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读懂课文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3.激发阅读原著《爱的教育》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一、情感铺垫,渲染爱(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响起)。
诗人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优美的呼唤,就是妈妈.”一个只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来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遇了巨大的不幸.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卡罗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可怜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感受卡罗纳的不幸1、默读课文,找找描写卡罗纳万分伤心的句子,并用“---”划出来。
2、指名交流并随机出示句子。
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音乐《鲁冰花》)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3、静静地读读这些句子,哪个地方轻轻地触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卡罗纳的万分伤心?4、交流,重点比较几次哭和读好“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指导读。
5、展开想象卡罗纳从放声大哭、嚎啕大哭到无声地哭泣,他一次又一次地哭泣,他一定是想起了:6、是啊,都说母亲是孩子心中的上帝,对于卡罗纳,这万能的上帝却从此不在。
都说母爱是最温暖的火焰。
对于卡罗纳,现在这温暖的火焰熄灭了,他是多么不幸!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大家的关爱。
二.初读课文,捕捉爱1、大家都有些谁?板书:老师同学家长2、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都是在关爱着他,请你们再默默地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怎么做的句子,谁最让你感动?划出来用心地读。
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三.研读课文,感悟爱指名交流,随机出示老师、同学、家长关爱卡罗纳的句子。
(一)同学的关爱重点研读这两句我心里不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我恍然大悟,没去拉母亲的手,却拉起卡罗纳的手,和他一块儿回家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1、交流指导读这是怎样的放和怎样的贴?深深的同学之情就在这一放一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手放在卡罗纳的肩上,把脸贴在卡罗纳的脸上,同时也是把关心和同情送大卡罗纳的心里.话虽轻,却如春天和煦的阳光,融化了卡罗纳心中的悲伤.2、这目光里藏着千言万语,同学们那关切的目光仿佛在对卡罗纳说些什么呢?是啊,那关切的目光犹如春天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卡罗纳的心田.(二)老师的关爱重点研读这两句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
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
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
孩子,你要坚强哟!”1、交流出示2、抓住“拉”体会,重点读好老师的话,像妈妈一样轻轻地说;像妈妈一样温柔地说;像妈妈一样慈爱地说;感受老师对卡罗纳深深地爱。
(二)家长的关爱我看见母亲在等我,跑过去扑进她的怀抱。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
抓住“推”“目不转睛”等体会家长对卡罗纳的关爱。
四.说话练习,延伸爱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一种相同的关爱. 还会有谁在关爱着卡罗纳?啊,这关爱卡罗纳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了!板书“……▽”2.今天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启发和收获?3.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爱,不需要惊天动地。
爱,是一句真诚的话语;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爱,是一个轻轻的动作;就是这朴素的爱,让我们每个人深受感动。
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选自哪儿吗?4.出示书《爱的教育》读读这本书吧,会给你更多的感动(音乐《蓝色的爱》)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歌曲《爱的奉献》、《世上只有妈妈好》音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
1、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中的片段(小强与妈妈分别的一幕)2、师: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失去了妈妈,无限疼爱他的妈妈因为生重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他万分伤心。
3、这个可怜的孩子就是出示课题卡罗纳,板书课题。
师:让我们轻轻地呼唤:卡罗纳。
让我们再深情地呼唤:卡罗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让我们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大声地朗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读书要求一)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谁能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呢?(学生汇报)(板书:老师、同学、“我”的母亲卡罗纳)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读懂了这么多内容,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下面我们一起来细细的读课文。
看看又会有什么收获。
三、读第一自然段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什么呢?指名读这一段。
2、请你们再读老师说的这段话,老师要求同学们怎样对待不幸的卡罗纳呢?(板书庄重、严肃、热情)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师的话…”四、读课文2-7自然段。
1、失去母亲的痛苦是巨大的,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如何去帮助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段,并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的句段,划下来,在旁边写上受感动的原因。
然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
(出示读书要求二)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下面请同学来汇报一下,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灯片出示相关句子)A、“我心里不由得泛起……屏息凝神地望着他.”(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2(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2)再请一人朗读。
B、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
”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3朗读体会,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男生朗读体会。
C、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孩子,你要坚强哟!”是啊!老师像母亲一样爱他,安慰他,鼓励他.假如你是老师,你该怎样对卡罗纳说这些话呢?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句话。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谭颖宁读)(学生评价)谭颖宁的朗读中体现了对卡罗纳深深的爱,她确实是被感动了。
请全班同学仿照她的语气读一读。
D、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师:放学了,同学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跑出教室,奔向自己的母亲、奔向自己的家,而是围在卡罗纳的周围默默地看着他,这仅仅是默默地注视吗?不,这是默默的关怀,默默的疼爱。
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心理正流淌着浓浓的情,深深地爱。
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此时你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卡罗纳说,把想说的说出来吧!生:“别伤心,你要坚强。
”“卡罗纳,我们大家都是你的亲人。
”……。
六、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打开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同学们,卡罗纳是不幸的,因为他失去了母亲,卡罗纳又是幸福的,因为他身边的老师、同学是这样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他,这庄重、严肃、热情言行中就包含着深深的爱。
我们相信,卡罗纳一定回从失去母亲的悲痛中走出来,快乐而坚强地生活着。
七、拓展延伸1、《卡罗纳》这篇文章选自于《爱的教育》这本书,下面就请你们读一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了解这本书吧。
2、老师这儿打印了另外一篇选自于《爱的教育》中的文章《小抄写员》,请你们照刚才学习《卡罗纳》一课的方法读一读这个爱的故事。
请看读书要求三:认真读读这个故事,你又感受到了哪一种爱呢?有什么收获呢?(出示读书要求三)3、交流读后的感受。
4、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爱是什么吗?八、总结下课同学们,爱是一句温馨的话语;爱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爱是一个鼓励的眼神;爱是……让我们拿出自己的情,去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让我们一起吟唱《爱的奉献》这首歌,让世界充满爱吧!板书:23* 卡罗纳老师、同学、“我”的母亲庄重严肃热情爱卡罗纳教材解读: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
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
课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的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个方面展开来写。
案例背景:在实际教学中,略读课文常存在操作误区:或像精读一样的精雕细琢,或像自读课那样放任自流。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基于略读课文的性质,我们要大刀阔斧,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要花大时间引导学生紧抓课文精要部分自主阅读,进行感悟,老师仅仅是做精当的点拨和语言表达的示范。
而且,略读课文并不代表着对咬文嚼字说“不”,要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再到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案例呈现:在学生感受到卡罗纳的悲痛、脆弱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走进“关爱”这一板块,感受大家对他的关爱之情,而这关爱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来表现的,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品词析句,于文章精要处悟真情。
◆悟情师:卡罗纳是这样的悲痛,这样的脆弱,这时他最需要什么?(关心、关爱、安慰、同情、爱)师:和你们一样,卡罗纳身边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