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的文献综述1.课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
近年来修建了不少体育运动建筑,并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装饰豪华、设施全面、多维服务,集商贸、娱乐、运动、比赛为一体的高级体育运动建筑也层出不穷。
体育馆是一个流动人口众多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新鲜空气量等,对观众和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1]。
因此,体育建筑设施的空气环境越来越被卫生部门所重视。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对体育建筑提出了卫生要求,对较大的重点体育馆还进行过监测,对一些已建的大中运动地点要求进行改造,增设通风设施或加建空气调节装置。
体育建筑不断的增多,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品质问题越来越重视[2] 。
由于能源的紧缺,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迫切需要为体育活动场所安装配置节能、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来满足人们对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2.空调技术及系统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而暖通空调业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性,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
具体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供暖技术。
集中供暖技术;分户热计量的实施;供暖系统改造;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新型散热器应用、发展;区域热电联产技术;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
(2)通风技术。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通风;传染病医院病房通风;手术室等生物洁净空调的空调洁净技术;商场、地铁等公共空间的通风;工业通风。
(3)室内环境质量。
热舒适环境;室内空气品质;通风技术的发展及空调气流组织。
(4)燃气空调。
燃气热泵;使用燃气的冷热电三联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5)蓄能技术。
冰蓄冷空调;低温送风技术;水蓄冷技术;蓄热供暖。
(6)公共建筑hvac。
体育馆、剧院、商场、商用办公综合楼等的供暖空调通风技术;建筑方排烟设计。
(7)可持续发展能源技术与暖通空调。
可再生能源利用;热回收技术与设备;建筑本体节能;被动式建筑。
(8)节能环保设备的开发。
利用低位热能和水源、土壤热源的热泵;高能效设备。
(9)空调通风系统和设计进展。
分散式个别空调;变风量、变水量系统;置换通风及相关系统研究和应用;住宅空调方式;新风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应用。
(10)模拟与分析技术、智能控制。
暖通空调能耗模拟、能量分析;建筑自动化技术;暖通空调与智能建筑。
(11)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
施工安装技术;调试;运行节能;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过滤、灭菌等。
(12)制冷技术。
空调相关制冷技术研究应用进展;新型制冷型、天然制冷剂、含氯氟烃制冷剂替代物;新型制冷循环。
3.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空调节能技术有两大原则,即舒适性与节能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原则,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评价将“环境”作为第一个指标项目,说明“绿色建筑”加大空调新风供应及减少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已经超越了“健康建筑”阶段,即在保障健康.等)的同时,减少能耗和资源消耗。
比如美国的leed标准要求在最低的能耗基准上再节能10%一60%。
该能耗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围护结构,热水供应系统,照明等,并且节约的能耗越多,获得leed分值越高。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一.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可分为:1.全空气系统2.全水系统3.空气-水系统4.冷剂系统((1)(2))二.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1.集中式2.半集中式三.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可分为:1.封闭式2.直流式3. 混合式(一次回风二次回风)主要组成设备有空调主机(冷热源) 风柜风机盘管等等[3] .中央空调系统优点经济节能:主机由微电脑控制,每个区间末端风机盘管可自行调节温度,区间无人时可关闭,系统根据实际负荷做自动化运行,开机计费,不开机不计费,有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
环保:主机采用水源热泵型机组,电制冷,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污;整个系统为密闭式管路系统,可避免霉菌灰尘等杂质对系统的污染,使环境清新优美,特别适于高档别墅、高级公寓与写字楼的使用。
节约空间:主机体积小巧,不设机房,无需占用设备层,减少公用设施和土建投资,室内末端暗藏在吊顶内,极易配合屋内装修。
个性化:中央空调系统以区间为单元,满足用户不同区间需求,室内末端安装采用暗藏方式,不影响室内的审美观,不占据室内空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简化管理:于采用不同区间单独控制系统为用户所有,产权关系明确,可简化空调设施管理。
提升档次:中央空调主机可以避免破坏楼体的整体外观,使用户充分享受高档综合环境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及量贩档次。
投资方便:可根据量贩发展情况,分期分批投资添置空调系统,同时量贩档次提升,因此资金周转快,有效地利用资金更进一步开发。
户式中央空调的分类[4]风管机一台定频室外机,一台定频室内机,通过风管把冷热风送至每个房间,可方便将室外新风引入;对空气进行加湿等集中处理也较容易,是廉价的机器,设计合理每个房间的噪声仅增加1~3分贝,卧室不必吊顶,每个房间在可高于主温控器设定的温度以上,对温度进行控制;可以有一定比例的能量转移,达到节能及加快空调冷热速度的效果。
室内机局部噪声较大,根据现场不同的安装条件,实测在42~52分贝之间,对设计及安装要求很专业。
一拖多机组(1)定频多联机把分体空调集中到一个室外机中,最多一拖三里面有三台压缩机,冷媒系统各自独立;把明装壁挂室内机改变成暗藏式;引进新风困难,是分体空调的一种变形,卧室内风机噪音由低到高要增加7~14分贝,最高达50分贝。
每个卧室需增加长1.2m以上,宽0.6m,高0.3m的吊顶,另需设检修孔;每个内机都需有冷凝水排放的管路。
冷媒系统独立,但电路部分的有共用点;如发生外风机,外机温度探头、压力保护或电器局部短路等故障时,整套机器将无法运行。
.(2)定、变频一拖多其中有1~2台变频压缩机或另加1台定频压缩机,电路上有射频干扰,对电脑有影响。
检修孔新风引入吊顶与冷凝水与多联机相同;对氟管的分支器要求设计合理;对上,下层共用1台机器,管路要求更高;较易在全开启时出现末端内机效果太差的情况。
冷热水机定频冷热水机或变频冷热水机大型中央空调的缩小,冷凝器由水冷变成风冷;用水泵将冷热水送至风机盘管。
引入新风、检修孔、吊顶冷凝水排放、噪声指标与多联机相同。
但又增加了冷热水管;由于温度差很大,密封问题突出,出现漏水对装潢的破坏较大。
另外大型中央空调蒸发器都定时清理和酸洗;家用冷热水机对此还无良策,长期使用,冷热交换器的效率将大打折扣。
如能与中央水处理系统相结合,可克服上述难点。
单独房间使用空调,其它房间风机盘管有冷热水管流过,也会产生能耗;现较流行采用电磁水阀来关闭水路;除去造价上的因素外;还会使局部水流速过高,产生噪声的问题。
户式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1.冷(热)水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室外的制冷机组对冷(热)媒水进行制冷降温(或加热升温),然后由水泵将降温后的冷媒(热)水输送到安装在室内的风机盘管机组中,由风机盘管机组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对室内空气处理的目的。
2.风管(道)式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
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室内机组通过布置在天花板上的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安装在室内各房间天花板中的风管(道)内,并通过出风口上的散流器向室内各房间输送空气。
在风管(道)上设计有新风门和排风门,可以按一定比例置换空气,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变频一拖多机组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供冷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室内机组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冷凝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液体制冷剂。
供热时,室外的制冷机组吸收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蒸气经压缩后向各室内机组输送汽体制冷剂。
各室内机组通过暗装的方式布置在天花板上。
通过其回风口将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再从送风口将处理后的空气采取就地回风的方式送回室内。
机组在能量调节方式上由微电脑控制,室外机组的变频式压缩机根据室内冷热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以满足室内冷热负荷的要求。
商用中央空调系统单冷式:将室内热湿空气吸入,经蒸发器将其中的水蒸气冷凝,然后将干燥、凉爽的空气送入室内,起到降温、降湿的作用。
冷热式:既能降温、降湿,又可制热、取暖。
制热方式可分为热泵式和电热式。
热泵式空调取暖时,室外空气温度在5℃以上才能正常工作。
窗式:是空调制冷、通风、控制系统的组合体。
移动式:它与窗式空调器的区别是采用水冷方式,冷凝水通过软管排出,可以在室内随意移动,不用安装。
分体式:它由室内机箱和室外机箱组成,室外机箱组合了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和轴流风机等。
变频空调:是由电脑控制的变频器和变频压缩机组成的,它运用变频控制技术,使空调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冷、制热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实现快速、节能和舒适的控温效果。
水冷式:由室内盘管,室外机可以是水冷螺杆或冷却搭(这种也属于单冷式),机组里面的东东就不说了,四大部件你应该知道的吧。
.风冷式:室内盘管,室外机是风冷螺杆或模块机组。
中央空调系统是由一系列驱动流体流动的运动设备(如水泵、风机及压缩机)、各种型式的热交换器(如风机盘管、蒸发器、冷凝器及中间热交换器等)及连接各种装置的管道(如风管、水管及冷媒管)和阀件所组成。
系统一般可分下列五个循环 [5] :(1)室内空气循环;(2)冷水循环;(3)冷媒循环;(4)冷却水循环;(5)室外空气循环。
在当今社会,空调系统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如系统节能、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的行业责任等。
这些问题都是在空调系统发展道路上我们所面对的一些新问题。
从小处来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从大的方面来考虑,更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
在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上,清华大学江亿教授就对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介绍了中央空调行业现状、目前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单机效率尚可但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很低的现状(冷机效率可以达75%,但系统效率却不足l9%) [6] ,又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角度介绍了一些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