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外观专利的一些异同

中美外观专利的一些异同

36
谢谢大家!
37
产品名称:CD盒
12
案例—转用(模仿自然物)
产品名称: 食品(素黄螺 )
13
案例—转用(模仿著名画作)
产品名称:挂毯
14
案例—转用
汽车
玩具汽车
15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与现有设计及其组合应具有明显区别:
什么叫组合?
组合包括拼合和替换,是指将两项或者两项以上 设计或者设计特征拼合成一项外观设计,或者将 一项外观设计中的设计特征用其他设计特征替换。 尤其包括:将具有多个零件的产品做成一体化; 将产品现有的形状设计与现有的图案、色彩或者 其结合通过直接拼合得到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10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与现有设计及其组合应具有明显区别:
什么叫转用?
是指将产品(不是相近产品)的外观设计应用于其 他种类的产品。 尤其包括:单纯采用基本几何形状;单纯模仿自然 物;单纯模仿著名建筑物、画作等作品;模仿其 他产品的玩具、装饰品、食品(例如玩具汽车)
11
案例—转用(应用了其他产品的设计)
4
案例—相同及实质相同(内部结构不同)
触摸开关
声控开关5Fra bibliotek案例—相同及实质相同(细微差别)
6
案例—相同及实质相同(尺寸不同)
对比设计
7
案例—相同及实质相同(重复排列)
8
案例—与他人已取得的权力冲突
9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与现有设计及其组合应具有明显区别:
审查指南第五章6.0,不具有明显区别是指如下情形:
外观设计专利
1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法23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 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 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抵 触申请)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 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 权利相冲突。
• 中国智能手环 专利
30
中美外观专利图片的一点其他异同点
• 中国外观专利图片中极少用到虚线,原因有二: • 外观专利产品轮廓必须用实线画,即使是产品轮廓中被遮挡 的部分也不能用虚线画。对于这种被遮挡的产品轮廓,处理 方法是不画。如果非要表达就用其他视角的图片表达、也可 以剖视。 • 根据机械制图的标准,零件被遮挡的轮廓也不能用虚线画。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有时候会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附图 里用虚线去表达被遮挡的轮廓,尽管这不标准,但是能减少 说明书附图的数量。。 • 美国外观专利图片中大量使用虚线,不保护的区域和被遮挡的 轮廓都可以用虚线表达。但是美国外观专利中对于需要保护但 是又被遮挡的部分,采取的方式也是不画,而不能用虚线画。
26
美国外观专利图片
• 这是一个美国外观专利, 专利名称是WHEEL。它是 一个保护行李箱用的轮子 的专利。轮子用实线画, 箱子用虚线画。同时,这 种外观专利在描述中通常 会有一句声明:图中虚线 部分不属于要求保护的外 观设计的范围。
27
中美外观专利图片虚线实线画法差异的原因
• 中美两国法律中外观设计的定义均针对产品,但是何谓产品, 两国的解释是不同的。中国专利法所说的外观设计产品是指一 个不能分割的、完整的产品,该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不能单独 出售或使用(审查指南中举例是杯把和帽檐);但是《美国专 利法》对外观设计产品的要求“任何新的、原创性的和装饰性 的外观设计”须使用于特定的产品上,但并未规定该外观设计 必须为完整的产品。 • 简单的理解可以是:在美国可以申请“部分外观设计”,但是 保护时,其一定会延伸到某些具体的完整的产品上;而在中国, 申请保护的和授权之后受到保护的外观设计都涉及一个完整的 产品。 • 针对前述行李轮子而言,在中国,该轮子必须和行李箱一同申 请专利。这样一来,这个轮子的外观专利在中国的权力范围会 变小。
28
案例—零件产品与整体产品
• 一个不完整的产品不可以在中国申请外观专利。
29
中美外观专利图片的一点其他异同点
• 美国外观专利和中国外观专利都可以使用效果图,而且可以着 色。但是似乎美国人用效果图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效果图中没 法使用虚实线的方法来表达不在保护范围内的部分
• 美国汽车专利 • US D735080S
1.与相同或者相近种类产品现有设计相比不具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容易看到的部位;惯常设计;影响功能的特定形状;局 部细微差别) 2.涉案专利由现有设计转用得到的,二者设计特征相同或仅有细微差别, 且该具体的转用手法在相同或相近种类产品的现有设计中存在启示; 3.涉案专利由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组合得到的,该现有设计与涉案 专利相应设计部分相同或仅有细微差别,且该具体组合手法在相同或相 近种类产品的现有设计中存在启示。
32
描影 - 美国外观
33
描影 - 中国外观(国外申请人)
34
描影 - 中国外观(类似于素描图,还外加实物 PS )
35
描影在 包含柔软的布料(如服装、包)的产品上的应用
• 美国专利(带 描影)
• 中国专利
• 这种带描影的,类似于设计图手稿的画法在表达服装产品上效果最 好,一般的建模加渲染的设计软件很难做出比较真实的服装。 • 目前服装设计软件是PS,AI,CorelDraw,这些都是非建模软件;所 以描影图基本只能用手绘或者电脑手绘的方式制作。
25
审查指南对外观图片的规定
• 从审查指南来分析,中国外观专利的图片中是可以出现阴 影线、虚线等各种线形的,只要这些线型的使用符合前文 所说的制图规范即可。 • 但是中国外观专利图片有一个与多数外国外观专利的不同 点:产品形状(也就是轮廓)只能用实线绘制。外国外观 专利(比如美国)的产品轮廓是可以用虚线的,不过外国 外观专利图片中的虚线的含义与我们一般的理解不同,那 些虚线并不是用来表达被遮挡的轮廓,而是用来表达产品 中排出在保护范围之外的部分。
24
审查指南对外观图片的规定
• 图片应当参照我国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绘 制,并应当以粗细均匀的实线表达外观设计的形状。不得 以阴影线、指示线、虚线、中心线、尺寸线、点划线等线 条表达外观设计的形状。可以用两条平行的双点划线或自 然断裂线表示细长物品的省略部分。图面上可以用指示线 表示剖切位置和方向、放大部位、透明部位等,但不得有 不必要的线条或标记。 • 目前外观的图片基本都是计算机绘图,线条图和效果图都 可以。
2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现有设计的范围:
地域界限:全世界
公开方式:出版物公开、使用公开、其它方式公开
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发布会公开的设计
国外使用过的产品、国内生产但仅销往国外的产品
3
外观专利授权条件
属于现有设计或者与现有设计实质相同的情况: 1. 尺寸的不同 2. 材料的选择替换 仅其产品功能、内部结构或者技术性能的不同 以一般注意力不能察觉的局部细微差异; 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者看不到的部位; 将某一设计要素整体置换为该类产品的惯常设计的相应 设计要素; 7. 仅作重复连续排列或连续的数量作增减变化; 8. 镜像对称。 3. 4. 5. 6.
16
案例—组合(拼合)
无需具体手法启示的组合
产品名称:蒸汽熨斗
17
案例—组合(替换)
电源插座
电源开关
1
18
案例—组合(形状和图案拼合)
19
近似外观设计合案申请
专利法第31条第2款:
“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外观设计。同一产品 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或者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 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 件申请提出。” 同一产品,而非同一类别 指定基本设计,相设计与基本设计不超过10项
31
中美外观专利图片的一点其他异同点
• 美国外观专利的线条图中大量使用“描影”。“描影”的表达 方法在机械制图中无任何涉及。中国专利审查指南中没有关于 外观图纸中不能使用“描影”的直接规定,但是我在中国外观 专利中极少见到带“描影”的画法,不过一些带描影的外国专 利在中国也通过了。 • “描影”线只有修饰的作用,并不对应产品上的任何锐利的轮 廓,“描影线”常常无头无尾,不与任何其他线条连接。 • “描影”让一幅线条图看起来更有设计感,非常像设计手稿。 但是我个人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描影”对图纸反应产品无 多大实质性作用,机械制图的标准已经能够非常准确的表达产 品了。而且描影线的绘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画起来也费劲, 我还没发现那个软件能主动生成描影线。但是描影线在表达包 含柔软的布料(如服装、包)这类产品的时候效果很好。
20
案例—成套外观
21
案例—相似外观
22
案例—相似外观
上述饮料的四种图案看起来相似,可以构成相似 外观。曾遇到过一个客户要申请一种t恤,特点是t 恤上的12个生效图案,这种产品既不构成成套也 不构成相似,不能合案申请。
23
外观专利对图片或照片的要求
专利法第27条第2款: 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 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是否“清楚显示”可作为无效宣告理由。 图片或照片对于外观专利来说既影响授权也影响维权,至 关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