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精品PPT课件

涵洞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 涵 洞
四、涵洞洞身结构布置
1.进、出口段的形式与构造(平顺水流、减小水头损失、 防止洞口冲刷破坏) (1)锥坡式(一字墙式、端墙式)(图p146) 结构简单、水流条件差,适用于宽浅溪谷或孔径收缩较 大,一般用于小型涵洞。 (2)八字斜降墙式 翼墙扩散角20°— 40°,与端墙式相比,进流条件有 所改善,上游壅水时易封住洞顶。 (3)扭曲面式 (4)跌水式洞口 (5)流线和渐变式
第二章 涵 洞
3.构造 (1)分缝(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温度变形)内设止水 缝距10m (≥2-3洞高),构造同坝下涵管 (2)防渗设施(防止洞顶及两侧渗漏)渠涵洞外填筑 0.5-1.0m粘土(洞身外涂沥青层);排洪涵,根据排洪时 间长短具体情况 (3)洞内净空 无压涵洞,管涵和拱涵净空高度≥1/4洞 高;箱涵≥1/6洞高;净空面积≥1/4涵洞断面的10%-30% (4)洞顶填土(保证洞身较好的工作条件)填土厚度 ≥1m,当为渠下涵或渠道有衬砌时≥0.5m (5)基础 管涵采用砌石或混凝土刚性管座;拱涵、箱单位:m
进口净高 ≤≤3 >3
圆涵 ≥D/4 ≥0.75
拱涵 ≥D/4 ≥0.75
矩形涵洞 ≥D/6 ≥0.5
洞身水面以上的净空面积为洞身横断面面积的0.5/4=0.125, 满足不小于洞身横断面面积10%~30%的要求。 2.长、短洞的判别
无压流短洞的界线长度为 8H84.0532.4(m) 因洞长L=30m<8H,故此洞应为无压流短洞。
的过水流量。(可根据判别的流态直接按相应的流量公 式计算) (2)已知设计流量、进口水深及出口水深,确定洞身断面 尺寸(设计中常见)。 (3)已知设计流量、洞身断面尺寸及出口水深,确定进口 水深(设计中常见)。 (4)渠涵(暗渠)的水力计算。
第二章 涵 洞
无压流短洞孔径计算 例题1 已知某矩形断面涵洞设计流量 Q40m3/s,洞身长 度 L 30m ,纵坡 i 0.002,糙率 n0.014,进口水深
第二章 涵 洞
2.涵洞的流量计算公式 《水工手册 》《水工设计手册 》《水力计算手册》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手册 》 写出无压流涵洞、半压力流涵洞、压力流涵洞(淹没、非 淹没)计算公式(p150) 书上只列出了计算公式,没对设计中常用的算法进行说明。
第二章 涵 洞
3.涵洞的过水能力(孔径)计算类型和计算方法 (1)已知洞身断面尺寸、进口水深及出口水深,确定涵洞
3.洞身宽度计算BσεmQ2gH032
第二章 涵 洞
第二章 涵 洞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涵洞的水力计算 涵洞的荷载计算 箱涵的结构计算 涵洞进出口挡土建筑物设计
第二章 涵 洞
第一节 涵洞的水力设计(输水、排水)
一、涵洞工程设计规范(p5-6) 二、涵洞工程设计基本资料 三、涵洞的总体布置 四、涵洞的洞身结构布置 五、涵洞的水力设计
1.涵洞类型的选择及孔径确定 2.涵洞布置 3.洞口形式选择 4.涵洞长度计算
第二章 涵 洞
第一节 涵洞的水力设计(输水、排水)
一、涵洞工程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设计标准》(汽车荷载) 《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 《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水闸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进出口连接段挡土 建筑物设计)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H 4.05m,出口水深h=3.5m,上游行近流速V=0.7m/s,
试计算确定洞身断面尺寸。 解: 1.流态判别 根据进口水深及出口水深高度,拟定洞身高度为D=4.0m 据H/D=4.05/4=1.012,知H=1.012D<1.2D;同时因下游水深 低于洞顶,可判定其流态为无压流。 水面以上净空高度为D-h=4-3.5=0.5(m)符合净空的要求 。
第二章 涵 洞
二、涵洞工程设计基本资料
1.建筑物的级别。 2.输水涵洞的设计流量及加大流量、进出口水位及设 计水头,渠道水力要素等。 3.排洪涵洞的控制流域面积、雨量资料、河道纵横断 面、河床地质、水文资料等。 4.排涝涵洞的排涝面积、雨量资料、排涝时间、水位 资料等。 5.地形资料 (排水1/5000 ~1/10000)。 6.地质资料 (地基岩性及物理力学指标等)。 7.建筑材料调查(砂料、石料及混凝土骨料的产地、 储量、质量及开采运输条件,以及钢材、水泥、木料 的供应情况)。
第二章 涵 洞
2.洞身段的形式与构造(图p147) (1)管涵(钢砼):管径0.8m—0.5m,壁厚为内径的1/1 0—1/15,具有较大的填土压力和内水压力,水力条件好。 (2)箱涵: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经济高宽比1:1— 1:1.5,壁厚为跨径的1/8 —1/12 双孔顶板厚为跨径的1/9-1/10,侧墙厚为其高度的1/12— 1/13(当跨径大于2m时做成双孔或多孔) (3)盖板涵:适用于铅直荷载较小或跨径不大的无压洞 (4)拱涵:适用于填土较高、泄流大的无压洞 混凝土拱厚≥20cm,砌石拱厚≥30cm,侧墙重力式货轻型 桥台式。
第二章 涵 洞
五、涵洞的水力设计
任务:确定洞身断面尺寸、演算过流能力和洞前水面壅高。 1.涵洞的流态判别 (p148)
流态判别、洞口出流淹没与否判别、短洞与长洞判别 2.涵洞的流量计算公式 3.涵洞的过水能力计算类型和计算方法及孔径计算算例 4.涵洞进口水深与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5.渠涵(暗渠)的水力计算 6.涵洞的消能防冲设计
第二章 涵 洞
三、涵洞的总体布置(渠涵、路涵、排洪涵)
1.洞线应尽量选在地质条件好、地基承载力较大的地段, 以免不均匀沉降引起洞身断裂。 2.洞轴线尽量与交叉的路(渠)轴线正交,排洪涵洞尽 量与溪谷方向一致,缩短洞长,使水流顺畅。 3.洞底高程及纵坡 排洪涵:洞底高程等于或接近于溪谷底高程,纵坡等于 或稍陡于天然溪低的底坡,i=1%-3%。 渠涵:通过设计流量时进出口水头损失接近渠系规划给 定的允许值,由水力计算定。 i=1/500-1/1500(通常 设计为无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