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导学案
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缩小的虚像
4.某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此时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6cm.该同学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看到了正立的较大的字,则较小的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
A等于12cmB大于6cm小于12cmC小于6cmD大于12cm
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
课题
透镜及其应用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习题
主备人
韩雪芬
学习内容
透镜及其应用的练习题
时间
年月日星期
学习目标
1.熟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会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会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
导案
点拨
自学
【典型例题】题型一:成像特点的判断.
例1.某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所成的像是( )
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
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
题型四:凸透镜成像实验考查
例4.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______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题型二:焦距的判断.
例2.当烛焰离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B30cmC20cmD10cm
题型三:“近焦像大像变远”规律的应用.
例3.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 )
当
堂
检
测
5、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6、.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透镜A B透镜B C透镜C D无法确定
2.反映幻灯时,要想获得更大的像应采取( )
A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靠近镜头
B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也离镜头远些
C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些
D使幻灯片离银幕远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
交流解惑
3.一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能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离凸透镜15cm处时,它的像一定是( )
A.10cm B.12cm C.24cm D.6cm
反思
会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人:韩雪芬田晓伟
例5.如图所示是做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光屏上的图像,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向______(填“上、下、左、右”)移蜡烛,再向______(填“上、下、左、右”)移动蜡烛,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间.
独立
尝试
1.某同学想选用一个焦距在10cm至20cm之间的凸透镜,于是他用实验的方法分别对A、B、C三个凸透镜进行测试.测试时,保持物距u=20cm不变,得到如下结果:A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他应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