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网35KV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定1 .总则1.1为了提高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网35KV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达到安全、经济、高效、文明生产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依据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规、规程、规定,结合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网的具体情况,对1988年实行的《县级电网标准化管理暂行条例》进行重新修订。
1.3本规定适用于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网35KV变电站。
1.4县级供电企业要把35KV变电站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县级供电企业领导要经常深入变电站,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问题。
1.5本规定解释权属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
2.组织机构和职责2.1县级供电企业生产局长分管此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并设置专责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2.2县级供电企业要认真执行本规定,制定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和具体落实措施,生产技术部门要加强变电站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搞好安全经济运行和科学管理。
2.3 县级供电企业建设标准化变电站的专责人,要经常深入变电站,检查督导变电站标准化建设工作。
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记录。
3.变电站运行人员素质和培训3.1变电站运行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严守劳动纪律,工作中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3.2站长(基地站)要政治思想好、技术业务熟练,并通过变电运行技能鉴定,取得变电运行高级工合格证,有组织能力,敢于坚持原则,能团结全站同志努力创建“标准变电站”,为农村用电的建设和发展做好优质服务工作。
3.3运行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经过技术业务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熟悉本站运行设备,并通过变电运行技能鉴定、特种作业(电工)培训和安规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按计划落实“标准35KV变电站”的建设工作。
3.4结合季节特点和设备状况及特殊保护等情况,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要以“三熟三能”(即: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规程制度。
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情况;能及时地发现故障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修技能。
)为内容,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岗位练兵、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值班员的理论和操作技能。
3.5要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具体运行方式)和不同季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现场技术考问、事故预想活动。
有计划地对值班人员进行规程、制度和技术业务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4.安全运行条件4.1变电站有下列安全运行记录者,方具备“标准变电站”评比资格:变电站连续安全运行满700天及以上;新建变电站自投运之日起,安全运行连续满一年以上者。
4.2严格执行计划检修,主设备不得出现非计划性停运。
4.3认真执行“三票三制”制度以及“一日安全生产工作标准化流程”。
工作票合格率和操作票合格率达到100%,“两票”要保存完整,保存期限为一年。
4.4各类安全工器具齐全,试验合格报告要清晰准确,有明显的编号(绝缘杆和验电器还应标明使用电压和节数),存放有序,数量能满足工作需要。
各种安全工器具均应按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试验,不得超期使用。
发现有损坏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尽快得到补充。
各种地线的数量应满足本站使用需要且有编号,并在固定地点对号入座。
导线应无断股和散股,卡子应无毁坏和松动。
4.5防火设施齐全,按照周期定期检验,保证有效、可靠。
每月定期检查一次消防器具的放置情况和数量,然后将检查情况记入“运行日志”。
全站人员应熟悉火警电话和报警方法,熟悉各类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4.6变电站内应根据需要配备防汛设备,定期检查站内设备的防雨措施是否完好,雨季前检查防进水措施,雨后检查排水情况。
将检查情况记入“巡视检查记录”。
4.7各站应制定防止小动物措施,每月定期检查一次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入“巡视检查记录”。
4.8坚持进行安全分析和安全活动、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活动。
做到每季一次事故预想、安全分析活动,反事故演习活动。
安全活动做到每周一次,有内容、有分析、有措施、有记录。
4.9站内“五防”程序锁完善、可靠,“万能”钥匙按规定妥善保管和使用。
4.10站内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可靠,检修、生活用电源设置漏电保护器。
安全防护设施和漏电保护器按月进行检查测试,检查测试结果记入“巡视检查记录”内。
4.1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结合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活动认真演练。
5.设备、设施管理5.1变电站设计合理、符合规程要求,安装施工工艺符合“电力建设施工验收规范”。
变电站设备必须严格按照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检验。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完成率100%,电测仪表校验率100%。
5.2变电站设备按标准进行评定级别,每半年进行一次(每年5月份、11月份),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与评级设备比值的百分数为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达100%,其中一类设备占90%以上。
5.3大修的设备投运前应经运行单位验收,必须达到二类设备以上要求。
5.4站内所有设备、设施应保持外观清洁、无损伤、油漆完整、无剥落、无锈蚀、接地良好等。
5.5按照调度规定,设备要有统一的双重编号,字迹清晰醒目。
相位标记鲜明,设备外观色调美观、统一。
5.6充油设备油位指示正确,油色透明,油门完好,无渗漏油现象,吸潮剂无潮解变色。
5.7设备套管应完整无损、无裂纹,设备引线接触良好,无过热现象。
5.8变压器必须是节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指示正确、接触良好、运行灵活可靠,满足调压需要。
5.9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温度计、防爆装置、呼吸器、冷却风扇等附件完整、可靠,运行正常。
5.10隔离开关、断路器等操作机构灵活,无变形卡阻现象,三相同期性符合要求,触头接触良好,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均符合要求。
断路器位置指示器指示正确,辅助接点调整合适,接触良好。
5.11避雷器安装符合要求,放电记录器动作和泄漏电流指示正确,接地良好。
5.12室内外架构横平竖直,联结牢固,无倾斜下沉,接地良好。
金属架构油漆完好,混凝土架构表面无剥落,裂纹宽度、长度不超过规定。
5.13站内接地网埋设符合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要求,避雷针设计合理,满足防雷要求。
接地电阻合格,并按周期进行测试。
5.14母线驰度、对地距离符合规程要求,引下线长短合适,联结紧固,无松股断股,整齐美观。
5.15电力电容器每台要有保护熔丝,箱体无膨胀变形、渗漏油现象。
套管不受力,无裂纹破损现象。
放电电压互感器运行良好、电容器室通风良好,有防火措施。
5.16站内用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外皮应无锈蚀、无机械硬伤,电缆敷设和端头的制作要符合工艺要求,绝缘符合要求。
电缆及端头无渗油现象,端头的固定及引线要符合标准,有相应的相位标志等。
电缆的起止端、拐弯处挂标示牌。
5.17站内电缆沟完好无损、封堵严密,沟盖板齐全无损坏。
沟内电缆排列有序、无杂物、排水通畅,沟内电缆支架接地良好。
5.18保护、控制用电源容量选择合适,满足本站运行要求,运行中元器件无过热、无异音现象,指示信号及仪表动作指示正确。
5.19控制盘、保护盘、端子箱、接线盒等安装要稳固端正。
盘头(箱、盒盖)上要有明显标志,盘前、背面的设备应有标记,防止误动、误碰二次设备。
5.20盘上(箱、盒内)二次线符合图纸,接线正确紧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齐全,经常清扫,无尘垢。
5.21继电器在盘上安装要端正,继电器、切换片、压板、控制开关把手、信号灯等的标字框内要注明用处。
5.22保护、仪表、信号装置等动作可靠正确,指示正常。
继电保护和电网自动装置(低周减载装置、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校验完成率100%,自动装置可投率≥97%,正确动作率≥98%;无继电保护误整定、误接线、误动作事故。
5.23站内通讯以光纤为主其它通讯为辅的双通道通讯方式,互为热备用。
电源可靠、通讯畅通,可保证调度和事故处理的需要。
音质、音量良好。
5.24“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动作正确可靠,指示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
远动装置故障停运时间连续不得超过48小时,主要电气量遥测合格率≥99%,系统故障时,遥信不拒动、不误动。
5.25 SF6设备应定期检查气体压力情况,发现气体压力低于最低工作压力时,应立即退出运行,及时补气。
5.26消弧线圈分头位置选择合适,接线正确。
随着电网结构变化及时调节消弧线圈分头。
5.27设备缺陷闭环管理。
设备缺陷定性准确,设备缺陷记录记录及时正确。
设备缺陷消除率达到95%,其中一类缺陷消除率100%,消除时间不超过24小时。
5.28 10KV母线电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5.29站内备品备件按规定配置齐全,存放在固定位置,并设立台帐。
6.技术管理6.1变电站应具备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行业颁发的法规、规程和制度。
6.1.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6.1.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1991)6.1.3《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6.1.4《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定》(国电发(2000)643号)6.1.5《农电事故调查和统计规定》6.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标准》6.1.7《电气设备交接规程》6.1.8《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6.1.9《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95)6.1.10《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供(1991)30号)6.1.11《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2)水电生字第11号)6.1.12《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6.1.1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安生[1994]191号)6.1.14《调度条例》6.1.15 各级《调度规程》6.1.16《变电运行规程》6.1.17《设备定级标准》6.1.18《现场运行规程》6.1.19《事故应急预案》6.1.20与变电运行相关的设备运行、检修及试验规程、规定和文件等。
6.2变电站应建立并认真贯彻执行下列各项制度:6.2.1两票管理制度6.2.2岗位责任制度6.2.3交接班制度6.2.4设备巡视检查制度6.2.5设备缺陷管理制度6.2.6变电站设备评级制度6.2.7安全运行分析制度6.2.8设备运行维护、检修和验收制度6.2.9 消防管理制度6.2.10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6.3变电站应有下列记录:6.3.1运行日志6.3.2调度命令记录6.3.3设备缺陷记录6.3.4安全活动记录6.3.5设备检修试验记录6.3.6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记录6.3.7雷电活动记录6.3.8设备评级记录(表)6.3.9反事故演习记录6.3.10事故预想记录6.3.11技术问答记录6.4变电站应悬挂的图板、图表:6.4.1一次系统操作模拟图板(应有主变分接头运行位置、悬挂地线的数量等);6.4.2安全运行天数提示牌;6.4.3各级交直流保险配置表;6.5变电站应具备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保留的图纸、资料应列有清单)6.5.1竣工图(土建、一次、二次等);6.5.2主变压器、断路器等主要设备出厂试验报告及使用说明书;6.5.3继电保护定值整定书及调试报告;6.5.4设备检修、试验报告;6.5.5设备、仪表、工具、备品备件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