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物分选
P 0.12
Nao 1.62 Pb 0.10
含量(%) 1.12 4.99(g/t) 0.22(g/t) 0.004(g/t) 0.008(g/t)
元素名称 S As 0.002 SiO2 31.92 Ni 0.012 Co 0.008 CaO 3.52 Mh 0.64 TFe 28.99 MgO 1.36 TiO2 1.20 SFe 28.86 Al2O2 3.26
3.2 选矿工艺介绍 3.2.1矿石性质
大红山铜矿是以含铜、铁为主要金属矿物的
大型矿床。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其次是斑 铜矿,并有微量的铜蓝和孔雀石;铁矿物以磁 铁矿为主,其次是赤铁矿、黄铁矿和微量褐 铁矿。除主要金属铜、铁外,还伴生有金、 银、铂、钯等稀贵金属。脉石矿物以黑云母、 长石、百云母、石英及绿泥石为主,其次是 方解石、石榴石、高岭土等。
根据矿石中所含有用矿物或有价元素种类的多 少,又可将铜矿石分为: 单一铜矿石 和多金属铜矿石:铜—黄铁矿石,铜—锌矿 石,铜—铅—锌矿石,钢—钼矿石,铜—镍 矿石,钢—金矿石等。
根据铜矿石中含铜量的多少,又可将矿石分为:
富铜矿(Cu>2%) 中等铜矿(Cu =l-2%) 贫铜矿(Cu=0.7-1%) 极贫铜矿(Cu <0.7%)
点状、单晶粒和集合体嵌布于硅酸盐和碳酸盐脉石之中。部 分黄铜矿与斑铜矿和磁铁矿呈不规则连晶;部分黄铜矿包裹 有磁铁矿和其它脉石矿物。包裹体粒度在0.018~0.037㎜。 少量呈脉状嵌布于长石、石英中。 2、斑铜矿:呈他型不规则粒状,共生于磁铁矿和黄铜矿之 中。其嵌布粒度为0.056~0.74㎜。 3、铜蓝:呈微粒状及脉状共生于黄铜矿和斑铜矿中。其嵌 布粒度为0.0037~0.074㎜。 4、孔雀石:呈脉状、细粒状,与铜蓝、石英、长石等脉石 矿物共生。其脉宽0.037~0.07㎜,粒度在0.056左右。 5、磁铁矿:多数呈他型粒状,少数呈半自型及较细粒的星 点状和浸染状。多数以单晶粒存在,少数以集合体形式存在。 嵌布于长石、黑云母、白云石、石英、绿泥石等脉石之中。 部分磁铁矿与黄铜矿呈不规则连晶,有些磁铁矿呈定向排列, 一些粗粒磁铁矿中包裹有黄铜矿和脉石矿物。磁铁矿和黄铜 矿常交错共生,有的呈细脉状,脉宽0.15㎜左右。
2铜矿石的分类与分选 2.1铜矿石的分类
从分选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 1.氧化矿:氧化率在30%以上者,称为氧化矿。 其大部分铜矿物是呈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形 态存在。除含铜矿物外,其它金属矿物还有褐铁 矿、赤铁矿、菱铁矿等氧化物。 2.硫化矿: 氧化率在10%以下者,称为硫化矿。 其主要是由含铜的硫化物所组成。除含铜矿物外, 其它金属矿物最常见的是黄铁矿,有时还常常含 有数量不一的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 3.混合矿 : 氧化率介于10-30%之间者,称为混 合矿。
3 大红山铜矿分选实践 3.1 大红山铜矿简介
大红山铜矿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
治县戛洒镇境内,紧靠哀牢山脉东面的戛洒江 (元江、红河的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39′、北纬24°06′。矿区气候夏秋炎热 多雨,冬春暖和干燥,年平均气温23.5℃(最 高气温45℃,最低气温1℃); 以曼岗河为界,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 与其东侧的昆明钢铁公司大红山铁矿隔河相望。
选取矿厂建设亦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处理富矿,
规模为2400 t/d;二期处理贫富兼采的混合矿石, 规模达到4800t/d。 在一期建设中,磨矿选别按两个系列配置,生 产能力各为1200 t/d,分别为1# 、2#系列。 3#系列的两段磨矿流程改为一段磨矿。
目前一选厂生产能力为10000 t/d。
选择铜铅混合精矿分离的方法,应从如下几个方 面进行考虑: (1)矿物组成。铜铅混合精矿中的矿物组成是选择 分离方法的主要依据。例如,如果方铅矿表面受 到氧化且未被铜离子活化,则可采取重铬酸盐法 或氧硫法;如方铅矿与次生硫化铜矿物(如斑铜 矿及砷黝铜矿)的分离,可选用氰化物法或氰化 物加硫酸锌法。 (2)混合精矿中的铜铅比。从生产实践来看,当混 合精矿中的铜与铅质量比较大时,多采用抑铜浮 铅韵方法;当铜与铅质量比较小时,则多采用抑 铅浮铜的方法。这是因为“抑多浮少”泡沫量少, 可以减少泡沫产品的夹杂, 提高精矿质量。
含量(%) 0.79 元素名称 KaO
含量(%) 1.33 元素名称 Zn
含量(%) 0.02
原矿铜物相分析
矿物名称 含量(%)
原生铜
0.509 45.45
次生铜
0.548 48.93
游离铜
0.022 1.96
结合铜
0.041 3.66
合计
1.12 100.00
分布率(%)
原矿铁物相分析
矿物名 称
图74等可浮流程
铜铅分选
铜铅分离有两种方案:一是浮铜抑铅,二是浮铅抑铜。 (1)重铬酸盐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用重铬酸 盐抑制方铅矿,实现抑铅浮铜。这种方法对被铜离子活 化过的方铅矿抑制力差,当矿石中含有易氧化的次生硫 化铜矿物时,不宜使用此法。这种方法对于受过氧化的 方铅矿抑制效果更好,但由于此法对环境有污染,采用 这种方法的选厂日趋减少。 (2)氰化物法。氰化物对黄铜矿抑制力较强,但对方铅 矿几乎不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抑铜浮 铅,并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矿石中次生铜矿物多时,因 氰化物对次生铜矿物抑制作用弱,且消耗氰化物多,故 常采用氰化物加硫酸锌法加强对铜矿物的抑制作用。
铜锌矿分选
在复杂硫化矿的浮选中,铜锌分离是比较困难的,分离
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铜锌矿物往往致密共生。 有些矿床(如高温型矿床),黄铜矿常常呈细粒(有时在 5μm以下)浸染状存在于闪锌矿中,难以单体解离,像 这样由于矿床成因方面引起的难以分离的问题,目前尚 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二是,如果闪锌矿的表面被铜离子 活化,则其可浮性与铜矿物相似,造成分离困难。 为了改善铜锌分离,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1)沉淀矿浆中的铜离子,防止其对闪锌矿的活化。可以 采用硫化钠,硫化钠可以沉淀矿浆中的铜离子,阻止铜 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除了硫化钠外,还可以采用阳离 子交换树脂,把其加入球磨机中,它可以吸附矿浆中的 铜离子,达到阻止铜离子活化闪锌矿的目的。(2)脱除 已吸附在闪锌矿表面的铜离子。可采用氰化钠、硫酸作 为脱活剂。(3)混合精矿脱药。在铜锌混合精矿分离前 进行脱药,脱除矿粒表面的捕收剂,以利于分离。脱药 剂可以采用活性炭或硫化钠。
其它 2.03
11.29
原矿物理性质 松 散 系 数
密度 (g/cm3) 3.21~ 3.35
抗压 强度 10Βιβλιοθήκη M pa普式 硬度 系数 f=10 ~12
安息角
内磨擦 角
含水
含泥 1~ 2%200目
1.7 40.5°~ 37°20′ 1 41°
3~ 5%
原矿多元素分析
元素名称
Cu
Ag
Au
Pt
Pd
(3)氧硫法。这种方法是用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组合其他抑制剂来抑 制方铅矿浮选黄铜矿。氧硫法常用的组合有:二氧化硫(或亚硫酸)+ 淀粉;亚硫酸+硫化钠;硫代硫酸钠十三氯化铁。采用这种方法时, 由于亚硫酸盐类也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所以混杂在混合精矿中的 锌、铁硫化物会进入铅精矿,使铅精矿质量较差,但铜精矿质量较 高。如果方铅矿被铜离子活化过,分离效果不好,不宜采用此法。 (4)羧甲基纤维素(CMC)+水玻璃(或焦磷酸钠)法。某矿采用羧甲基 纤维素与水玻璃按质量比1:100的混合剂或羧甲基纤维素与焦磷酸 钠按质量比l:10的混合剂分选铜铅混合精矿,抑铅浮铜取得了较好 的指标。具体的药剂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试验来确定。 (5)加温法。这种方法是先用蒸气把铜铅混合精矿加温到60℃左右, 在酸性或中性矿浆中,方铅矿表面的捕收剂,解吸下来,表面氧化 亲水,而黄铜矿仍然上浮。采用这种方法不必另加其他药剂,所得 的铜精矿品位高,含铅、锌低。另外,由于不需加入其他药剂,可 以减少污染。
矿物相对概量表
矿物名称 概量(%) 矿物名称 概量(%) 矿物名称
黄铜矿 1.90 赤铁矿 0.24 黑云母
磁铁矿 24.48 铜蓝 微 斜长石
黄铁矿 0.14 孔雀石 微 白云石
斑铜矿 0.16 褐铁矿 微 石英
概量(%)
矿物名称 概量(%)
25.17
绿泥石 3.02
14.15
方解石 1.18
16.15
铜矿物分选
山东理工大学 孙永峰
1 铜矿物与矿床
1.1铜矿物
天然产出的含铜化合物即铜矿物总计有200
余种,经常遇到的有工业价值的矿物大约有 15种左右。由于铜具有强烈的亲硫性,从岩 浆源到次生富集带的各种富集阶段,铜的硫 化物占首要地位。世界上有工业价值的铜矿 石中,在产量方面有80%的铜矿物是属于硫 化物,而其中大半是辉铜矿,其余为黄铜矿、 斑铜矿、黝铜矿和铜蓝。自然铜产量占10%。 还有约5%为氧化物,如孔雀石、蓝铜矿、硅 孔雀石、水胆矾、氯铜矿及其它。
原 矿
原 矿
8#磨 9#磨 旋流分级 旋流分级
进入浮选
二选厂的碎矿车间按8000t/d的生产规模设计, 在一期建设中
一次建成;磨矿与选别则分步建设,一期先建1#系列4000t/d, 二期建设时再续建2#系列4000t/d;精矿脱水、尾矿处理作 业的厂房按8000t/d一次建设到位,并预留下二期设备安装 的位置。二选厂一期建设于2006年6月10日正式开工,于 2007年7月16日投产。 二选厂目前实际生产能力5200-5300t/d
自然铜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铜蓝
辉铜矿
蓝铜矿
水胆矾
1.2 铜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矿床(细脉浸染型铜矿)(德兴)
层状铜矿床 黄铁矿型铜矿床
矽卡岩型铜矿床(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