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学习报告篇一:中小学生人身伤害预防与处理学习心得体会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伤亡事故发生之频繁,数目之大,实在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据有关材料统计,每年我们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因游泳、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他杀、自杀而死亡的中小学生人数达40余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
据统计而这些意外危险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一是作为学习实施但安全措施不完备的建筑带来的意外伤害;二是楼道、通道等容易发生拥堵压的场所造成的伤害;三是校外人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溺水等等;四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等引起的意外伤害;五是校外不法分子的侵害,如殴打、杀人、强奸等刑事案件;六是文体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吴杏妹主任在引领全体班主任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理》时强调:安全教育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应考虑的问题,并应提到一个高度来重视它,要与当前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紧密联系,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组成一个强大的安全网络体系,同时指出学校是育人的摇篮,作为班主任应承担起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的责任。
学校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随时随地都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学校和家长双向配合才能真正减少事故的发生。
只有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安全教育共同体的局面,才能促进中小学健康成长,才能使家庭幸福、学校平安和社会和谐。
一片冰心在玉壶——学习《苏州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江苏省昆山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长吴建军昆山市教育局决定把今年定为“师德师风教育年”,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
我们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规范育人环境,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
《苏州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是本着预防、处理中小学生事故,保护中小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制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人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如出行、集会、旅游、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而青少年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相对是有限的。
目前,社会治安还相当严峻,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或者滋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容易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此外,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风暴等)、人为灾害(例如火灾、重大交通事故等)的发生,同样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
为防患于未然,《条例》“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第二章以数款事无巨细地列举了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重大责任。
《条例》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从学校这一方出发。
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努力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条例》将“伤害事故的预防”置于首位,体现了《条例》的核心。
多年以来,我校一直奉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
学生人身安全应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根据《条例》的相关条款,作为学生人身安全教育的执行者,为做好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预防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条例》实施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保护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因此,安全教育必须经常讲,安全隐患必须经常查,安全管理必须经常抓,安全警示必须经常有。
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班主任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
其次,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伤害预防事故预防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
这有利于学校主动及时有序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条例》规定,学校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安全教育、教育督查、教学常规督查、校园安全检查、体育设施安全、安全事故处理等一系列工作都要安排相关的责任人,另外,还要专门聘请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定期到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法规教育。
再次,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必须细致、踏实、到位、慎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离岗,不能违反工作常规要求,不能违反操作规程。
对此,《条例》第十五条就明确规定。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一旦发生学生未到校或者擅自离校,教师应及时告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并告知相关的职能部门,以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学校还应主动加强与公安、工商、文化、建设、质量监督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其他监护人的交流合作。
通过双方的交流合作,学校据此可以适时调整安全教育的工作部署,制定更科学化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
而与学生家长等监护人的交流,更有利于他们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最后,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熏陶、引导、渗透功能,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应利用各种的宣传措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创造赏心悦目的卫生环境,以整洁的校园环境熏陶人;竖立张贴各种形式的安全警示牌,以鲜明的语言教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以生动的事例教育人。
要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学风,营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从老师、同学身上感受到激励、尊重和友爱,感受到和谐与温暖,从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总之,预防胜于一切,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教育工作者应当全力以赴。
篇二: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宣传贯彻了《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明确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使我对安全的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为了让学生安全、幸福、健康成长。
为此,特将本人学习条例的一点体会拟写如下:一、贯彻、领会精神《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强调了学校依法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明确了社会各方面都有保障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共同责任,规定了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界定了学校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的途径、程序及赔偿办法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条例规定: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抢救、救助、预防措施,优先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或学生遭到伤害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保护,必要时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沟通或者报告公安机关处理。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时时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事故灾难或是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树立优先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基础。
三、学习宣传、贯彻通过培训学习,我们懂得了许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此,我们作为教师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利用班会课和其它学科有机、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提醒。
总之,本次学习,更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使我更加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留心校园每一处的安全隐患,加强责任心,做一个有心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社会、家庭和谐。
篇三: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学习《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心得体会思渠中学:廖亚飞通过对《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学习,使我自己对安全认识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学生生命如同含苞花骨,娇嫩脆弱;学生安全工作重于泰山。
为了让学生安全、幸福、健康成长,我们再次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
首先,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建立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
确保学生健康、幸福成长,既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家长们的愿望。
作为教师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职责。
安全工作是一个学校的首要事情,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可在现实中,很多教师认为安全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上好课就行了。
殊不知,我们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
教师工作是一个特殊的事业。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肩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并且,教师自身的言行也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因此,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教师必须首先树立起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并以身作则,模范遵学校的各项制度,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基础。
教师是学生安全的责任人,要努力增强安全责任感:首先要认真学习一些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施教的意识,自觉杜绝体罚学生、辱骂学生等侵权行为。
其次,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制度的学习,认知学校事故出现的类型,结合以前发生的安全事故分析发生的原因,掌握意外事故的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保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且全方地实施安全保护。
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安全职责,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安全事故,要及时处理或及时上报。
另外,了解安全事故的范围,做好预防和处理。
作为学校教师的一员,平时要对学校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方面了如指掌,并做好预防措施,通过会议、墙报和座谈等方式及时和反复向学生宣传,教会学生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正确的处理,避免事态的扩大,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事故。
总之,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关心学校的安全工作,留心每一处安全隐患并采取防范措施,做一个安全教育工作的有心人,学生就能健康地成长,学校、社会、家庭就能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