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CAP3030T-V20D01-使用说明书

DCAP3030T-V20D01-使用说明书

DCAP-3030T自动准同期装置使用说明书(V20D01-CH-20140418)紫光测控有限公司Unisplendour M&C Co. , Ltd.目录1概述 (1)2装置主要功能配置 (1)3装置硬件资源配置 (1)4主要技术指标 (2)4.1 额定参数 (2)4.2 环境条件 (2)4.3 功率消耗 (2)4.4 热稳定性 (2)4.5 测控技术指标 (2)4.6 保护技术指标 (3)4.7 触点容量 (4)4.8 绝缘性能 (4)4.9 抗干扰能力 (4)5装置原理 (5)5.1 装置的构成 (5)5.2 保护原理说明 (5)6菜单及数据表格说明 (7)6.1 实时数据表 (7)6.2保护参数表 (7)6.3 通信数据表格 (8)6.4系统参数表 (11)6.5模拟量校准表 (11)7操作方法 (12)8装置结构及尺寸 (12)9装置典型接线图 (13)10箱后端子接线图 (14)11 概述DCAP-3030T 采用插件式结构,提供八路自动准同期,能自动检测系统侧、对象侧电压、相角、频率。

每路具有自动测量导前时间;自动调节压差、角差、频差;具有无压选择和低电压及PT 断线闭锁功能;具有装置内部故障告警并闭锁保护功能;可做为智能数字同期表使用。

2 装置主要功能配置3 装置硬件资源配置24 主要技术指标4.1 额定参数交流电压额定值(Un):100V/380V(选购时请注明)电源频率额定值:50Hz直流电源额定值:220V,110V4.2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工作:温度范围 -25~+55℃。

贮存:温度范围 -40~+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大气压力:80~110kPa(相对海拔高度2km及以下)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无凝露。

最高温度为40℃时,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50%。

4.3 功率消耗交流电压回路:不大于0.5VA/相(额定电压下)4.4 热稳定性长期运行 1.5Un4.5 测控技术指标(1)交流工频输入量a) 标称值电压:100V/380V;频率:50 Hzb) 测量精度电压:±0.2%频率:±0.01Hzc) 影响量频率变化(45~55 Hz)的影响:允许变差:电压为±0.2%温度变化(-25℃~+55℃)的影响:允许变差:电压为±0.2%被测量的谐波含量(20%)的影响:允许变差:电压为±0.2%被测量超量限(120%)的影响:允许变差:电压为±0.4%自热(30min)的影响:允许变差:电流、电压为±0.2%;功率为±0.5%被测线路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允许变差:±0.25%3(2)遥信量a) 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b) 遥信量电压标称值:直流电压220V/110V ,根据需要,亦可提供直流24V 输入 c) 遥信量分辨率≤2ms (3)遥测响应时间遥测响应时间≤3s (4)遥信响应时间遥信响应时间≤1s (5)遥控输出接点容量直流220V ,5A (6)对时功能精确到毫秒级4.6 保护技术指标(1) 同期导前时间定值整定范围:10ms ~999ms整定误差:导前角度不超过±2度 允许频差定值整定范围:0.1Hz ~1Hz 整定误差:不超过±0.01Hz 允许压差定值整定范围:1V ~20V 整定误差:不超过±5% (2) 自动调压调压稳定时间定值整定范围:0.3s ~10s 调压系数定值整定范围:0.01~20出口脉冲时间误差:不超过±1%或±30ms (3)自动调频调频稳定时间定值整定范围:0.3s ~10s 调频系数定值整定范围:0.01~20出口脉冲时间误差:不超过±1%或±30ms (4)低压闭锁同期低压闭锁定值整定范围:10V ~100V/10V~380V 整定误差:不超过±5%44.7 触点容量长期接通DC220V/5A4.8 绝缘性能(1) 绝缘电阻装置所有电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标准实验条件下,不小于100MΩ。

(2) 介质强度装置所有电路与外壳之间的介质强度能耐受交流50Hz,电压2kV有效值,历时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3) 冲击电压装置的导电部分对外露的非导电金属部分外壳之间,在规定的试验大气条件下,能耐受幅值为5kV的标准雷电波短时冲击检验,无绝缘损坏现象。

4.9 抗干扰能力(1) 承受衰减振荡脉冲群干扰能力能承受频率为1MHz及100kHz衰减振荡脉冲群(第一个半波电压幅值2.5kV,差模为1kV)干扰检验。

(2) 承受静电放电干扰能力能承受严酷等级为4 级的静电放电干扰检验。

(3) 承受辐射电磁场干扰能力能承受场强为10V/m,频率为27kHz~1000MHz的垂直及水平方向的辐射电磁场干扰检验。

(4) 承受快速瞬变干扰能力能承受严酷等级为4级的快速瞬变干扰检验。

(5) 承受浪涌(雷击)干扰的能力。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4级的浪涌(雷击)干扰试验。

(6) 承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的能力。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3级的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干扰试验。

(7) 承受工频磁场干扰的能力。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5级的工频磁场抗干扰试验。

(8) 承受脉冲磁场干扰的能力。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4级的脉冲磁场抗干扰试验。

(9) 承受阻尼振荡磁场干扰的能力。

能承受严酷等级为4级的阻尼振荡磁场抗干扰试验。

55 装置原理5.1 装置的构成装置的整体构成框图见图5.1。

图5.15.2 保护原理说明(1) 同步表闭锁同期当同步表选择为手动时,将不会启动同期,且不会测量信号量,闭锁一切保护。

(2) 同期启动在装置非同步表状态下,每个同期启动信号都可以启动同期保护(上升沿有效),如果同期信号不是当前通道的,则先切换通道,第二次的同期信号上升沿启动同期。

(3) 低电压闭锁同期当同期过程中系统或者对象电压低于低电压闭锁定值时,同期退出,报系统或者对象侧电压低。

(4) PT 断线信号闭锁同期当同期过程中当前通道检测到PT 断线信号,则同期退出,报PT 断线闭锁。

(5) 断路器合信号闭锁同期当同期过程中不允许合闸的情况下检测到当前通道断路器合信号,则同期退出,报断路器合。

(6) 自动调频调压1) 调频原理:比例方式调频脉宽Wf = | △F × Kf | × 1000ms , 当Wf >Tf ×4时 ,Wf =Tf ×4。

6脉冲方式调频脉宽Wf = 200 ms 。

(注:Wf 为调频脉宽,△F 为频差,Kf 为调频系数,Tf 为调频等待时间)当△F 大于允许频差时,自动调频:FG>FS 则发频降脉冲;FG<FS 则发频升脉冲。

2) 调压原理:调压脉宽Wu = | △U × Ku | × 1000ms , 当Wu>Tu ×4时 ,Wu =Tu ×4。

脉冲方式调压脉宽Wf = 200 ms 。

(注:Wu 为调压脉宽,△U 为压差,Ku 为调压系数,Tu 为调压脉冲周期)当△U 大于允许压差时,自动调压:UG>US 则发减励脉冲;UG<US 则发增励脉冲。

(7) 线路准同期逻辑当选择同期为线路同期时,装置按以下逻辑同期 1) 无压选择如果无压选择投入,则在线路同期时,只要两侧有一侧电压小于0.3Un ,则合闸出口继电器动作,允许合闸。

无压选择判断在低压闭锁前,如果无压选择条件满足,低压闭锁不会起作用。

2)合闸条件如果两侧压差,频差,角差都小于定值,则合闸出口继电器动作。

(8) 发电机准同期逻辑当选择同期为发电机同期时,装置按以下逻辑同期 1) 无压选择如果无压选择投入,则在同期时,如果对象侧电压大于0.8Un 小于1.3Un ,且系统测电压小于0.3Un ,则允许合闸。

无压选择判断在低压闭锁前,如果无压选择条件满足,低压闭锁不会起作用。

2)合闸条件如果压差,频差在允许合闸范围内,且角差与导前角(根据导前时间计算)的差值在允许角差范围内,且角差是趋近于零度的方向变化,则合闸出口继电器动作 (9) NVRAM 电池电压低告警装置内事故、操作记录和录波数据保存在由电池支持的NVRAM 中,装置上电后将检测电池电压,当检测到电压低于NVRAM 的最小工作电压时发电池电压低告警信号,此时会清除NVRAM 中的7所有数据,为防止这些数据丢失,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在正常使用情况(可包括一些间歇掉电和检修装置等短时掉电情况)下,每2年更换一次电池;2) 若装置连续或累计约1年的时间处于掉电情况,应提前及时更换新电池; 3) 更换电池方法:⏹ 若装置原来未带电运行,请先使装置带电10秒钟以上;⏹ 关闭正在运行的装置的电源后,请迅速拔出CPU 板、取下电池,并迅速装上新电池,电池分离CPU 板的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4) 电池的选择及检查:电池型号是CR2032-3V ,新电池的开路电压应达到3.3V (用内阻不小于10M 欧的电压表测量)。

(10) 装置内部异常告警装置运行中循环检测内部部分电路的工作是否正常,异常告警包括保护参数RAM 区错误、AD 采样中断异常等,详见“故障名称表”说明。

6 菜单及数据表格说明6.1 实时数据表(1) 保护量实时数据表6.2保护参数表(1) 定值表8说明:每个定值的整定步长与其“整定范围”中的小数位数相对应,如“允许频差”的整定步长为0.01Hz ,而“导前时间” 的整定步长为1ms 。

(3) 选择(切换)定值区 说明:1. 每个通道对应一个定值区,按快移键可以切换通道,然后查看和修改定值。

(请注意通道的指示灯,以免修改错定值)2. 切换运行定值区的方法是:按快移键切换定值区。

(4) 出口表6.3 通信数据表格以下表格用于建立装置与监控主机通信的数据库模板,用户可不必关心其具体定义细节。

(1) 遥测量实时数据表9(3) 事件报告表 (4) 故障名称表1011注:标记“†”属于装置内部异常告警。

序号不连续,空出部分为保留。

6.4系统参数表(1)通用参数设置表 (2)通信设置表注:根据机箱通讯口的配置不同,通讯设置表的内容可能不同。

6.5模拟量校准表127 操作方法见本公司编写的《DCAP-3000(V3.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操作说明书》。

8 装置结构及尺寸装置面板为整板,内部插件为后插拔式,有锁紧机构。

装置的安装方式为嵌入式,接线方式为箱后式,插件间连线采用印制版直接走线方式。

装置外形尺寸和面板布置如图8.1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