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优质教案

6 景阳冈▶教学目标1.会认“倚、箸、碟”等1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恰好、性命、时辰”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4.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教学难点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如“踉”读liànɡ,不读liánɡ。

要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泊”。

写字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兼”和“截”,提醒学生“勿”字的两撇上没有点,其他的字学生自学。

课文虽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但仍延续了原作的语言风格,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

把这些词句读正确,尽可能读流利,如“但凡”“掀他不着”“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等。

对于其意思,不要求学生逐词理解,有些词语的意思,通过多读能够意会即可。

2.阅读理解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武松这一人物形象。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来学习武松打虎这一部分。

先自读,画出描写老虎和武松行为的关键词语。

再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小组内互相读,读读评评,评评读读。

最后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感受或体会。

3.表达运用1 / 10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色,对表现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训练学生讲述武松打虎这个片段,指导学生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倚、箸、碟”等1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泊”,会写“冈、饥、碟”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恰好、性命、时辰”等8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段及主题歌,师生随曲同唱。

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水浒传》)2.你们对《水浒传》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交流)3.看得出同学们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很感兴趣。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

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打虎英雄——武松,下面我们将通过《景阳冈》来认识他。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景阳冈)5.题目已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那么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武松)6.看过《水浒传》的同学讲一讲,武松为什么来景阳冈?(武松许久不见哥哥,急着赶路回清河县寻找哥哥武大郎,途中路过景阳冈)武松在景阳冈打死老虎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武松成为打虎英雄,被阳谷知县看中,做了步兵都头)【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了解武松打虎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 / 10板块二初读故事,指导方法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

(指名学生说)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不太好懂,如“筛酒、梢棒”等。

为了扫除字词障碍,你是怎样做的?预设:生1:查工具书。

生2:联系上下文猜的。

3.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课件出示筛酒吊睛白额大虫梢棒印信(1)指名学生读这四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

(2)谁来猜一猜它们的意思?(“筛酒”指倒酒;“吊睛白额大虫”指老虎;“梢棒”是防身用的木棒;“印信”是指印章)4.课文中还有一些其他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吧。

课件出示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

(1)指名学生读句子,猜一猜“但有”和“请勿自误”的意思。

(“但有”指只要有;“请勿自误”指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2)看到这样的告示,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虫?(十分凶猛、可怕)(3)这个告示加上官府的印信,就是榜文。

官府都出榜文来警示了,说明情况怎样?(十分严重、危险)5.景阳冈上的老虎如此凶猛可怕,文中的店家是如何形容它的呢?课件出示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1)指名学生读句子,并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是只猛虎)(2)老虎现在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能随便打的吗?(现在不能打老虎,但在北宋时期不仅能打这只老虎,打死它还是为民除害的行为)3 / 10(3)教师小结:这只老虎伤了这么多人性命,简直就是恶贯满盈!所以武松打虎大快人心。

【设计意图】本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的意思较难弄懂,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板块三再读故事,理清结构1.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肋”和“截”。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根据出示的课件,将内容补充完整。

(1)同桌互相交流应该怎么填。

(2)全班交流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笔,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把全文划分成四个部分。

(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课文层次划分)5.这四个部分中,你认为哪一部分最精彩?(打虎)6.打虎这个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喝酒和上冈是为写武松勇打猛虎做铺垫的。

请按照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后下了景阳冈的故事)7.教师小结:把故事的每个部分的内容连接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同时,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找出重点部分,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抓住重点。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

学会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

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4 / 105 / 10板块一 品读课文,感受形象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应该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自由交流)2.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大家都认为武松打虎这部分最精彩,那让我们走进武松打虎的场面吧。

读这一部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武松的动作)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7(1)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讨论)(2)全班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先读句子,再谈感受,有理有据,这是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课文。

4.这只老虎一跳出来,武松就开打了吗?武松是怎么做的?请大家到文中去找一找。

(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武松在躲老虎,作者为什么没用“躲”,而用了“闪”?(武松遭到突然袭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体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5. (1)指名学生读这4句话。

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指名学生说)预设:不了解敌人,上来就硬拼是不对的,那是莽夫的行为。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武松在一闪再闪之时了解了老虎的性情,真是机智、聪明。

(2)齐读这4句话,感受武松的机智、聪明。

6.此时此刻,武松摸清了老虎的底细,还要不要再闪下去?(不要)继续闪下去会怎样?(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

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7.武松是怎么打虎的?(指名学生读文中写武松打虎的句子)课件出示●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这些句子都是写武松打虎的,找一找,“打”这个字出现了几次?(一次)(2)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还有哪些?用红笔圈出来。

(指名读圈出的词语)课件出示轮劈揪按踢提(3)武松在打虎时只用了一种打法吗?(不是,他是又轮,又劈,又揪,又按,又踢,又打)(4)这么多的打法,武松是在乱打一气吗?(不是)你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就势)(5)“就势”是什么意思?(见机行事,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打法)8.武松打虎这部分写得真精彩啊!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象当时武松打虎的激烈场面。

9.试着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来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指名学生读)10.就是因为这一次打虎,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

(板书:英雄)11.武松是英雄,他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机智灵活。

请小声读下面的两个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课件出示●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武松心里很害怕、紧张)12.即使是无所畏惧、机智勇敢的英雄,也有害怕紧张的时候。

试着用自己的话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

13.每个小组选一名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武松打虎这个重点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品味武松打虎这部分动词的运用,感悟作者的语言特色。

搭建支架,讲述故事。

板块二整体阅读,感悟平凡1.同学们把武松打虎这个部分讲述得惟妙惟肖,请快速浏览喝酒、上冈这两个部分,说说你看到的武松是怎么样的。

还是用刚才的方法,先读句子,再谈印象。

预设:生1:我从“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这句话感受到武松的豪爽。

6 / 102.这位同学说武松豪爽是在表扬他。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说明他怎样?(粗鲁,没礼貌)继续交流。

生2:“(武松)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体现出武松的冲动、鲁莽。

生3:店家对武松说“三碗不过冈”,让武松少喝酒,可武松却叫道:“休要胡说。

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句话让我看出武松很倔强。

3.读一读武松的这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