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所至的皮肤病各有何特点答:①风:皮损发生迅速,瘙痒、脱屑、皮肤播撒性的特点;②湿:具有泛发型、渗透液、流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位偏于下部的特点。
③热:发病急、变化多端、皮损色红、米兰、脓疱、灼热、做痒、作痛;④虫:瘙痒剧烈。
具有传染性,并伴蘊湿生热症状;⑤毒:皮损局限或泛发,具有红、肿、瘙痒、丘疹、水疱、风团等多种形态损害,并有接触或服药及毒物史。
常见外因所至皮肤病各有何特点答:①血瘀,有点出血点或瘀斑点、结节、疼痛、肌肤甲错、脱屑、毛发脱落等特点;②血虚风燥:具有瘙痒、皮肤干燥、肥厚、脱屑、粗糙、脱发、色素沉着、指甲变化、水肿烂红斑等特点,并伴随有虚性全身症状、多慢性迁延性疾病。
原发性皮损有哪些如何辨证。
答:①:辩疹:压之褪色者多分血之热,压之不褪色者多为血热或血瘀红而带紫色者为热度炽盛,红斑稀疏为热轻,密集为热重;白斑多因气滞或血瘀。
②丘疹:多为血热、风热。
③疱疹:血瘀者呈淡红色、糜烂,干燥后结成薄痂,疱疹生于红班上,多属于湿热或热毒所致。
④脓疱:多为湿热或热毒炽盛;⑤结节:多为气血凝滞。
⑥风团:色白为风寒,色红为风热。
继发性皮损有哪些如何特征答:①鳞屑:急性病多见余热未消;慢性病见之,则为血虚风燥。
②糜烂:多属湿热;③痂:脓痂为热度未溃,血痂为血热。
④抓痕:多由风热或内热所致;⑤皲裂,多为血虚风燥;⑥色素沉着,多为肾虚或气血不和。
⑦或暄样变,为血虚风燥所致。
⑧疤痕,为气血凝滞所致。
试述各种斑的原因。
答:①红斑,为热邪所致,压之褪色者为血分有热,压之不退色者为轿分有瘀:密集成片,为热入营血:色红而紫则为热度炽盛。
②紫斑:血分热癣,迫血外溢,或脾气不运,统摄无能而致。
③白斑,因气血失格或气滞引起。
④黑斑,因肝气郁结、血液瘀滞、或肾阴不住命门火衰肾阴不足,水亏火旺所致。
简述各种皮肤病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及其内脏的关系。
答:急性皮肤病大多发病急骤,皮损变现以红、热、的虫、毒所致,一般与肺、脾、心三脏之关系密切。
慢性皮肤病大多发病缓慢,皮肤变现以鳞屑、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等为主,伴有脱发、跖(指)甲变化,多为虚证:多因血瘀阴血不住,肝肾亏虚所致,与肝、肾关系密切。
皮肤外用红物具体使用原则是什么答: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来选择药物及剂型。
例如急性阶段,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透液时,选用洗剂、粉剂为宜,如大量渗液,红肿甚者,则用溶液剂湿敷为宜;慢性阶段,有侵润、肥厚、角化过度时,用软膏为宜。
另外,如急性感染期,先控制感染:妇女、儿童会阴部选择较温和的药物,选用低浓度的药剂,如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皮肤病外治原则是什么答:应用各种不同的剂和药物,根据皮损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同一皮肤病因皮损不同,药物、剂型的选择也不同。
不同性质的皮肤病,因其皮损相同,治疗药物及剂型也相同,这就是皮肤病的外治依据皮损而辩证施治的原则。
皮肤病外治应注意哪些事项答:①有感染者先用清热解毒的红物,感染控制后,再针以原来的皮损选用药。
②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年幼和女病人,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引起红肿。
③先用浓度低的药剂,然后再根据病情采用浓度高的药剂。
何谓火带疮其特点如何答:火带疮是一种红斑、水疱、痛如火辽的急性疱疹性疾病。
因其皮疹是红斑、水疱且陈带状排列故名之。
其特点是:突然发病,为集簇性水疱,排列成带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出现,伴有刺痛和核肿大,大部分病人愈合后很少其发。
试论述热疮的临床特点答:多发于口唇、鼻子周围、面颊、外阴等粘膜交界处。
水疱头大或米粒大,成群分布,常反复发作,自瘙痒及灼热。
试述火带疮的资料要点。
答:①热盛者,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于上肢者加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
②湿盛者,宜健脾利湿,在佐以解毒,用除湿胃芩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者,治疗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逍遥散加减。
外治则水疱者,用二味拔毒散调水搽,轻度糜烂者,用祛湿散以植物油调涂搽;有组织坏死者,用青黛散掺九一丹,后遗神经痛者,用酒精调雄黄解毒散外搽。
各种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①寻常疣:皮损为隆起的赘生物、小如栗米、大如黄豆、突出表面,然呈灰黄或污黄或污褐色、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②扁平疣: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米粒黄豆大小,浅褐色或正常皮色;③传染性湿疣:皮损为半球型丘疹,米粒到黄豆、豌豆大小,中间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调破顶端,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④掌趾疣:皮损为角化性疹,中间稍凹,周围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可见蔬的白色乳头状物质,揩或挑后易岀血。
⑤丝状疣: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竭色或淡红色。
何谓脓疱疹其特点是什么答:脓疱疹是常见的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生丘疹、水疱、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多发于夏秋季,常在儿童中流行。
头癣分几种各有何临床特点答:分三种。
①白癣,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性、散在的灰白鳞屑,高位断发,病发根部有白鞘,青春期发育可不太而发,永久脱落。
③黑点癣,有散在黄豆到杏子大小的鳞屑斑,细薄的鳞屑不多,低位断发,毛囊口的短发呈黑点状,可经久治愈。
论述分型及外治的要点。
答:足癣常要根据其皮损特点分为水疱性、糜烂性、脱屑性三种,其外治时,若水疱、脱屑用苍肤洗剂外洗或外搽土槿皮酊,已数次,有脓疱者,用青黛膏外搽,脱屑、干燥皲裂者,外用雄黄软膏。
糜烂型可作黄酊洗剂外搽或扑粉药。
试述湿疹的病因病机。
答:湿疹多由风湿热邪外伤,或脾虚生湿壅热,血虚风燥所致,其病因病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感风湿热邪;②饮食失节,脾胃败伤,水湿内生,外溢肌肤;③情志内伤,损伤脾胃;④湿性粘常;迁延不愈为慢性。
急性湿疣与接触性皮炎应如何鉴别答:①湿疹无明显接触史,皮炎有接触史;②湿疹发作不突然,皮炎发作突然;③湿疹发病部位不定,好发于四肢、面积、皮炎多限于接触部位;④湿疹皮损呈多样性,对称分布,很少有大疱,也不易发生坏死,边界不清楚,有复发倾向,皮炎皮损形态多单一,可分红斑、丘疹、甚至球死,边界清楚,接触过敏物后会复发。
试述湿疹的内治要点。
答:①热重于湿——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加减;②湿重于热型——健脾利湿,佐以清热——革解湿汤加减;③风热型——疏风清热利湿——消风用加减;血虚风燥型——养血润肤,祛风止痒——当归饮子加减;⑤脾虚型——健脾化湿导滞——除湿胃芩汤加减。
试述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特点。
答:①急性湿疹: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瘘痒、皮损边界不表,继而出现丘疹、水疱、搔破后形成糜烂、流津、结痂,最后痂皮脱落,露出光滑的红色皮肤,逐渐愈合,愈合后有复发倾向,自觉瘙痒。
②亚急性湿疹:红胀、水疱、流津减少、皮疹以且疹,鳞屑和结痂为主,自觉瘙痒严重,多由急性演变而来。
③慢性湿疹:患部皮肤增厚,棕红色或灰色,色素沉着,表面粗糙,复有少糠皮痒鳞屑,呈局限性,边缘清楚。
试述药物性皮炎的内治要点。
答:①肺胃风热型,宜祛风清热解毒,消风散加减;②湿热型,宜清热利湿解毒,用草藓渗湿汤加减。
③气血两型,宜凉血化斑解毒,清营汤加减。
④气阴两伤型,宜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加减。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答:①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②注意控制感染③用药宜先温后强④用药浓度宜先低后浓⑤随时注意药物过敏⑥外用软膏需注意:外用软膏在第二次涂药时候,需用棉花蘸着各种植物油或石蜡油轻轻揩去上一次所涂的药膏,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搽洗。
龙胆泻肝汤的药物组成: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各3g,木通、车前子、当归(酒炒)、生地(酒炒)柴胡、甘草(生)各1.5g 用法共研粗末,水煎服。
试述药毒的内治要点.1、湿毒蕴肤型,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萆薢渗湿汤加减2、热毒入营型,宜清热凉血,解毒护阴。
清营汤加减。
3、气阴两虚型,宜益气养阴清热,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简述隐疹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外卫不固,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
临床特点: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
可发于任何年龄,男女都可患。
简述隐疹的内治要点。
1、风寒束表型,宜疏风散寒止痒。
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2、风热犯表型,宜疏风清热止痒。
消风散加减。
3、肠胃湿热型,宜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防风通圣散加减。
4、血虚风燥型,宜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当归饮子加减。
白庀有何特点怎样诊断。
特点:皮损以红斑为主,伴有白色鳞屑的慢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病情顽固难愈,易于复发,痛程长诊断:若见典型性红斑,鳞屑色白,刮去有刮亮的薄膜及点状出血便可诊断。
试述肝肾不足,冲任不周引起白庀的机制。
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冲任为肝肾所主。
肝肾不足,可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亦可由后天供养及调摄不慎,房事不节引起,肝凝血,肾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转化,精血耗伤,则营血不足,而使肌肤失养,化燥生风而成病。
简述白庀的内治要点。
1、血热内蕴型:宜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犀角地黄汤加减。
2、血虚风燥型:宜养血滋阴,润肤熄风。
当归饮子加减。
3、气滞血瘀型:宜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桃红四物汤加减。
4、湿毒蕴阻型:宜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萆薢渗湿汤加减。
5、火毒炽盛型: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清瘟败毒饮加减。
*6、肝肾不足型:宜补肝益肾,调摄冲任。
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简述白屑风的病因病机及基本特点。
病因病机:白屑风的发病一为脾胃受损,湿热内生,复感风邪,风湿热邪蕴结肌肤。
二为阴血不足,肌肤失养,风邪外侵,风燥热邪蕴结肌肤所致。
基本特点:头发、皮肤多脂发亮,油腻,瘙痒,迭起白屑,脱去又生。
患者以青壮年为多,乳儿期也有发生。
简述粉刺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
病因病机:素体阳热偏胜,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上蒸面部而致;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瘫,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
临床特点:大小不等的丘疹、结节、黑头粉刺,或皮疹顶端有小脓包,伴皮肤油腻或潮红或暗红,散布小凹状疤痕等皮损表现,多发于颜面。
牛皮癣的特征如何简述其治疗要点。
特点:皮损多是圆形或三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骚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治疗要点: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
对继发感染者采用抗菌药物,及时控制感染。
何谓子痈如何内治答:子痈是指非特异性,慢性睾丸炎,附睾炎,有急慢性子痈之分。
急性子痈多为湿热所致,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枸桔汤加减;慢性子痈属肝气郁结,治宜疏肝散结,活血消肿,方用桔核丸加减。
子痰的临床特点怎么样答:肾子有慢性肿块,最后化脓破溃,溃后流出稀薄脓水,并挟有败絮样物质,疮口凹陷形成瘘管,经久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