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语文(导论)

中国语文(导论)


评价文学的标准
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作品感动读者的强度。 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作品感动读者的强度。
• 一部文学作品越是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 一部文学作品越是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 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 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 其成就也就越高。 其成就也就越高。 • 作品越是体现出人性的需要,就越是能与读 作品越是体现出人性的需要, 者的感情相通。 者的感情相通。
导 论
重点提示: 重点提示:
如何认识文学?如何评价文学? 如何认识文学?如何评价文学?学习文学 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文学本位(内在 文学本位( 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的艺术美)、史学思维(发展的观点)、 )、史学思维 的艺术美)、史学思维(发展的观点)、 文化学视角(文化背景、 文化学视角(文化背景、多学科之间的交 叉)。 中国文学的分期、发展与演进。 中国文学的分期、发展与演进。
一、关于文学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艺术门类之一。(属性) 艺术门类之一。(属性) 。(属性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外形式)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外形式) 。(外形式 以情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内容 内容) 以情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内容 创造审美对象。(目的) 创造审美对象。(目的) 。(目的 ——对于文学,我们只能描述,提供 对于文学,我们只能描述, 对于文学 一个认识和比较的思路而无法定义。 一个认识和比较的思路而无法定义。

• 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文学语言和文体至此 散文: 完成 • 诗歌:文人和学者合二为一;曲子词经唐 诗歌:文人和学者合二为一; 五代演化为宋词 • 小说:话本 小说: • 戏剧:滑稽唱念 戏剧:
元 戏曲和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 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沿。 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沿。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 元曲: • 白话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 白话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罗贯中、施耐庵) 《水浒传》(罗贯中、施耐庵) (其中后者在明代又得到了进一步 的加工) 的加工)
对于文学应有的几点看法
立足于文学本位。 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 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 价值。 价值。 史学思维。所谓史学思维就是说在文学 史学思维。 鉴赏中应大概把握文学史的脉络, 鉴赏中应大概把握文学史的脉络,文学 现象承传流变的过程。 现象承传流变的过程。 文化学视角。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 文化学视角。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 文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 文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
——徐志摩《白话词十二首》之八,《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 期 徐志摩《白话词十二首》之八 《新文学史料》 年第4期 徐志摩 年第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George Gordon Byron
它们肯定不是一棵树上的
在 水 果 街 碰 见 一 群 苹 果
但它们都是苹果 这足够使它们团结 身子挨着身子 相互取暖 还长出一身恶刺 防着别人 我老远就看见它们在微笑 等我走近 它们的脸都红了 是乡下少女那种低头的红 不像水蜜桃 红得轻佻 不像草莓 红得有一股子腥气 相互芬芳 它们不像榴莲 自己臭不可闻
文学的起源(中国的感物言志说) 文学的起源(中国的感物言志说)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文学源于社会 生活。中国早有“男女有所怨恨, 生活。中国早有“男女有所怨恨,相 从而歌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的说法。 的说法。 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 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感 物说” 物说”,便是用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 激发了主体的人生感受来解释文学何 以发生的。 以发生的。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
—文学自觉和成熟时期。 文学自觉和成熟时期。
文学观念: 文学观念:文学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得到 肯定。 肯定。 曹丕《典论·论文 论文》 诗赋欲丽” 曹丕《典论 论文》:“诗赋欲丽” 西晋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 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赋体物而浏亮” 赋体物而浏亮” 文学形式: 文学形式: 诗歌散文发展到鼎盛阶段 六朝志怪与唐传奇 变文、 变文、词的出现
《下面》
一张纸的下面是桌子,这是看得见的 一张纸的下面是桌子, 看不见的, 看不见的,夹在正面和背面之间的 依次是搬运,纸浆,粉碎和感同身受 依次是搬运,纸浆, 一个人的下面是泥土,这是看得见的 一个人的下面是泥土, 看不见的, 看不见的,出没此人和彼人暗处的 依次是热爱,级别,仇恨和形同陌路 依次是热爱,级别, 一张纸如果撕碎,它就是无数张纸 一张纸如果撕碎, 一个人如果跌倒,他就得忍受衰老 一个人如果跌倒,
文学的起源(西方的摹仿说) 文学的起源(西方的摹仿说)
摹仿( 摹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 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 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 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摹仿 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 就是在这个 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 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 创作的基础。 创作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摹仿是 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 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 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摹仿的对象、 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摹仿的对象、媒介 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徐志摩译《永遇乐》 徐志摩译《永遇乐》: 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 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那人去的还 未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 未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 快到,现在虽然晴和, 快到,现在虽然晴和,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 不了,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 不了,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 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 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 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 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打扮 已经懒了,更说不到去逛, 已经懒了,更说不到去逛,只管听着人家顽 吧。
分 离
它是什么时候学会普通话的 但我依然从它的卷舌音里听出乡音 是我和几个乡亲的聚会 让它骨肉分离 现在, 现在,乡亲们走了 也许永远不再回来 我们谁是骨头, 我们谁是骨头,谁是肉 我们在岁月的噬咬下 骨肉分离后, 骨肉分离后,有谁能留下来 听听我的骨头用方言搭几句家常
《花房姑娘》
天堂鸟开了,勿忘我开了 天堂鸟开了, 紫色熏衣开了,金色百合开了 紫色熏衣开了, 美丽的名字都开了 只是不要留意我 我要慢慢想, 我要慢慢想,想好一瓣 才开一瓣
赵 丽 华
张无忌( 张无忌(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 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 给咬破了 有关这一吻 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我说到做到 再不反悔
拜读 大作 循声 而来 惊为 天人 原来 我也可以 写 诗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e so sweet so cold
古典和现代的过渡时期。 近代文学 古典和现代的过渡时期。
现当代: 现当代:五四运动至今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 沫若) 曹(禺) 鲁(迅)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穆 从文) 作人) 爱玲) (旦)曹(禺)
永 遇 乐
——宋 李清照 宋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 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 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中国语文
导 论
想像中国的方法:文学、 想像中国的方法:文学、语言与历史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赵丽华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想 着 我 的 爱 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 想着我的爱人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想着 就睡着了
近古文学: 近古文学:宋、元、明清文学
——文学的转型时期,特点是市民文学 文学的转型时期, 文学的转型时期 的兴起和化俗为雅的文学观。 的兴起和化俗为雅的文学观。戏剧和小说兴 起并达到顶峰。 起并达到顶峰。文学传播方式与文学创作群 体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体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 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 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文 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 了宫廷、士林、 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 了宫廷、士林、 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二、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进
上古文学:先秦文学、秦汉文学 上古文学:先秦文学、秦汉文学——文学自
发的时期,孕育期、奠基期。 发的时期,孕育期、奠基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 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文体: 文体:各种文体都已经显现了雏形 文学观念:泛文学,广义的文学。几乎 文学观念:泛文学,广义的文学。 包含了一切文字材料在内的古代文献 儒——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 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 诗言志、思无邪、温柔敦厚) (诗言志、思无邪、温柔敦厚) 道——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 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创作群体: 文学创作群体:士大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