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模拟实训报告2

西方经济学模拟实训报告2

西方经济学模拟实训报告小组 C 铁铁学校四川师范大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指导老师陈丽静目录一、实训简介 (3)二、宏观经济政策(以第三年经营为例) (3)(一)上年度经济指标 (3)(二)本年度经济环境分析 (3)(三)本届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 (4)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4)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4)3. 提高工人最低工资 (4)4. 减少土地拍卖 (4)(四)第三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未达标原因分析 (4)1、CPI合适的原因 (4)2、失业率为零的原因 (5)3、个人总收入增长率增加的原因 (5)(五)第三年度的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 (5)1、如何增加GDP (5)2、如何降低失业率 (5)3、如何提高人均总收入 (5)4、利率控制 (5)三、微观经济政策(以第二年经营为例) (5)(一)政府宏观政策 (5)(二)钢铁市场需求 (6)1、价格对钢铁总需求的影响 (6)2、政府补贴对钢铁总需求的影响 (6)3、公司决策 (7)4、竞标结果 (7)(三)劳动边际报酬曲线 (7)(四)成本分析 (8)1、税收 (8)2、劳动力 (8)3、原材料 (9)(五)资金竞标分析(以第二年为例) (10)1.政府利率及厂商贷款上限 (10)2.厂商计划资金需求量 (10)3.公司决策 (10)4.竞标结果 (10)5.决策分析: (10)(六)短期总成本曲线及生产曲线分析 (10)四、总结与反思 (12)一、实训简介西方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系统是针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而设计的角色体验平台。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微观经济运营过程,其中角色分为政府、厂商和消费者,厂商又细分为四家家电企业,两家汽车企业,两家钢铁企业。

在每年的运营中,以政府模拟经济调控为开端,从CPI、GDP、失业率、个人总收入增长以及有无政府财政赤字五个方面衡量本届政府的政绩好坏,厂商在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前提下,制定最优经营决策。

实验活动总共分为八个组,每组六人,以下是本小组的实训分析:二、宏观经济政策(以第三年经营为例)(一)上年度经济指标(二)本年度经济环境分析通过对上年度经济指标情况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在第二年由于政府措施不得当,导致政府产生财政赤字885.00万元,整个宏观大环境中由于各厂商的产能相对较低,尤其是两家钢铁企业,起步较慢;企业的劳动力需求量不足,导致GDP为负增长,失业率也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第三年中,政府采取恰当措施,实行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政府的开支,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弥补财政赤字;同时刺激生产,提高GDP;鉴于第二年度较高的失业率,政府要考虑采取措施以降低失业率。

第三年年初经济环境外围数据:(三)本届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措施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由于上届政府的财政赤字较大,本届政府采取了控制政府支出的手段,尽可能地增加政府的收入,在一定比率上提高了税收的利率,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来弥补财政上出现的赤字。

具体措施:增值税率上调至18%,所得税率上调至25%,将政府补贴比率下降至1%。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上年的CPI达到了6.64%,社会中的物价水平较高,市场中存在通货紧缩,为了保持物价稳定,防止出现经济过热,本届政府选择将利率维持在6%的水平。

理论依据:IS曲线左移,LM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

利率与投资关系:i = e - dr3.提高工人最低工资鉴于上年度的平均工资在整个市场中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由于生产量较少,导致失业率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同时个人总收入增长率也呈现负增长状态,为刺激生产,减少失业率同时提高个人总收入,因此政府提高了一定的最低工资水平为10%。

4.减少土地拍卖考虑市场整体态度,并结合上年的政府财政赤字情况,本届政府并未提供土地,即实际土地供给量为零。

(四)第三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未达标原因分析本年度经济指标如下:政府组预测以及实际值如下1、CPI合适的原因CPI也就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有密切关系。

要想CPI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政府就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

而本年度CPI控制在2%--3%内主要是由于本届政府增加了消费品的供给。

本届政府增加供给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免生产单位的税收和给予财政补贴,主要是为了鼓励生产积极性,增加生产单位的盈利空间,从而促进生产,达到增加供给的目的。

2、失业率为零的原因各企业由于扩大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

3、个人总收入增长率增加的原因本年度由于各企业扩大了生产,所以劳动力需求也就增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

每个企业为了能够招到足够多的劳动力,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导致个人收入增加。

(五)第三年度的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本届政府从政府来说,执政的成果较好,所以本组根据本年度本届政府执政的经验与反思对下年度执政政府提出以下建议1、如何增加GDP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政府想办法扩大需求,而扩大需求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各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就是要节能减排,而且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

2、如何降低失业率本年度政府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政策,同时企业也提高了工资,并且由于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所以失业率才会如此低。

建议下届政府仍然保持这个政策,并且采取刺激企业生产的方式,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

3、如何提高人均总收入建议政府保持最低工资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个人收入。

企业要想增加生产,就要投入更多的广告费,以此满足订单需求,同时增加人均总收入。

4、利率控制建议将利率控制在5%左右,增值税率控制在18%左右,所得税控制在25%左右。

三、微观经济政策(以第二年经营为例)(一)政府宏观政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指标对比见表A2-3(二)钢铁市场需求1、价格对钢铁总需求的影响商品的需求数量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包括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竞争对手的价格等,本次实验考虑钢铁价格和消费者偏好对总需求量的影响。

由图可以看出,钢铁总需求与钢铁价格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即钢铁价格越高,总需求量越小。

2、政府补贴对钢铁总需求的影响可以看出,政府补贴与总需求是正向变动关系,即政府补贴越多,总需求量越大。

3、公司决策产品报价6500万元/万吨4、竞标结果获得订单6.3万吨(三)劳动边际报酬曲线边际报酬,是指既定技术水平下,在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某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钢铁产量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即边际产量会先增加后下降,增加到150人时,达到最大产量20吨,此后随着投入劳动力的增加,总产量开始下降。

(四)成本分析1、税收本年度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值税税率较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2、劳动力(1)劳动力供给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劳动力工资与劳动力供给量同方向变动,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越多,所以公司计划工资为每人每年12万。

(2)劳动力与加班费权衡厂商生产2万吨钢铁,但是仅有一条生产线,且单条生产现最佳产量为投入劳动力150人时生产2万吨钢铁,分析劳动投入量与加班费比例,以找到最佳投入量,经分析,此时厂商不需要通过支付加班费来达到相应产量,由于沙盘规则向上取整为1000万元。

因为本年最低工资为11万元,因此,招工150人。

根据市场失业率,以12万元/年,招工150人。

年总工资为1800万元。

(3)公司决策工资每年每人12万元,需求数量150人,支付0%加班费。

(4)竞标结果以工资每年每人12万元,招到劳动力150人。

3、原材料厂商生产2 万吨铁精粉,需要铁精粉20万吨,现有存货3.2万吨,厂商出价260.00万元/万吨,所需资金5200 万元。

见表:(五)资金竞标分析(以第二年为例)1.政府利率及厂商贷款上限政府年度建议最低利率6%,预计可贷资金总量36,400.00万元。

2.厂商计划资金需求量计划资金需求量为12400万元(支付管理费用1500.00万元,.支付仓储费用570.00万元,支付土地租赁费2000.00万元,生产线折旧费总计500.00万元,支付工资1800.00万元,支付加班费54.00万元,得到铁精粉20万吨,用掉资金5200.00万元)3.公司决策放弃本年商业贷款竞标4.竞标结果得到铁精粉20万吨,用掉资金5200.00万元5.决策分析:较为准确的预测了所需资金,厂商正常发展。

(六)短期总成本曲线及生产曲线分析短期总成本曲线:劳动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要素,纵轴表示产量TP表示总产量曲线,MP表示边际产量曲线,AP 表示平均产量曲线。

当劳动力L时,此时、MP和AP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A、A当劳动力LL 时,此时和MP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和B此时MP达到了最大;当劳动力LL时,此时TP和AP 所对应的点分别为c和C此时AP达到了最大当劳动力时,此时T和MP所对应的点分别为D 和D此时MP2=0。

MP=,,所以,当MP0时,TP2曲线是上升的;当MP2<0时曲线是下降的;当MP2=0时,TP2曲线达到最高点。

由于AP∠·所以在L=L2时TP2曲线有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切线,其切点为C。

该切点是由原点出发与TP2曲线上所有的点的连线中斜率最大的一条连线,故该切点对应的是AP2的最高点。

再考虑到AP曲线和MP2曲线一定会相交在AP曲线的最高点。

因此,在图A2-11中,在L=L3时AP曲线与MP2曲线相交于AP2曲线的最高点C,而且与C点相对应的是TP2曲线上的切点C。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I阶段经营,在这个阶段,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这意味着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劳动力的平均产量有所提高;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Ⅲ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一阶段劳动力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

同样,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1、Ⅲ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Ⅱ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最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四、总结与反思本次西方经济学实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将经济理论融入厂商理性决策中,涵盖的内容主要有微观经济学的供给需求理论、要素理论实验;微光经济学的市场结构与厂商理论实验;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失灵与福利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理论、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理论实验;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实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试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