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内黄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 __《河南省xx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
结合我县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紧紧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整合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xx年县农牧局下达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xxx人。
其中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别为xxx人(一)生产经营型培训。
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等(二)职业技能型培训。
专业技能型包括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三)社会服务型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三、培训对象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以自愿为原则,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方可作为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
(一)年龄在18~55周岁以内的,在本县从事粮食、蔬菜、畜牧、果树等产业生产经营并有继续发展意向的劳动者。
(二)自愿接受本校安排的各项专业培育,并且有时间到省、市大中专院校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
1、在本县从事粮食生产、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畜牧养殖一年以上,及有意向继续发展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有为人士确定为初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四、补助标准和培训时间培育时间和补助标准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按人均3000 元标准进行补助,累计培育时间不低于15天;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按人均1000元标准进行补助,累计培育时间不少于7天。
各地可结合实际实行差别补助,同一培育对象三年内不得重复支持。
补助资金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适当兼顾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其中用于生产经营型职业- 2 -农民培育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70%。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聘请师资、信息化手段利用等相关支出,五、组织实施1、前期做好准备工作。
做为培训基地,农广校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求,做好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台账和各种表格、宣传条幅等培训材料的准备。
负责做好培训教师的安排和聘用,这次培训涉及范围广、培训科目多、时间集中况且又是第一年,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培训以前要把各种准备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和协调到位。
2、培训过程:根据县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下达的培训任务,结合培训内容、要求,农广校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要严格按照分类培训规范,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根据培训内容选订或编写内容系统、表达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并将订购的教材、准备的培训材料送新型职业农民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各培训班要指定一名农广校教师为辅导员,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每个班级选举班长或小组长,加强学员相互交流和自我管理。
培训结束后,相关痕迹材料各项信息填写内容完整,组织结业考试(笔试),并将考试试卷和成绩归档案(附件3)。
3、教学方式。
一是提前根据实际制定详实的专业培训教学计划和讲课表,每期培训都要保留教师的授课教案或者课件。
二是- 3 -培训方式采取送教下乡、集中培训和分段培训相结合,利用“参与式、互动式、双师型”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三是每期培训都要有照片或录像资料留存,四是对培训学员进行适当的学习奖励,激发学员在培训中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精神。
五是在农民田间学校作为学员实训基地,并对基地实训过程进行适当补助。
4、探索与农业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要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具体做法:按照农业职业工种确定培训学员,人手一本相应工种的培训教材,人手一份学习用品(笔记本、笔),相关的专业教师依据培训教材,按规定学时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
在培训过程中要和当前农民培训的适应性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5、认真做好台账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每次培训结束后,每个培训小组都要把相关的培训资料交给培训办公室,培训办公室专人负责培训资料的搜集、、建档,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
在每个班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和学员分别签名的培训台账,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核。
经审核合格后的培训台账由培训基地保存备查。
6、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场地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考务费等与培训工作直接相关支出。
做到对农民实行全程免费培训,即培训、指导、教材和技术资料,确保培训补助资金让农民直接受益。
培训资金使用开支概 - 4 -算表见附件1、附件2,培训资金概算是按照50人的标准上,结合我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资金概算,在办班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消费。
六、其它方面1、做好培训宣传。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让农民了解和认识党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接受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项目,自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2、严格培训监管。
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期培训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从报名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培训满意度测评表(附件4)、培训奖惩和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验收报告单(附件5)的要求准备和规范资料,认真填写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帐(附件6),杜绝培训漏洞和弄虚作假。
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办公室的检查和指导,及时和新型职业农民办公室开展沟通,解决培训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方案申报。
本方案报农业局主管部门备案,依照方案开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内黄县分校二○一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5 -计算机应用培训教学计划一、培训宗旨培训具有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适应就业需求的新型农民工。
二、培训对象农民工。
三、培训教材根据中国人口出版社的《计算机操作员》教材。
四、培训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及应用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概述第二节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第三节计算机的启动与退出第四节键盘与鼠标的使用第五节计算机常用术语第二章操作系统Windouws XP的应用第一节 Windows XP的桌面第二节 Windows 磁盘文件管理第三节系统帮组功能的使用第三章汉字输入法第一节汉字输入法简介第二节添加与删除中文输入法第三节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第四节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使用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第一节创建新文档第二节文档的格式化第三节页面格式的设置第四节表格排版第五节 Word图片对象的操作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应用第一节 Excel的基本操作第二节 Excel函数的使用与数据的处理第六章图形图像处理第一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第二节采集屏幕图像第三节图像扫描第七章计算机网络应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第二节连接Inter第三节拨号方式连接Inter 第四节局域网方式连接Inter 第五节网上信息浏览第六节电子邮件的使用第八章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第一节计算机病毒概述第二节常用杀毒软件简介五、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授课240课时。
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关于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的计划一、指导思想xx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xx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xx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以何种方式培训农民,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基层农民培训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鉴于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集蔬菜物流营销、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农副产品加工关联产业为一体科技示范园区,有着得天笃厚的优越条件,农民培训真正能实现“田间、工厂”就是课堂,为此示范区计划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
二、基本原则1、以农民为中心原则。
坚持“农民需要为第一”的指导思想。
首先了解农民的需要,培训前进行有关农情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培训内容、方法更有针对性。
同时改变传统的师生教学关系,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员只起“顾问”和“辅导员”的作用,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启发农民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正确决策去解决问题。
2、以工厂、田间为课堂原则。
每期农民学员根据情况分为农技、设施农业、农机技术、标准化种植等班,有针对性的选择对应的工厂或田间作为培训课堂,亲眼目睹或亲自操作,并引发深思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人人能学到真实的操作技能。
3、以实践为手段原则。
坚持启发式教学,重在实践。
例如对种植农户,每次培训要求农民下田调查、观察,采集害虫、天敌、病害症状标本,以增强识别能力;设立相关模拟实验,使农民从自己实验的结果中受到教育,懂得植物补偿功能,在害虫低密度的情况下不必使用农药防治的道理;建立“益害昆虫园”,使农民亲眼看到天敌吃害虫的现象,进一步理解保护天敌、控制害虫的意义;安排农药毒性试验,加深农民对农药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等等。
受训农民动脑、动口、动手,不但学会操作,而且弄懂道理。
4、以培养决策能力为目标原则。
农民田间学校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是停留在讲授一些知识、介绍一些技术和方法上,而主要的培训目标是提高农民进行田间调查、分析和防治决策能力。
这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的方法,是对传统的室内培训农民方法的突破。
三、具体目标工厂、田间办学校,农民受欢迎。
农民工厂、田间学校是在当前农村生产体制、生产条件下,普及知识与技能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特别是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更是值得推广,不仅有利于当前生产,而且受训农民素质终生受益,逐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要途径。
选择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管理人员,科技示范户以及设施农业工作人员等为重点培训对象,每年培育1200名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人员100人,专业服务性人才100人,一线生产能手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