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模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2.据下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在A.处在世界中心B.沟通东西方文明C.科技水平先进D.文学成就巨大3.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仿效英国建立共和制度C.改革后,大和政权开始统一日本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4.“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5.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
这说明了(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B.大学有司法特权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6.如图是如今常用数字符号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做出独特贡献的是A.古埃及人B.古巴比伦人C.古罗马人D.阿拉伯人7.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A.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B.主张忍耐顺从,死后能升入天堂C.产生于6世纪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8.“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
”材料评述的是()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
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A.发动宫廷政变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庄园D.大化改新10.下面的摘录笔记评述的是古代日本历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它是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A.大化改新B.伯里克利改革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11.日本孝德天皇主政时,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讲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讲述的内容不可能提到的是A.天皇是日本国内最高的统治者B.日本已经进入封建社会C.日本的各项制度与中国类似D.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社会12.644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13.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释迦牟尼创立佛教B.封臣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C.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桥梁D.《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东方14.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这场改革是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C.明治维新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5.《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
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16.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为了帮助劳苦大众B.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C.都产生于西亚地区D.都信仰上帝17.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
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18.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D.统一赋税19.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
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A.大化B.德川C.明治D.裕仁20.对比图示中的两种钱币,可以认识到A.日本国家缺乏技术创新公B.日本铸造工艺优于唐朝C.日本文化受到唐朝影响D.日本全面使用中国汉字21.下表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法兰克王国改革22.《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
”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A.公民陪审法庭B.庄园法庭C.元老院D.公民大会23.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24.“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A.B.C.D.25.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因此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天方夜谭》。
选项A符合题意;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BC排除;《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D 排除。
故选A。
2.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所以据图推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现为沟通东西方文明,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图片内容无关,排除;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阿拉伯人的贡献,结合图片的中国四大发明的内容以及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解答问题。
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大化改新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A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排除D项;故选择A。
【点睛】“645年”“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第二年”“《改新之诏》”是解题的关键,即646年日本孝德天皇进行的改革,据所学,这次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
4.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结合所学知识,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B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是有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人对其进行了改造,材料也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阿拉伯创造了独居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与“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无关,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阿拉伯创造了独居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与“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无关,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解析:B【解析】【详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学校,大学拥有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根据材料“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可知,大学有司法特权。
A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
【点睛】本题需要结合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主旨是大学有司法特权。
6.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D符合题意;古埃及人和阿拉伯数字无关,A排除;古巴比伦与阿拉伯数字无关,B排除;古罗马人对阿拉伯数字无关,C排除。
故想D。
7.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到亚洲其它地方和北非等地,对这些地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A项符合题意;BD项与佛教有关,排除;C项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产生于6世纪表述不正确,排除。
故选A。
8.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
”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