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2016年8月20日修订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普通护理(1001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卫生系统各医疗机构,基层医院,乡村卫生院,各单位医疗养老院从事普通护理工作人员。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学生毕业时必须取得护士资格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医疗单位的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具有与病人沟通的能力,礼仪言行举止得当。
3、具有良好的护理工作应变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护理临床的病变应急能力。
4、具有护理临床治疗方案变化的初步预测能力和应变措施。
5、具有阅读病历和治疗措施变化,阅读护理的关文献的能力。
6、具有户外急救护理措施,抢救病人的初步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基础护理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
2、掌握中、西医护理治疗理论的基本知识。
3、掌握中、西医药配制混合治疗的基础知识。
4、能熟练应用各种护理措施的医疗器具的操作能力。
5、掌握门诊、病房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技巧的能力。
6、能熟练地配制治疗用药、打针、输液、导尿的护理操作能力。
7、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做手续时要的各种医疗器具的能力。
8、能熟练地对各种治疗措施的护理技能。
七、主要接续专业高职:高级护理、助产、涉外护理本科:高级护理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总学时为3768学时,理论实训课程为2168学时(占57%)实习课时为1600学时(占43%)。
理论实训课程又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为720学时,占理论实训课程学时的33%,公共基础课程又分为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占28%)和选修基础课程(占5%);专业技能课程为1448学时,占理论实训课程学时的67%,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占33%)和专业课程(占34%);专业基础课程又分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占24%),和选修专业基础课程(占9%);专业课程又分为必修专业课程(占23%),选修专业课程(占11%)。
实践环节(实习)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作业,共1600学时。
毕业实习是使学生获得专业工作能力,巩固所学理论,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为36周,1440学时,由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填写实习鉴定表,交实习报告。
毕业设计或毕业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四周,160学时,成绩评定方式,由教务科组织有关专业教师进行评定,要求实事求是,严格把握质量,一般不要求公开答辩。
九、考核与毕业考核: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对所学的课程要进行考核,一种为考试科目、一种为考查科目,期末由任课教师出题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不及格者补考,补考时间为每学期开学后第三周进行。
严把考核质量关,杜绝作假,考试可开卷和闭卷,开卷难度要大,闭卷难度小,每学期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之前有三科补考不及格者延长一学年办毕业证书。
经考核合格,并经政治思想鉴定合格者,学校颁发贵阳市教育局验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享受中专待遇。
十、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一)公共基础课:根据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的规定,公共基础课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
1、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成养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守法、懂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政治与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是中职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其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语文指导学生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爱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6、数学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7、英语中职校英语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成养习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体育与健康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成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9、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就任、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10、礼节礼仪礼节礼仪是中职校学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遵守公序良俗,尊老爱幼、接人待物、行为举止、语言符合规范,在职业生涯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生活习惯,受益终身。
11、普通话普通话是中职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艺术交流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做到发音标准,符合国家文字音节规定,交流畅通,表达清楚,在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专业技能课程1、医用化学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旨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人际勾通主要内容是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技巧、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等。
3、解剖学主要内容是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4、生理学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知识。
5、病理学主要内容是疾病的一些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学基础知识。
6、免疫学主要内容是免疫学、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
7、基础护理学主要内容是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安全与防护,以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
8、护理心理学主要内容是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心理评估与治疗、心理护理、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等。
9、药物应用护理学主要内容是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应用护理基础知识。
10、健康评估主要内容是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常用护理病历书写及资料分析、护理诊断等。
11、内科护理学主要内容是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等。
12、外科护理学主要内容是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
13、妇产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
14、儿科护理主要内容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
15、急救护理主要内容是院外急救、急诊科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以及常用救护技术及护理等。
16、社区护理主要内容是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方法、家庭健康护理、社区保健、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以及社区康复护理等。
17、中医护理主要内容是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中医辨证施护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护理技能等。
18、老年护理主要内容是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等。
19、五官护理主要内容是对五官的耳、眼、鼻、口腔、脸的各个部位的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