩机主机,与主电机、润滑油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冷却系统、辅助系统等构成整机。
我公司采用低噪音螺杆空气压缩机,生成压缩空气作为流水线的动力源,使用率很高、运行时间很长,正常运行时间达到每年4500小时以上,它是否正常运转与公司生产及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问题的出现一九九五年我公司安装了两台EP200电驱动、风冷、低噪音螺杆压缩机。
经过了两年多的运行,在正常的日常保养维护情况下,于一九九七年九月两台EP200先后出现相同故障:1.主机冷却润滑油的温度过高,达到110~116ºC(正常油温为90~100ºC,自动保护设定为119ºC±3ºC),随着环境温度改变随时可出现自动停机,并造成润滑油在高温情况下加速变质。
2.机组运行电流偏大,达到240A(主电机额定电流为256A,平时正常满负荷运行电流为210A)。
针对上述问题我向公司有关领导反映后,公司决定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由我主要负责。
三、故障检查与分析排除设备故障的产生,在非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主要由元件老化、失效,工作介质的影响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
要排除故障,首先要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准确的部位;其次是确立合理的方案,实现既经济,周期又短,效果又稳定的目标;并做到在同一维修周期内完全排除设备的所有故障及隐患,保障设备再次投入使用的周期更长。
1、产生油温过高的故障检查与解决对于电驱动、风冷、低噪音螺杆压缩机而言,一般产生油温过高、主机过热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温度过高,冷却、润滑系统(图1)中出现:油过滤器阻塞、油冷却器外表阻塞、冷却风管不畅通、温控阀门失灵、断油电磁阀失灵、最小压力阀打不开和油位过低等原因。
针对以上原因详细检查、逐一分析。
首先通过温度计否定了环境温度过高,通过检视视油镜否定了油面过低,从操作仪表板上的监视指示灯显示油过滤器也正常。
而温控阀门的作用是使压缩机主机在刚启动时,使润滑油绕过冷却器,让润滑油的温度快速提升,蒸发水汽,从而减少压缩机系统内部产生水汽(因为较低的喷油温度会使压缩机主机的排气温度偏低, 而在油分离器中析出冷凝水,恶化润滑油的品质,缩短其使用寿命)。
当系统温度升高并超过温控元件设定值(55ºC)时,温控阀门开启,润滑油流过冷却器,实现冷却作用。
经取下温控阀门,采用开水浸泡进行试验,阀门开启设定完好,符合使用要求。
断油电磁阀门由电磁线圈和膜片组成的,其作用是确保机组运行时向各供油点注油,当机组停机时切断整个油路。
断油电磁阀产生故障时会造成主机供油不足而引起温升,使机组无法正常工作或在机组停机时造成大量润滑油从压缩机吸气口冒出。
经过用万能量表对电磁线圈及有关导线的测量,以及对膜片的检查,也正常。
最小压力阀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压缩机的最小供气压力,使压缩机系统无论在何种工作情况下系统内部都有一定的压力,以满足自身油路循环的需要。
通过对机组反复加载试验,判断其工作也属正常状态。
本机组的油冷却器采用板翅式冷却器,压缩机产生的绝大部份热量由润滑油带走,并在油冷却器中通过冷却风扇强制对流传递给环境,经检查发现散热排风口风力较弱。
总结以上检查结果,将故障原因缩小在油冷却系统上。
经过进一步认真仔细检查,发现油冷却器排风口有积尘,用手电筒在出风口照射风道内散热翅片表面时,感觉对光度很差,说明冷却排风道散热翅片表面灰尘积聚较严重,造成风道堵塞,影响对流而引起冷却系统温升提高,因而产生油温过高。
同时在拆下冷却器油管接头时发现管内壁有一层黄褐色的胶状物粘在上面,通过细致思考分析后,认为该胶状物是油温过高引起冷却油析出的碳化沉积物形成的积碳,这更加剧了冷却油温升过高的恶性循环。
因此,冷却润滑油温度偏高的原因是:冷却器排风道散热翅片表面积尘、冷却器油管内壁有积碳,造成冷却器冷却功能衰退,从而产生油温过高并加速了冷却油的胶化。
产生油温过高的故障原因找到了,但应该怎样清除管壁内的积碳?翅片该如何清洗才不会折叠变形?该选用何种清洁剂才能既不腐蚀油管又能彻底清洁呢?如果采用酸洗,清洁效果虽好,但是酸洗后金属表面分子活跃,容易出现锈蚀,经过努力寻找,多方打听请教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清洁剂,决定使用高效积碳除垢剂,进行循环加压清洗。
由于冷却器安装在机组顶部且体积较大(1500x1500),拆、清较为困难,于是我用所学习过的文化知识和工作实践经验自行设计了一套简易循环清洗机(图2),利用此机对冷却器油管内壁进行循环清洗,清洗过程分以下步骤:1.将除垢清洁剂注入管内,关闭两端阀门进行约8小时左右的浸泡(目的使积碳软化部份剥离利于下一步清洗);2.用水压为0.3Mpa的循环清洗机进行约6小时左右的系统循环清洗;3.排出清洁剂,注入清水不断冲淡至水清为止;4.接入干燥的压缩空气挥发管壁水汽。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清洗,基本清除管内的积碳;5.更换全部润滑油。
外面通风散热翅片采用DY9509翅片清洁剂(特点是药水渗入污垢层后“发泡”,污垢剥离表面不易腐蚀金属表面),用喷枪将清洁剂均匀喷洒在冷却器的翅片上,使清洁剂均匀渗入积尘“发泡”,约2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冲水前下面须用较厚的塑料膜保护好有关电器)。
经过这次内外结合的清洗,机组润滑油温度终于恢复正常,降到98ºC,但机组运行电流仍达到240A。
2、产生电流过大的故障检查与解决运行电流过大不但影响机组的正常工作,易引发设备故障,还造成能源耗损,加重企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
引起电流过大的原因有:输入电压过低、油气分离元件堵塞、主机负荷过大、冷却油出现胶化或积碳、电机负荷过大、交流接触器触点产生氧化、电蚀等都可以引致电流过大。
根据仪表显示可排除电压过低,在操作仪表板上通过压力选择开关显示的压差确认油气分离器工作正常,并且供气压力正常,证明主机负荷正常,冷却油出现胶化或积碳也已经排除,按压各个交流接触器时,触点闭合良好,当用手转动电机齿轮轴,发现电机转动有异音发出,经仔细辩听,凭经验初步认为可能是电机轴承有毛病,经拆下主动齿轮压板,用百分表检测电机主轴窜动时,发现舜时窜动达到0.06(正常应为0.025之内),证实了电机轴承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