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阅读 美丽的珊瑚

六年阅读 美丽的珊瑚

美丽的珊瑚
在热带的碧蓝海洋上,星星点点地散步着无数的珊瑚岛和珊瑚礁。

它们有的漂浮在海面上,有的在波涛中时隐时现,像夜空里闪烁着的星星。

大洋中众多的岛礁,都是那些岛屿建筑师----微小的珊瑚虫建筑起来的。

古往今来,珊瑚给人们留下了美丽的形象。

人们叫它“石花”,把它当做贵重宝物,制成了美丽的工艺品。

早在汉代,就把珊瑚作为贡品,专程从南海将它送往长安,供宫廷观赏。

海底下形成了一片美丽的珊瑚丛林。

它们色彩缤纷,有浅绿,橙黄,粉红,还有红,蓝,紫,白等各种颜色。

它们形形色色,有的像纤美柔韧的树枝,有的像鹿角,花朵,人脑,画笔,喇叭。

从前,有人把珊瑚当做植物,还叫它珊瑚树。

实际上,它是腔肠动物,跟海洋中过漂泊生活的海蜇和有“海底菊花”称号的海葵是同一“家族”。

绝大多数的珊瑚过群体生活。

群体珊瑚的个体都很小,小的只有几毫米大,大的也不过一厘米左右。

每一个体就是一个珊瑚虫,它们拥挤地附着在岩礁上,结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而每一个珊瑚又都有独立吸取营养,繁衍后代的本领。

新生的珊瑚虫就在死去了的珊瑚骨骼上生长。

它们不断地分泌出石灰质物质,形成枝蔓交错的珊瑚树。

珊瑚虫一代代繁生着,一代代死去,石灰质残骸堆积起来,逐渐形成石灰岩。

最后慢慢变成礁石和岛屿。

单体的珊瑚种类比较少,而它的虫体却比群体珊瑚大得多,最大的有40厘米长,重达4公斤。

珊瑚虫为圆筒形,上面呈圆盘状,生有许多“花瓣”似的触手,触手中间有口,它就用触手来捕获微小的浮游生物作为食物。

食物和海水从口进入“肚子”(内腔和消化腔)里,经过消化吸收,变成营养物质。

白天,在阳光照射下,一群群珊瑚虫从石灰质小洞穴中探出头来,伸长触手,随着水流飘来荡去,仿佛迎风摇曳着的艳丽花朵,十分壮观。

珊瑚虫生来很“娇”,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它们特别喜欢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温20摄氏度以上,水深100米以内的清澈的海水中生活。

因此,它们大都分布在南北纬28°间的暖水海洋上。

单个珊瑚虫“微不足道”,可是亿兆个珊瑚虫群集一起繁殖时,就越变越多,越积越大。

经过亿万年的繁衍生息,骨骼堆积如山,难怪世界大洋中有那么多的岩礁,堡礁和环礁啦。

人们看到的珊瑚,大多是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而活珊瑚只有亲历暖水海域才能见到。

不久前,2这个活珊瑚礁设置在一个大玻璃容器中,里面是人工模拟热带海洋的自然环境,装有波浪发生器,“海藻洗涤器”和模拟热带光照设备等。

除活珊瑚外,还有200多种特有的海洋动物。

活珊瑚生活在水箱里,绿色,深绿色,棕色和红色的珊瑚都跟阳光,波浪联系在一起,同水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化学反应:可以控制海水里的酸度和含氧标准,还能排除水中氨,尿素等废物。

这样,就可以有更多人目睹美丽的珊瑚虫的生活情景了。

1.在文章4自然段中找出下列多音字,标出其在文中的读音,再写出另一种读音并用这两种读音分别组词。

色()()种()()纤()()角()()
()()()()()()()()
2.下列句子中带下划线的词,是褒义词的在括号里打“√”,是中性词的打“×”。

1)在热带的碧蓝海洋上,星星点点地散步着无数的珊瑚岛和珊瑚礁。

2)人们叫它“石花”,把它当做贵重宝物,制成了美丽的工艺品。

3)珊瑚虫生来很“娇”,需要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4)人们看到的珊瑚,大多是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而活珊瑚只有亲历暖水海域才能见到。

3.根据要求写句子。

1)美国华盛顿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活珊瑚礁。

缩句:
2)新生的珊瑚虫就在死去了的珊瑚骨骼上生长。

反问句:
3)它们形形色色,有的像纤美柔韧的树枝,有的像鹿角,花朵,人脑,画笔,喇叭。

用加点词仿写:
4.你知道“色彩缤纷”和“形形色色”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细读短文,请在文中分别用“-----”“~~”画出能表达它们意思的句子。

“色彩缤纷”说明珊瑚丛林()“形形色色”说明珊瑚丛林()。

5.文中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珊瑚?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6.“美国华盛顿史密森自然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活珊瑚礁。

”现在,就请你来当“小导游”,把从文中了解的活珊瑚向身边的人做个简单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