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1.(2分)“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A.西北B.中原C.江南D.东北2.(2分)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夏启B.商汤C.周武王D.秦始皇3.(2分)图是东魏墓葬出土的东罗马帝国发行的金币。

以此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东魏时()A.东西方有官方交往B.东西方有商旅往来D .佛教与基督教并立C.东正教已传入中国4.(2分)作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机关,见证了宋元明初海上贸易繁荣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巡检司D.江海关5.(2分)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

据此推测,郑和下西洋应在()A.13世纪下半期B.14世纪上半期D.16世纪下半期.C15世纪上半期6.(2分)因下列事件而导致宋朝迁都和重建的是()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绍兴和议7.(2分)刚独立的美国就派遣“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启了两国的首次通商。

此船应驶靠()A.大都B.广州C.上海D.泉州8.(2分)张学良在台参观某祠堂时曾赋诗“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在版图”。

他赞的是().林则徐D .郑成功C .岳飞B .张骞A.9.(2分)1803年,英国所使用的棉花中,来自本土的不到8%,其余的全部来自新世界。

这里的“新世界”是指()A.亚洲B.非洲C.美洲D.大洋洲10.(2分)1859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写道:“日本邦近与花旗邦通商,得有各项技艺以为法则”。

文中的“花旗邦”是指()A.美国B.英国C.法国D.荷兰11.(2分)盲目的批判孔子的时代过去了,盲目的尊崇孔子的时代也过去了,科学的研究孔子的时代到来了。

”其中,“盲目批孔”的时代是()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12.(2分)在经济史上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部门是()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机器制造业D.汽车制造业13.(2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既遵循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道路,又保留了俄罗斯的特殊性。

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强化农奴制B.保留沙皇专制DC.赋予农奴自由民身份.允许农民从事工商业14.(2分)如图是“西方列强……占比变迁统计表”。

标题中省略的是()A.输华鸦片B.军舰吨位D.工业生产总值C.殖民地面积15.(2分)他虽有恺撒、亚历山大功业,却没有建立持久的政权,但他留下的遗产已成为整个法国乃至欧洲的组成部分。

“他”是()A.伏尔泰B.拿破仑C.俾斯麦D.马克思16.(2分)如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作的漫画《铁路游戏?利益各方》。

画面反映的现象)是瓜分中国与(.A.开埠通商B.设立租界C.资本输出D.门户开放17.(2分)马克思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

”这里的“人”是指()A.新贵族B.手工业者C.工人阶级D.城市平民18.(2分)观察如图,与此场景有关的是签订()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二十一条”D.《九国公约》19.(2分)1921年初,国内战争已结束,但农业生产形势不见好转,农民还在有意缩减生产。

为改变这一局面,俄国()A.实施斯托雷平改革B.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新经济政策D .建立苏维埃政权C20.(2分)观察如图邮票,画面中的军人属于()A.北洋军.工农红军D .湖北新军C .北伐军B二、综合题.15分)思想与制度21.()治国思想一般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对国家社会影响极大。

请将下列人物与其治1(国思想一一对应。

治国思想历史人物敬天保民(A)周公旦1()柔道治国(B)(2)汉文帝清净无为(C)(3)光武帝重文轻武(D)(4)宋太祖(2)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实施统治的方式、方法的总和,彰显着不同时代国家的特征。

请按照表格内的分类,将下列政权填入相应空格。

(填写字母)十五世纪初的法国(A)新航路开辟时的英国(B)普法战争后的德国(C)明治维新后的日本(D)独立战争后的美国(E)彼得一世改革后的俄国(F)辛亥革命后的中国(G)政治制度政权)等级君主制(12)君主专制((3)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4 20(22.分)机器的影响材料一如图是19世纪下半叶日本创作的《纺纱机的发明者》,画面配文:“英国的阿克莱特多年努力地制造一种纺棉纱的机器,他的家庭因此一贫如洗。

妻子看着他花光钱财没能成功,盛怒之下,打碎了一个模型,阿克莱特十分生气……这件事情之后,他成功地发明了机器,靠它赚了钱。

”﹣﹣摘编自《棉的全球史》材料二(1828年印度一位贫穷寡妇回忆)我二十二就成了寡妇。

我生了三个女儿……我开始用阿萨那和插卡(简单的手纺车)纺纱……织匠们到我家门口来买纺好的纱……我想要多少钱他们会马上给我。

因此我一点也不担心吃穿……就这样我把三个女儿都嫁出去……现在有三年多了,我和婆婆又没米下锅了。

不但织匠们不到家门口来买我的棉纱,就算我把纺好的纱拿到哈特(市场)去,出以前价格的四分之一他们都不买。

我完全不懂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到处打听,听说织匠们现在用的是大量进口的英国棉纱……等我看到棉纱之后,发现确实比我的好。

﹣﹣摘自帕特萨拉蒂:《历史问题》第429页问题:(1)阿克莱特的机器问世于什么时期促发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述印度寡妇家生计的变化及其原因。

(3)怎样看待上述材料对英国棉纱(机)的反映23.(25分)世纪末年的忧虑19世纪末的中国该往何处去1899年,国人给出了答案:山东农民朱红灯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

10月,赵三多等人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被清廷招安纳入民团(义和团)。

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向避居东京的梁启超提议联合组党革命。

梁启超给康有为写信:“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

今上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

”甲午年弃官的末代状元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历经周折,于5月23日,正式开车纺纱。

湖广总督张之洞派长孙张厚琨和两湖书院学生赴日留学,渐成传统,成就了黄兴和李四光等很多革命家和科学家。

问题:(1)依据材料和所学,请指出1899年中国所面临的形势。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社会主要阶层应对时局的重大行动。

2(.年国人的所作所为1899)你如何看待3(.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该答案的选项字母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没有分数.)1.(2分)“在孔子之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A.西北B.中原C.江南D.东北【考点】VA:孔子思想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孔子的思想。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从空间看,孔子所集的文化,主要集中于中原,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

2.(2分)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夏启B.商汤C.周武王D.秦始皇【考点】11:夏商的政治制度.【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D正确。

ABC均没有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

3.(2分)图是东魏墓葬出土的东罗马帝国发行的金币。

以此作为史料,它可以佐证东魏时)(.A.东西方有官方交往B.东西方有商旅往来.佛教与基督教并立DC.东正教已传入中国【考点】2Q: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历程.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东魏墓葬出土的东罗马【分析】帝国发行的金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魏墓葬出土的东罗马帝国发行的金币能够说明东西方有【解答】A。

商旅往来,但不能确定是否是官方交往,故B正确,排除CD材料均不能体现,排除。

B故选: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点评】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2分)作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机关,见证了宋元明初海上贸易繁荣的是(.江海关A.市舶司B.宣政院C.巡检司D【考点】2N:宋朝的商业发展;2O:元朝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机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见证了宋元明初海上贸易繁荣”。

【解答】A宋元明初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正确。

B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与海上贸易无关,排除。

C盘查过往行人是巡检司的主要任务,与海上贸易无关,排除。

D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的相关知识,学生应准确识记历朝为加强对外贸易管理实行的措施。

5.(2分)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开辟早了半个多世纪。

据此推测,郑和下西洋应在()A.13世纪下半期B.14世纪上半期世纪下半期16.D 世纪上半期15.C.【考点】2Y: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海禁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应在15世纪上半期,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6.(2分)因下列事件而导致宋朝迁都和重建的是()A.陈桥兵变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绍兴和议【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政治,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政治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导致北宋向南宋转变,宋朝迁都和重建的原因是靖康之变。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北宋和南宋的基本史实,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7.(2分)刚独立的美国就派遣“中国皇后号”来华,开启了两国的首次通商。

此船应驶靠()A.大都B.广州C.上海D.泉州【考点】91: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对外贸易,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之前对外贸易特征来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这次美国刚刚独立的时候,鸦片战争还没有爆发,当时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13行对外贸易,所以当时美国在华的船只只能到达广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