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汉代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哲理和政论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代表作是《过秦论》和《积贮疏》。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汉大赋予,另一类是汉小赋(抒情赋) 。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七发》,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定的结构形式。

6、《上林赋》和《子虚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二京赋》以规模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司马迁和东汉的班固。

9.张衡的《归田赋》是魏晋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赋”的先驱。

10.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古代官司府音乐机关的名称,始创于秦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鼓吹歌辞”和“杂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15.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的《昭明文选》。

二、默写与填句(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8分)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填句:“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两汉辞赋的发展流程。

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是以骚体赋为主流,是屈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和发展。

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是散体大赋占据压倒优势。

东汉顺帝以后,随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史记》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传记文学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2)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3.以《孔雀东南飞》为例,简析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

《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事的生动性和精彩场面的描写。

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和同情。

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孔》文采用的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相关主题