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优秀企业文化的魅力
人每天过日子是生活,为什么过,怎样过,过得怎么样,则是文化。
企业每天的日常工作是经营,为什么经营,怎样经营,经营的怎么样,则是企业文化。
生活和经营都是过程,过程之外的就是文化。
文化是精神心理情感层面上的东西,是支撑、引导、评价过程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文化对内是一种力量。
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它蕴涵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文化是人生、企业、国家的实力构成之一。
文化对外是一种形象,是主体向外传递的统一信息。
文化也是一种影响。
如果文化足够强,就能够影响主体存在的周边环境。
文化的作用是双向的,既可以对内作用;也可以对外作用。
文化的价值也是两面的,既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
文化也是具有时间性的,可以超前,也可以落后。
这些都显示了文化的多维性。
文化的优劣,体现在对过程的支撑作用大小,引导方向的正误,评价标准的高低上。
过程是主轴,文化是围绕主轴而发挥作用的。
优秀的文化为过程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引导过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对过程进展作出及时正确合理的评价,以便继续支持或纠正偏差。
拙劣的文化不仅不能支撑过程,反而削弱本来的力量,误导过程发展,并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进一步加大偏差。
过程是管理,服务,营销,生产,文化就是目标,是战略,是方向,是愿景。
简而言之,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优化。
因此,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是明确过程本身。
凡是有利于过程的,就是优秀的文化。
凡是有害于过程的,就是拙劣的文化。
一切文化都要符合过程的当前实际状况,根据问题来确定主题。
脱离实际的文化就是虚假的文化。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离开过程这条主轴,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
脱离企业经营实际,也就没有企业文化的价值。
只有在达成共识和共鸣的前提下,文化才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力量。
共识和共鸣来源于内心真诚觉悟,靠外力强制管理约束是做不到的。
一个企业要塑造有力量的文化,首先要寻求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建立最能使大家达成共识和共鸣的基础。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慢慢去消除分歧逐步统一。
如果一开始就强行要求别人认同自己,就会导致强烈的抵触和反抗。
这样企业只能招致一些奴才或蠢才,真正的人才和英才不等到被拒之门外,自己就会选择远离或者逃离。
企业要用最有号召力的理念,来感召最有战斗力的人才。
企业文化要符合企业现实发展阶段,过于超前或者过于落后,都会对经营过程产生不利。
一段时间内的企业文化要保持相对稳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动荡反复的企业文化必然会伤害经营过程。
所以应该先稳定当前,再与时俱进。
由上得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三大纪律。
即:一,先明确问题,再明确主题。
二,先取得共识,再消除分歧。
三,先稳定当前,再与时俱进。
严格遵守这三大纪律,企业文化就会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违背这三
大纪律,企业文化就会犯左倾激进主义或右倾保守主义错误。
要么走火入魔误入歧途,要么死气沉沉僵化保守。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经营过程再造。
作为中小企业,再造经营过程一定要从最基本的方面开始。
中小企业绝对不能好高骛远,希望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
因此,要选择几个关键的突破口。
首先是人员的学习,包括老板和员工。
其次是环境的整洁,再次是财务的严控,定期的会议,赏罚的分明,双轨的体制,福利的恩惠,内外的沟通。
这些都是每个企业必须做到的,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
这些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八项注意——学痴,洁癖,财迷,会瘾,赏罚,阴阳,饮食,内外。
从这八项注意开始做起,企业文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要实行双轨制?这是因为过程再造需要两种力量的平衡。
一种是执行的力量,也就是沿袭过去已经形成的过程,代表着旧文化的惯性。
一种是督导的力量,也就是督导对过程的再造,代表着新文化的变革。
企业文化就是在这两种力量较量的动态平衡中发展起来的。
没有督导作用,只有执行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很容易偏离方向,受到执行者个人率性而为的牵制。
很多企业文化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这种双轨体制保障。
支部建在连上,才能保证文化的触须伸入到基层的每个角落。
企业文化是觉悟出来的,而不是强制管理出来的,更不是瞎编乱造出来的。
一切文化都来源于人的觉悟。
因此企业文化首先是要以文化人。
只有塑造一支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有修养,有胸怀,有仁义,有觉悟,有远见的员工队伍,企业文化才能经久不衰,生命常青。
没有领导员工个人修心养性,一切企业文化都是空中楼阁。
这才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文化是通过对人的影响发挥作用的。
文化是人创造的,能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又能影响人、熏陶人、塑造人。
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一个人,一个企业,更影响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个企业一旦诞生,经营过程也就开始了。
只要有经营过程,就需要有企业文化。
因此,企业文化不存在何时导入、何时建设的问题,只存在如何再造经营过程的问题。
支撑过程,引导过程,评价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
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强化经营过程,所以任何阶段的企业都需要企业文化。
没有文化的人,活着就是活着。
有文化的人,知道为什么而活,知道选择活得方式,知道怎样活得更快乐。
这就是区别。
没有文化的企业,经营就是经营。
有文化的企业,知道企业的目标和远景,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和方针,知道怎样才使企业存在的更有价值,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