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热点材料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于2014年9月10上午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解读:材料表明我国科技的进步。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
本专题梳理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及三次科技革命,让考生对本专题进行系统复习。
专题概述要点整合线索一 中国科技革命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造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外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传到欧洲。
为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创造条件。
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传到日本、朝鲜,15世纪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它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指南针 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之后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合为一体的罗盘,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波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制造出“火箭”。
宋代广泛运用于军事。
蒙古军队西征大量使用火炮、火枪,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它改变了欧洲人的作战方式,使欧洲的骑士“走出了城堡”。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古代医学华佗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被称为“神医”。
张仲景 东汉杰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
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科学著作 《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
出现了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圆周率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际的科学家,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齐民要术》 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著。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水经注》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
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著作,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这是郦道元对《水经》考订和增补之后完成的著作《天工开物》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著,书中图文并茂地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发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古代建都江堰 战国时,蜀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代表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000年与青城山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筑录。
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产物。
秦始皇为防御匈奴大规模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
以后各代均有修建,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明代长场面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6000多千米。
长城是生态环境差异的产物,是中原王朝遏制游牧民族进攻的有效手段;长城又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的纽带。
长城精神:长城熔铸成中华民族聪明才智、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大运河605——610年隋炀帝在已有水道的基础上开凿的。
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经济、政治、文化的纽带;是沟通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促进了沿岸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赵州桥赵州桥(安济桥),设计者:隋朝李春,地位: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比欧洲早700多年。
北京故宫明清两朝的皇宫,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艺术的结晶。
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京张铁路的修建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侯德榜研制出一种新的制碱方法联合制碱法,为表彰他,这种方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1964年,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培育出和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
200多为专家制定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并开始实施线索二三次科技革命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发电机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主导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苏等新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汽车、飞机主要发明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电子计算机影响1.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给人类带来了进步和幸福,同时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大气污染)1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垄断组织的出现3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面貌的巨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1.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变了世界面貌;2.推动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推动世界现代化建设;3.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全球化;4.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相同点(1)都是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产生的;(2)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3)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4)都对生产关系和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5)都推动了世界全球化的进程开放性设问全猜押1.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2.三次科技革命对我国的启示。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
3.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青少年应努力学好科学文化,勇于开拓创新。
4.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是其好的一面,还有可能会有一些成果带来灾难。
5.纵观近现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有益的启示?(1)要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博览众长,积极学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2)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专题集训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材料一所示的人物是谁?他的最大成就是什么?蔡伦;改进造纸术。
材料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2)材料二所说的是哪一项科技发明,它的作用是什么?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1973年,他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奖”。
(3)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称为什么?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4)纵观近现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有益的启示?要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博览众长,积极学习、引进外国科学技术;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请写出图一、图二的发明人及其伟大发明。
图一:瓦特,改良蒸汽机;图二:卡尔·本茨,汽车。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以英国为例,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超过了俄、美、德、法四国的总和,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2)结合材料二,想想英国为什么能在19世纪成为“世界工厂”?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其生产的工业品迅速增加并销往世界各地,故称“世界工厂”。
材料三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很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以上材料选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3)材料三中“电改变了世界”如何理解,美国为什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会获得“很大发展”?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南北战争为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前提;大量移民为美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重视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科技对社会发展起了什么重要作用?科技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科技改变各国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格局等。
(言之有理即可)3.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三幅图所代表的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它们把人类分别带入什么时代?图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图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材料二2014年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公开监督。
重点鼓励高水平科学发明,强化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和原创性发明成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内容,为追赶国际尖端科学技术,我国提出了什么计划及制定了怎样的战略?“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三(3)请你结合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各国在利用科技成果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地球环境造成了破坏,如空气污染、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核泄漏事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