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二)引路人雨淅渐沥沥地下个不停。
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
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撒。
“噢,噢,不要紧。
”哎呀!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
“太谢谢你了,小姑娘。
”他很感动地说。
我们一起向前走去。
突然。
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
”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绊倒的。
”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
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
他说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没有听清。
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我仿佛看见他那模糊的眼睛在闪光。
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
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文中事件的起因是“我”撞到了________,后来“我”发现他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于是“我”决定________。
(3)当发现水泥板被拿开后,“我”和“他”的做法分别是什么?(4)题目“引路人”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5)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答案】(1)文质彬彬;得意扬扬;仪表堂堂(2)身旁的一个行人;扶他回去(3)“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4)“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5)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此题从给出的词语“小心翼翼”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理解文题(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题目)一定要着眼于全篇,对一些含有比喻、象征性意味的题目,要透过字面把握它内在的含义。
(5)评价人物形象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文质彬彬、得意扬扬、仪表堂堂(2)身旁的一个行人、扶他回去(3)“我”不满地嚷着,并提醒大伯走一边|他”:把水泥板盖到了下水道上。
(4)“我”是他回家路上的引路人;他是“我”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5)文中的“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热心、为他人着想。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文题的理解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形象。
2.课外阅读。
太阳路贾平凹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
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也离不得它。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啊,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③“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⑤“当然有的。
”⑥"啊,那怎么走呀?”⑦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⑧“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都会知道了。
”⑨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梅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
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
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
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
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
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
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⑩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
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⑪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⑫“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⑬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⑭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⑮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⑯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⑰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⑱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
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
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⑲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⑳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
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结合文章内容,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
(2)文章中第②-⑥自然段中的对华为什么没有提示语?(3)“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岀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对奶奶形象刻画时,最主要采用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看出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5)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6)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会情不自禁想到三年级时学过的课文《太阳》,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两点。
【答案】(1)陡峭的路;漫长的路(2)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4)语言描写。
奶奶教育有方、热爱生活、有爱心、有耐心。
(5)本文用孩子和奶奶的对话讲述了一群孩子寻找太阳路的故事,“太阳路”就是追求人生梦想之路,告诉了我们人要不畏艰辛,尽毕生努力追求光明未来的道理。
(6)①《太阳路》是一篇散文,语言通俗、浅显,充满童真童趣。
《太阳》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语言平实、朴素、准确。
②《太阳路》主要运用了对话的形式。
《太阳》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
既然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①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②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6)写作特点是指文章在某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和效果。
写作特点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
解答时要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故答案为:(1)陡峭的路、漫长的路(2)读者知道是“我们”在和奶奶说话;对话时,“我们”的问话语速比较快,更好地表现出小时候的“我们”天真、充满好奇的特点。
(3)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4)语言描写。
奶奶教育有方、热爱生活、有爱心、有耐心。
(5)本文用孩子和奶奶的对话讲述了一群孩子寻找太阳路的故事,“太阳路”就是追求人生梦想之路,告诉了我们人要不畏艰辛,尽毕生努力追求光明未来的道理。
(6)①《太阳路》是一篇散文,语言通俗、浅显,充满童真童趣。
《太阳》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语言平实、朴素、准确。
②《太阳路》主要运用了对话的形式。
《太阳》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①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②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6)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3.文学类文本阅读当你自卑时,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邓为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
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
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
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
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顺便照顾一下我。
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
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