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一、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及操作手册。

二、组织并实施对实验室各类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

三、有责任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
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相关的程序化文件,并督查实验室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和规程进行工作。

实验室内应备有可供取阅的安全或操作手册。

四、不定期检查各专业组实验室消毒、样本收集保存、
貨弃样本及一次性耗品处理情况,抽查各组相关记录表格的记录情况,并督促整改。

五、定期向全科同志通报生物安全检查情况。

六、负责并协调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的处理。

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全体人员。

三、内容:
(一)有的操作均应按照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手册进行。

(二)保持工作室整洁物品放置有序。

(三)保持实验室空气流通清新,定时清扫,卫生用
门培训,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五)发生明显或可能与传染物接触的溅溢及事故时, 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以作出相应的医学评价,进行监测 和治疗。

(六) 在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和各种化学消毒剂消毒 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对实验室人员和实验室仪 器、物品的损害。

(七) 标本尽量集中专用区域内由专人进行检测,以 便于标本、仪器、环境集中消毒和处理。

尽量避免标本分散 到多个实验室。

(八)II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专用的仪器设备及试剂由专 人专管,并做好使用记
录。

仪器能够检测的项目不得使用手工检测,以减少大 范围的范围。

(九)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应使用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的试剂盒,注意作阴阳性对照,并对同 一份样品进行重
复试验。

报告的发放采用网络信息报告,由病区终端打 印报告单。

(十)如不能网络报告,应确保报告单消毒完全后再
U! (四) 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病原体前要经过专
发放。

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制度
一、目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二、适用范围:全体人员。

三、内容: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釆取接触隔离与空气隔
(三)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进入样本处理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
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严格
按照清洁区(外缓)、半污染区(内缓)和污染区(样本处理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五)工作人员进入I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穿戴防护用品
程序:
1、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前,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工作帽、
防护口罩、换工作鞋袜,更换刷手衣裤。

2、在进入半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
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半污染区。

3、在进入污染区前,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
性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眼睛、手套、鞋套。

(六)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脱摘防护用品程序:
1、工作人员离开污染区前,应先消毒双手,依次脱摘
防护镜、外层口罩和工作帽、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手套等物品,分配于专用容器中,再次消毒手,进入半污染区。

2、离开半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先洗手与手消毒,脱
工作服,洗手和手消毒。

3、离开清洁区前,洗手与手消毒,摘去防护口罩、帽
子,沐浴更■衣,并进行口
腔、鼻腔及外耳道的清洁。

4、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
防护用品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标本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故处理预案一、目的:在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及时应对,将
意外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小。

二、范围:实验室全体人员。

三、紧急处理措施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并报告实验室
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釆用相应的方法。

(一)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
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用70%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
III
口。

(二)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0%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

(三)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

(四)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1!
(五)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
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四、事故登记(附表)主要内容有:
(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二)暴露方式:受伤部位、伤口深浅、暴露程度;污染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其中含有HIV的情况。

(三)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到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四)是否采用暴露后药物预防,如果是应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包括首次用药时间、服药方案和毒副作用。

(五)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

五、报告和检测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
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二)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
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