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练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1、语法2、语法学3、词4、短语5、句子6、句型7、句类8、句子成分9、状语10、实词11、虚词12、名词13、形容词14、主谓短语15、动宾短语16、偏正短语17、连谓短语18、兼语短语19、同位短语20、语体21、主谓谓语句22、双宾句23、存现句24、主动句25、被动句26、复句27、修辞28、比喻29、修辞学30、夸张31、比拟32、借代33、对偶34、非主谓句简答题:1、汉语词类的语法特征(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介词短语的语法功能,并各举一例说明?3、主谓短语能充当何种句子成分?各举一例说明。
4、举例说明宾语和补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有人说修辞是“咬文嚼字”、“雕啄语句”、“卖弄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7、什么是借代?运用借代应注意什么问题?8、简述夸张有何修辞效果?举例说明。
9、夸张常借助哪些辞格加强表达效果?试通过下列两例加以说明。
10、请通过实例解说数词中倍数和分数使用时要遵循哪些规则?11、兼语短语的结构特色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之。
12、什么叫独立语?独立语有哪几种?试各举一例说明。
13、简述句群的结构类型,与复句的异同是什么?14、什么叫句子成分残缺?就主语、谓语残缺现象各举一例并分析改正。
15、什么叫非语言因素?它与语言因素有何关系?16、简述语言因素与修辞的关系是什么?17、简述修辞与语音的关系是什么?18、简述修辞与词汇的关系是什么?19、简述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分析题:1、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中的煤炭,大旱的甘霖啊。
2、雷锋,鲜红的路标啊,指引多少人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3、勤勤恳恳育社会主义新苗,兢兢业业树共产主义新风。
4、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5、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像一团火,把人烧毁。
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身旁。
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是暗下来了。
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多么美妙的夜晚,多么凉爽的天气,多么迷人的繁星啊!8、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9、般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粉碎。
10、听着、听着,听着那悲伤的歌声,蓦然,一股的心酸,像波浪,在我心海里汹涌澎湃,我感觉着,天上的星星似乎要落泪了,远方的涛声似乎在哭泣了。
答案:名词解释:1.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一种。
2.是研究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
是人们对客观语法规律的认识和说明。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5.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6.按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句子的类型,叫做句型。
7.根据句子表达的语气分出来的类型叫做句类。
8.是句子的组成部分。
它是由句子或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
9.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附加成分。
10.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
11.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词法意义的,叫虚词。
12.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1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4.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级成,两部分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也就是主谓关系。
15.由动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的短语。
16.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其间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17.由两个或几个谓词、谓词性短语连用构成连动关系的短语。
18.这种短语有一个兼语,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宾词又是后一个动词的主语,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
19.由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前后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
20.是指为了适应不同的交标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21.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22.有的及物动词带两个宾语,而宾语间又无结构关系的句子。
23.表示何时、何地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句子。
24.指在动词谓语句子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的句子。
25.指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子。
26.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样、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27.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下,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相内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言语行动。
28.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做比喻。
29.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表达思想内容需要,去选取恰当的语言形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科学。
30.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辞格叫夸张。
31.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
32.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
33.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
34.指哪些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它短语或一个词形成的单句。
简答题:1.答:主要表现在词的组合能力和造句功能上,其次表现在词的形态变化方面。
前两点统称为词的语法功能。
(1)表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上。
哪些词和词组合,以怎样的方式组合,组合后的关系,这就表现出实词的类别,而虚词就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上。
(2)表现在能否充当句子成分即语法功能上。
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的词叫虚词。
(3)表现在词的形态变化上。
在汉语里主要指合成词中的附加式和重叠式上,如椅子、花儿、老虎等等,带点的是虚语素;再如想想(AA式)、考虑考虑(ABAB式)、干干净净(AABB式)等,则是一般动词和某些形容词的重叠式。
这两者都是词的形态变化,只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2.答: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作补语、定语、动词。
其语法功能如下:(1)主要作状语。
如“他在阅览室里看书”,“在”是介词,与“阅览室”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
(2)有的可作补语。
如“他端出茶点放在桌子上”,介词短语“在桌子上”在当中充当补语。
(3)介词短语后面加“的”可作定语。
如“他对这个问题分析是正确的。
”“对”是介词,与“这个问题的”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定语。
(4)多数介词与动词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有的如“在、比、给、拿”等介词会发生词性变化作动词,如“李师傅在家吗?”“在”本来是介词,但在这个句子上具体情况下,词性发生变化作动词用。
3.答:主谓短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不同的句子成分。
例:(1)作主语。
如:“我们应该关心他才对”。
“我们应该关心他”是主谓短语,作主语。
(2)作谓语。
如:“他头脑清醒”“他”在句中作主语,“头脑清醒”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3)作宾语。
如:“大家发现风停了” “风停了”是主谓短语,作宾语。
(4)作定语。
如:“讲解员解说着黄土高原变成肥沃良田的远景”“黄土高原变成肥沃良田”是主谓短语,作定语。
4.答:其区别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1)看成分关系。
宾语是受动语支配关涉的名词性成分,之间是动宾关,补语是对谓词起补充作用的成分,之间是因果关系。
如“我看书”,书在动词后边受“看”支配关涉,是宾语;又如“考虑清楚”中的“清楚”是“考虑”的结果,是补语,两个成分之间有因果关系,是补充关系。
(2)看“得”字的性质。
结构助词“得”的后面是补语,而“懂得”、“觉得”“取得”之类的合成式动词后面的词语是宾语。
如“他画得好”,“好”是“画”的补语;又如“他懂得画画”,“画画”则是“懂得”的宾语。
(3)看成分的词性。
谓语后面物量短语作宾语,动量短语作补语。
如:“好书可以多置几本”(几本是物量短语,在句子中作宾语);又如:“好书可以多看几遍”(几遍是动量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4)看表示时间的成分。
若能变换为“把”字句的作宾语,否则作补语。
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中“两个钟头”此句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因此“两个钟头”在句子中作宾语(即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又如“他干了两个钟头”此句不能变换为“把”字句,所以句中“两个钟头”是补语。
5.答: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 结构不同。
单句内部有许多成分,成分之间直接发生联系,形成内部的结构;它的结构只有一个层次,主干是主、谓、宾,附加成分是定、状、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形式组成,它的分句间互不包含,即互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与单句最根本的区别。
(2)复句的分句间如果主语相同,通常可采用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
有时主语不同,但在语意明确的情况下也可省略,表现了句法的灵活性。
而单句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缺少主语成分的。
(3)复句的分句间可以使用关联词语和通过语序来表达它们之间的结构及意义。
而单句不需要借助关联词语表达关系。
6.答:这种说法不对。
修辞研究的虽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这里的原则仍然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的统一。
因此,它同片面地讲究形式美,单纯地追求华丽词藻的错误做法是根本不同的。
7.答: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或称“换名”。
运用借代应注意三个问题:(1)借体要有明确的代表性。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杨二嫂,因杨二嫂的体型似圆规,一提到圆规使人想到就是杨二嫂。
(2)本体事物要在上下文交代清楚,若不清楚,使人不知所以。
(3)用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
8.答:夸张的修辞效果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1)作者运用夸张可以明确表示自己对事物的感情态度,把喜爱的事物说得更好,或把厌烦的事物说得更差,表现强烈的爱憎或其他情绪,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从而感染读者。
如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因为怀才不遇的愁绪,白发三千丈是因为忧愁才这么长,使读者受到感染,十分同情诗人。
(2)使用夸张引起人们的丰富想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人们日常谈话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骨瘦如柴”、“富得流油”等,其中有的是借用比喻达到夸张目的,有的用夸大说法达到夸张目的,但都能很好突出事物形象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9.答:夸张常借助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加强表达效果。
A例是借助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作夸张,借此刻画出当时满清政府派赴留日的学生,令人瞧不起的外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